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和"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部署的落地,曾经的古韵水乡——浙江绍兴正推进综合治水,决心升级为现代水城,让"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不再是梦。现代水城重拳出击治水有决心小兴江,水又变清了。沿河的村民们都知道,这次变清,颇为不易。位于柯桥区漓渚镇工业园区的小兴江,全长550m,平均河宽13m。去年,漓渚镇投入三十余万元对这条"黑臭河"进行治理。但整治后不到半年,水质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了Ad hoc网络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Ad hoc网络的多址接入技术,并针对基于时分多址接入的网络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自组网信道接入协议--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该协议通过对物理信道的动态划分,将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相分离,实现了网络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无冲突发送,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对特高压输电塔安全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是保障国家电网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特高压输电塔处于的复杂强干扰、弱无线信号的环境对数据可靠传输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基于无线传输信道建立的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为基础,在分析了特高压输电塔环境特性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建立一种基于应答确认与自适应数据动态重传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能自动根据无线信道情况,采用"快速启动"、"线性增长"、"回归发送"的动态机制来实时调整数据包大小,从而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基础上实现数据的最大效率传输。该数据传输方法经过实验验证,相比传统直接发送数据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4.
胡顺仁  曾锋  佘丽  包明 《华东电力》2012,(7):1153-1157
为保证特高压输电塔实时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针对常用的无线传输信道GPRS网络的自身缺陷以及系统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了在应用层设计相应的系统性能优化方案,采用应答确认机制以及自适应重传机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应用分段嵌入签名机制以及随机动态认证机制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并及时发现受第三方攻击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数据传输的性能得到较大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音频信号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使用计算机声卡作为硬件平台,设计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音频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对音频信号的采集、实时动态显示、分析处理、存储和播放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仅精度高、稳定、性能可靠、易操作,而且也能够实现声卡设计频率范围内的一般数据采集。基于声卡的,尤其是声卡与虚拟仪器相结合的信号采集技术在工程测试测量以及教学实践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GCr15Si1Mo贝氏体轴承钢为研究对象,在油润滑条件和无润滑条件下,对不同初始碳化物体积分数的试样进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碳化物分布,并通过Weibull曲线确定试样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在无润滑条件下,碳化物体积分数为1.9%的试样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于碳化物体积分数为5.1%的试样。在油润滑条件下,贝氏体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优劣性依次为:无初始碳化物试样、碳化物体积分数为5.1%试样、碳化物体积分数为1.9%试样。碳化物作为基体的硬质相,很容易成为疲劳源,无初始碳化物的贝氏体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于有碳化物的贝氏体轴承钢;碳化物脱落后的凹坑增大了润滑油和试样表面的粘着力,有利于增加油膜厚度,从而提高滚动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对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目前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核心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对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总体环境因素进行假定的前提下,就学生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总体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并研究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无线自组网中多址接入协议对网络性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层信道接入技术,分析了现有的主要的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基于CSMA/CA信道接入协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小型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改进的无线自组网多址协议采用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分离设计,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