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压多丝正比室为放射性束核反应的靶前粒子提供位置和时间信号。本工作用241Amα源研究电压、工作气体压强等因素对低压多丝正比室位置分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体压强条件下,低压多丝正比室的位置分辨均可达到1mm,但考虑到时间、效率等因素,实验中需尽可能提高气压。  相似文献   
2.
针对半月板损伤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特性的变化,该文利用正常膝关节四个屈曲角度(0°/25°/60°/80°)下的MRI 图像数据,构建了正常/内侧半月板切除/外侧半月板切除/双侧半月板切除的胫股关节有限元模型,对各屈曲角度下的四种模型分别施加单一压载荷和压扭组合载荷进行有限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1) 对胫股关节的各个屈曲角位姿而言,单侧半月板损伤切除后,存留侧半月板所承担的轴向载荷及半月板表面的最大等效应力增加,其中外侧半月板切除较内侧半月板切除的增量大;2) 各屈曲角位姿下,半月板损伤切除后,胫骨/股骨软骨直接传递的轴向载荷增大,双侧半月板切除的增加量最大,单侧半月板切除对切除半月板侧的影响次之,对保留半月板一侧的影响最弱;此外,胫骨软骨上的最大等效应力以内侧/外侧/双侧切除的顺序依次增大;3) 胫股关节中外侧/双侧半月板损伤被切除后,25°和80°的屈曲角位姿下的外侧胫骨软骨上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总之,对于各个屈曲角位姿的胫股关节,半月板损伤切除后,导致胫骨软骨/股骨软骨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了更多的载荷,由此改变了软骨上的应力分布,使软骨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增加,从而引起了关节软骨退变及关节的其它综合病变.外侧半月板切除引起的胫股关节接触特性的变化比内侧半月板切除时更大,在半月板切除术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针对核主泵水润滑推力轴承在事故工况下的热瞬态过程,建立了热固耦合瞬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所建立模型,分析了常见两层和三层结构推力瓦热瞬态过程瓦面变形,重点分析了三层结构推力瓦隔热层厚度对瓦面变形的影响。随后,进一步探索了遏制瓦面凹变形的方法,阐明了热瞬态过程中瓦面温度场分布不均是产生瓦面凹变形的主因。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包边式推力瓦,并仿真验证其能够有效降低热瞬态过程瓦面凹变形,为核主泵水润滑推力轴承的推力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雷电浪涌防护的原理和要求,阐述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浪涌保护器的分类。最后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例进行了防雷装置设计,提出了SPD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含假体膝关节的实体模型,构建包含股骨假体植入偏差的直立位TKA后膝关节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TKA术的假体植入偏差:股骨假体的内/外移偏差、前/后移偏差、内/外旋偏差及内/外翻偏差对含假体关节面间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股骨假体相对胫骨的内翻偏差对胫骨假体衬垫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最显著。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尽量减小股骨假体与胫骨间的内/外翻偏差,以控制假体关节面间的应力变化及应力分布变化,来降低胫骨假体衬垫的磨损,该文的分析结果能够为膝关节假体磨损及抗磨损膝假体形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装置RIBLL上完成了17Ne+197Au的实验,采用硅条探测器与CsI(T1)+PIN探测器阵列进行运动学完全测量,研究了17Ne双质子发射的机制。实验选用的主束是。20Ne,能量为78.24MeV/u。初级靶为。Be,厚度为1590μm。经过1024μm的。27Al降能器后,得到被RIBLL选择、分离、优化的次级束流17Ne。实验靶是197Au,厚度为383.87mg/cm2,直径为30mm。探测器布局示于图1。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AZ31镁合金材料在挤压成形过程中变形较为困难的问题,研究AZ31镁合金在不同挤压速度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化规律。方法 采用DEFORM–2D软件对0.5、3、12、20 mm/s这4种挤压速度下材料挤压变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趋势、应变场、应力场和温度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 AZ31镁合金材料的挤压温度场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不同速度挤压后坯料的温度模拟值与实验结果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大,材料的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0.5、3、12、20 mm/s这4种速度挤压后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0.9、1.4、1.1 μm,变形材料的加工硬化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5 mm/s的挤压速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均匀性较差,然而强度较高,抗拉强度约为416 MPa;在挤压速度为12 mm/s时,合金的晶粒组织最均匀,同时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屈服强度为220 MPa,伸长率为17.3%,其加工硬化率也达到最大,为0.184。结论 通过DEFORM数值模拟能够为镁合金挤压变形提供指导。对于镁合金挤压变形,采用较低的挤压速度(约0.5 mm/s)对AZ31镁合金进行挤压变形,能够获得强度较高、伸长率相对偏低的挤压棒材,采用较高的挤压速度(约12 mm/s),则更有利于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镁合金挤压棒材。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常膝关节4个屈曲角度(0°/25°/60°/80°)下的MRI图像数据,构建了正常以及内侧半月板移植术中双隧道固定和三隧道固定的胫股关节有限元模型,对屈曲角系列下的4种模型分别施加10N?m的内外旋扭矩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各模型在两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分布,通过从仿真结果中提取各韧带表面的最大拉应力、韧带内的张力及韧带的最大变形量以及股骨、胫骨最大等效应力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内侧半月板移植的双隧道/三隧道固定方法对胫股关节屈曲中韧带及骨骼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类异体半月板移植的两种固定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半月板切除引起的韧带力学行为的异常情况,尤其以采用三隧道固定后的改善更为明显。与双隧道固定相比,三隧道固定使各屈曲角度下韧带表面最大拉应力的变化更为小些,且对各韧带内张力的大小的改变也更微小;虽然三隧道固定使两种载荷作用下韧带的平均变形量的变化更大一些,但4个屈曲角度下的平均变化百分比不超过10%。同类异体半月板移植的两种固定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骨和胫骨应力分布,但采用三隧道固定后的影响相对于双隧道固定的小。综合而言,三隧道固定比双隧道固定更利于移植膝韧带力学性能的恢复和胫骨/股骨接近正常的骨骼应力分布。该文的研究结果能为同类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的临床实施和术后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100 A MeV12C +12C elastic scattering are checked by using two-body kinematic calculation and12 C + p elastic scatter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measured data are true and reliable. In the paper,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excited energy spectra of the12 C +12C system and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spectra of the12 C + p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subtraction of the hydrogen background in the natural carbon target used in the experiment is elaborately described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of subtraction of hydrogen background is reasonable and can be 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elastic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of the previous experiment of12C+p at 95.3A MeV, the hydrogen content entered into the reaction is analyzed. The final hydrogen content in the natural carbon target is(2.73 ± 0.12)%.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光电转换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 Pixel Photon Counter,MPPC)逐渐被应用到核辐射探测等相关领域。本文将MPPC分别与碘化铯(Cs I)、碘化钠(Na I)以及锗酸铋(Bi4Ge3O12,BGO)闪烁晶体进行光学耦合,测量137Cs、60Co两种γ射线放射源的三个特征峰的能谱,测试结果与光电倍增管(Hamamatsu H7195)和闪烁晶体耦合所测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此外,用自制的前置放大器与波形数字采样器(CAEN DT5730)对MPPC的输出信号进行了采集测试。结果表明:MPPC相比于光电倍增管,其能量分辨率稍差,但是具有相当的能量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