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烷法固定ssDNA制作的压电式DNA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硅烷法将ssDNA固化T方向切割、3.58MHz和10MHz石英晶体金电极上,构建了压电DNA传感器,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的方法。优化了固定SEB基因的条件,并用动态法、静态法和斑点杂交法进行了固化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2h后,有较好响应;对不同长度DNA探针固化效果进行比较,169bp(即169个碱基)SEB探针固定和杂交效果较好;利用0.5mol/LNaOH进行电极洗脱,时间为45min,电极可以再生,且传感器可以重复使用3次;利用1.2mol/LNaOH和1.2mol/LHCl洗涤电极,该电极可多次再利用;固化好的电极于4℃条件下可以保存三周之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结合智能手机RGB识别进行可视化信号采集,构建颜色-RGB数值-模拟曲线响应模型。方法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粒径均一的AuNPs分散液。利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AuNPs催化活性进行测定并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借助智能手机软件Color Meter获得反应后图像的RGB参数信息,选择最优定量公式拟合实验数据。结果 AuNPs表观催化活性为3.5×10-3 s-1/mL。反应条件在40~50 ℃、pH 3.5~4.0、醋酸钠缓冲液浓度大于1 mmol/L、反应时间大于15 min时AuNPs催化活性最高,AuNPs的量与反应后溶液显色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AuNPs可通过控制反应参数呈现不同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利用智能手机RGB识别技术可快速、直观地展现不同量AuNPs催化显色反应的结果,完成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可作为一种可视化检测手段,为利用AuNPs构建的生物传感检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双Y型层流和三相层流微流控芯片的液液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 设计了双通道和三通道入口的的两种芯片,对芯片通道表面经过前处理,用注射泵引入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样品溶液及萃取剂甲醇溶液于芯片中进行液液萃取,将所得的萃取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对样品溶液与萃取剂的流速、芯片萃取通道的宽度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经纯水处理风干后的芯片,样品溶液流速为200 μL/h、甲醇流速为300μL/h,萃取通道宽度为 200μm的三相层流微流控芯片的萃取效果更好。在最优流速下平行实验6次,RSD为5.6%,芯片对黄曲霉毒素B1的萃取率为96.8%。结论 三相层流微流控芯片比双Y型层流微流控芯片对黄曲霉毒素B1的萃取率更高、萃取时间更短,并为检测其他食品污染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银的流动注射氨性样品溶液注入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银可流动注射氨性样品溶液注入蒸气发生条件下生成挥发性气态物质。经过对银蒸气物质发生的化学条件,如样品溶液中氨的浓度,载流溶液的酸度,硼氢化钠浓度等,以及流动注射参数,如反应管道长度,载流和试剂溶液流速,载气流速等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银的氨性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在500μL试样体积和120样品/h的采样频率下得到银的检出限(3σ)是1.5μg/L,RSD为2.6%(100μg/L,n=11)。初步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干扰。自来水,水库水中加入银的回收率为100%-102%。用标准加入法对定影废液中的银进行测定,并与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进行对照,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食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但传统大型的、检测时间长的食品检测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这使得时间短、成本低的检测技术成为中国食品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快速检测技术将检验过程简单化、快速化,检测仪器上手容易、操作简单,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应用,列举了当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热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一种新型的软电离生物质谱技术,其对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已经有多种新型基质材料被开发,主要分为纳米材料基质、有机小分子基质和有机聚合物基质。新型基质材料的提出,解决了传统基质的强背景离子干扰的问题,但仍处于研究阶段。综述了不同新型基质材料的优点、性质及适用对象,并对新型基质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建立功能食品中铁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试验选择最佳反应条件。曲拉通-100为增溶剂三价铁与硫氰酸钾显色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波长480 nm,使用AMMS-1型快检仪检测。三价铁浓度在0.5 mg/L~3.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最低检出限为50μg/kg本方法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4 L/(mol.cm),标准偏差2.4%。该方法用于测定功能食品中铁含量,操作简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真菌毒素分布广、污染重、防控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均易污染农产品,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农产品真菌毒素的污染中超过75%为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因此建立高灵敏、高通量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成为当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近5 年真菌毒素多重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层析法、化学比色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拉曼光谱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在真菌毒素多重检测中的应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重金属铅的快速检测方法,总结其国内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方法介绍现有的检测重金属铅的快速检测方法,如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以及合成新材料法,重点阐述各种方法的检测原理、检出限和检测范围。结果检测重金属铅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和快捷性,其对检测铅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通过对检测重金属铅快速检测方法的介绍,了解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pH7.5磷酸盐缓冲介质中,硝酸盐还原酶可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Cu2+的存在能够抑制此反应的进行,并且与还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通过间接测定反应生成的NO2-浓度能够确定Cu2+的浓度,与自制的光反射传感器联用,建立了水中铜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讨论了显色剂用量、还原酶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0mg/L,检出限0.005mg/L,相对标准偏差4.0%,加标回收率在96.2%~104.2%之间。本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环境水体中铜的现场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