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移路径模拟和应用尝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式和方向对具体指出盆地油气资源量所赋存的位置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运载层中推动油气运动的作用力主要是浮力和毛细管力,而盖层则起着毛细管阻力作用.因此盖层的形状及空间分布就成了影响运移路径重要的封盖因素.该文试图根据盖层的几何形状特性,建立运移路径模拟模型,开发微机软件运行实施.在一个具体盆地进行运移路径模拟应用的结果反映,与已知勘探情况基本符合,能够检验油气期次性运移的地质概念,可以揭示运移过程,预测可能的运移聚集位置.   相似文献   
2.
盆地模拟是建立在油气地质的物理、化学原理上,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时空框架下的盆地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生排运聚的演化,从而给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TSM盆地模拟是在"3T-4S-4M"盆地研究工作程式指导下研发的在原型约束下的确定性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系统强调以盆地原型并列与迭加分析为先导,采用确定性的油气响应模拟模块,合理计算埋藏史、热史、生烃史、运聚史等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得到合理的油气资源量和分布。通过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的模拟应用,揭示了晚三叠世以来陆缘拗陷盆地原型到前渊盆地原型的环境变化,以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发育、分布、演化特征和动态生排烃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侏罗纪拗陷原型沉降演化是导致不同段生排烃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中-晚侏罗世最终定型的结构控制了天然气的运聚,形成了孝泉-丰谷、安县-鸭子河-大邑2个有利的资源聚集区。模拟结果表达了盆地原型迭加的控烃、控藏过程;表明TSM盆地模拟可动态揭示"原型控源、迭加控藏"的油气演化过程,通过与已知的拟合,最终实现预测未知油气的功能,是油气勘探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广西百色盆地构造-热演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色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造成右江断裂带先左行(距今20~50 Ma)后右行(距今20 Ma以来)是盆地形成较确定的构造背景。盆地分田东、头塘和莲塘3个坳陷,那笔和那葛2个隆起。坳陷形成于NW向左行左阶排列断列的重叠、错列处,而隆起形成于NW向左行右阶排裂断裂的重叠、错列处。其构造演化分为六吜—洞均前拉盆期、那读—建都岭拉分期和建都岭末—第四系后拉分期3个主要构造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通过盆地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百色盆地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低。仅那读组生油岩达到低熟,极少数为成熟,其它生油岩层未成熟。盆地热演化总的规律是:从距今大约55 Ma开始,古地温随着坳陷沉降和沉积而逐步增加,并于距今大约25~35 Ma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地壳缓慢抬升,地层温度逐渐变冷。热演化程度低是控制百色盆地油气远景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显微组分生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组分生烃研究是通过从烃源岩有机质中分离出显微组分单体,并对单体进行生烃模拟实验,获得其生烃参数,进而研究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规律,为烃源岩的动态定量评价和含油气盆地的资源量计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论述了显微组分的分类方案和分离方法,介绍了显微组分生烃的基本原理、应用进展情况。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盆地模拟中,根据现有图纸进行数据采集是重要的环节,但数字化采集面临着工作效率与精确度之间的权衡。结合目标检测和粒子群优化(PSO)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粒子密度控制的粒子群优化Snake曲线提取算法。该算法控制粒子间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克服传统PSO算法容易早熟的缺点,并通过动态修改模型参数加快了收敛速度。将改进的算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实验证明改进方法是有效的,并已运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频谱感知数据融合算法对认知无线网络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各频谱感知算法在检测恶意节点及适应认知用户环境变化上的性能有待加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用户过往判决记录的改进加权序贯概率比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融合中心记录认知用户过往判决结果的符合次数,改变其信誉度,从而得到该认知用户判决结果在融合结果中所占有的加权,最终得到更为理想的判决结果。  相似文献   
7.
展望盆地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苏北溱潼凹陷、松南长岭凹陷及东海西湖凹陷的实践,因循盆地原型及其并列叠加关系的地质分析约束建模,采取地质形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结合的模拟思想,运用多模块组合、多方案运行,进行盆地地质作用和油气响应关系的"TSM"盆地系统模拟。目前,这一方法已在断-坳原型盆地叠加地质领域实现了断陷二维沉降过程的模拟,揭示了不同原型叠加导致地质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指示了油气运移的路径,预测了油气聚集的地带,发现了苏北的台南油田,并在松南的达尔罕反转构造获得相当经济产量。虽然"TSM"盆地系统模拟已经初步实现了面向实际,为油气勘探预测未知的决策服务,具有本质预测的功能。但只是"浅尝了一口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工作,诸如挤榨前渊、走滑拉分和陆内坳陷等原型盆地模拟的研发,以及不同原型的叠加模拟更有待探索。尽管如此,"TSM"模拟已经探索到一条跨越已知到未知的鸿沟,它将成为油气勘探领域重要的创新科技链环之一。  相似文献   
8.
据雪峰地区陆壳地质反射测深结果,结合作者野外地质工作的认识,并参考MT地电断面结构,建立重力模型和进行人机交互对话联合解释,初步编制区内深部地壳构造的几何形态和介质分布状态的有关图件,据此得出:(1)区内存在元古代“漂移”微陆块(海山?)和古生代碰撞造陆作用下产生的构造岩浆(变质)岩脉群及中新生代陆内俯冲伴生壳下塑性(碎裂)地幔岩(块);(2)区内古生代“软敛合”和中新生代“陆壳的榨挤”两种不同动力体制下的形变共存;(3)深部—浅部系列冲断构造块体和不对称扇形构造形变体是组成区内“华南造山带”中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解释了横穿钱塘凹陷、西湖凹陷直至钓鱼岛隆褶带长约147km的TB地震剖面;针对东海陆架盆地自古新世以来经历了断陷一被动大陆边缘一挤压一拗陷多时期构造相叠加的特点,建立了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利用作者开发的模拟软件包,计算恢复了各时期的地层原始厚度,再现了拗陷的沉降压实过程;由等面积和关键层平衡结合的方法,实现了T40-T20间挤压构造的复原,得到了平衡剖面并计算了各层面的缩短量;根据生长断裂信息反演犁式断裂在深部延伸的情况并计算了在拉张过程中上盘的位移场和运动轨迹;得到古新世时期从西湖凹陷至钓鱼岛隆褶带的拉张量约为10.4km。通过串接组合拗陷模型、剖面平衡模型和断陷模型,实现了断一挤一拗转化叠加的模拟,再现整个构造沉降发展史,并以一定时间间隔的图形形式表达了模拟的动态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油气运移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平湖组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主力生烃层位,花港组沉积时就已经进入生烃门限,具有良好的生排烃条件.多次构造运动改变了构造面貌,促使油气运移.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西湖凹陷的油气运移方向主要是西部斜坡带和中央背斜带.西部斜坡带以侧向运移为主,断裂隔挡和岩性封隔成藏,重点地区是平湖地区.中央背斜带以垂向运移为主,局部背斜构造成藏,成藏圈闭与断坳叠加关系密切.西湖凹陷平湖组的油气除了在西湖凹陷聚集成藏之外,有可能向周边地区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