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了一套富有机质泥页岩,是华南地区海相地层中的优质烃源岩之一,且分布面积广,页岩气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但对于这套细粒沉积物层序内部体系域的划分界面认识还不一致.根据岩性、岩相和测井参数对海平面响应的敏感变化特征,对JY-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的体系域和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和...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氧气传感专用760 nm单模、波长可调谐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VCSEL),详细报道了760 nm VCSEL设计方法与器件制备结果。通过分析AlGaAs量子阱的增益特性,确定了量子阱组分及厚度参数,并设计了室温下增益峰与腔模失配为10 nm的VCSEL激光器结构,完成了VCSEL结构的器件制备。VCSEL激光器在工作温度25 °C时单模功率超过2 mW ,此时边模抑制比为28.1 dB,发散角全角为18.6°。随着工作电流增加,VCSEL激光器的发散角随之增加,然而激光远场光斑仍然为高斯形貌的圆形对称光斑。通过调节VCSEL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与工作电流,实现了VCSEL单模激光波长从758.740 nm至764.200 nm的近线性连续调谐,VCSEL工作在15 ~ 35 °C时激光波长的电流调谐系数由1.120 nm/mA变至1.192 nm/mA; 温度调谐系数由0.072 nm/°C变至0.077 nm/°C。在两个氧气特征吸收波长附近,VCSEL激光的边模抑制比分别达到了32.6 dB与30.4 dB。  相似文献   
3.
移动医疗是卫生部重点关注项目,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移动终端也日益在移动医疗领域崭露头角。本文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开发了基于用户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通过该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最后,我们还进一步探讨了移动医疗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小型燃气发电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针对拟建燃气发电站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雷设计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接地设计时特殊要考虑的项点。  相似文献   
5.
B10铜镍合金具有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为研究其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取厦门天然海水,加入双氧水作为腐蚀加速剂,在室内模拟海水全浸腐蚀实验,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分析B10合金在海水腐蚀中的腐蚀速率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用不同腐蚀周期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来表征工作面积为1cm~2的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破坏情况。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X)、XPS和拉曼光谱技术分析B10合金表面腐蚀产物膜的成分以及B10合金在海水腐蚀中的腐蚀类型。结果表明,氧化膜的生成与破坏使得合金在海水中的瞬态腐蚀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腐蚀产物包含碱式氯化铜Cu_2(OH)_3Cl和氧化亚铜Cu_2O,腐蚀由点蚀开始,逐渐经历了晶间腐蚀-剥蚀。  相似文献   
6.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通过决策图直观地找到类簇中心进而完成聚类,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聚类算法。然而,DPC算法的截断距离和类簇中心都是人为确定的,受主观影响较大,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类簇合并的无参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NDPCCM)。首先根据样本点两两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类内相似度和类间相似度两种类型,并利用类内相似度自动确定截断相似度,避免了人为设置参数;接着根据簇中心权值的下降趋势自动选择初始类簇中心,得到初始类簇;最后通过合并初始类簇对初步聚类结果进行优化,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在人工数据集和UCI真实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DPC、DBSCAN、K-means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无需输入参数就能够自动得到类簇,且聚类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7.
红外相机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评价成像质量的一项重要准则。红外相机NETD测试装置中的黑体辐射源、靶标、入瞳(平行光管加待测相机)三者的位置、口径需要满足一定的数学关系,否则会降低测试精度。基于几何光学理论、辐射度学,推导出红外相机测试系统中黑体辐射源、靶标、入瞳三者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靶标孔处的测量温度与后方黑体辐射源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指导红外相机测试系统的试验,并结合一套测试系统,验证了测试装置空间分布满足本模型要求时,相对误差小于7.4%,否则测试精度迅速下降。分析了以靶标为目标时,靶标孔处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