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7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12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 |
自动化技术 | 3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在用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响应和用子结构法求解Riccati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单自由度含有粘性阻尼双线性滞迟恢复力LQ控制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计算问题,并给出相应算例,为干摩擦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滑移隔震体系的复位问题是其难以推广应用的一个突出障碍.基于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由模糊控制律形成的滑模控制器,并将此控制器加入滑移隔震层中形成混合控制体系.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滑移隔震层的被动控震作用和针对最大控制力可能受到限制时的情况,引入了饱和控制律.以一个八层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模型为例,完成了相应的算例数值分析.算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这种混合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峰值响应,而且能有效地减小基础滑移隔震层的滑移量,使隔震体系具有较好的复位功能;同时由于引入模糊控制律,使得在不降低系统鲁棒性的前提下,达到了削弱控制系统抖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精细积分法的干摩擦隔振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摩擦隔振系统的计算模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干摩擦隔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将精细积分法引入了求解过程,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例题,本文的工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极坐标下Stokes流的基本方程,将环向坐标模拟为时间坐标,采用由流速和应力组成的全状态向量来描述控制方程,得到哈密顿正则对偶方程组,说明Stokes流具有哈密顿结构。在Ham ilton体系下,通过对偶方程组的分离变量法,根据侧边边界条件求出问题的本征值及本征向量,并通过辛正交系、展开求解等手段可以求出问题的通解,然后根据端部边界条件确定本征向量系数后得到具体问题的辛解析解。本文给出了不同边界条件扇形域问题的实际算例,其结果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叠层梁模型并基于线源性假设,给出了开裂前的外粘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用MARC软件对在对称集中静载作用下的加固梁进行了静力分析。结果表明,外粘复合材料(一层/多层)可显提高梁的强度与刚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Neumann随机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eumann级数展开的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分析了纤维缠绕壳体在内压及材料工程常数随机变化作用下的应力响应,绘出了最大应力响应分布曲线,为该类结构可靠性评估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应力响应数字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离模式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粘结剂层—加固薄钢板的层叠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动力响应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