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对电网数据采集量大,传统监测仪器难以实时处理,以及很难监测到高频信号变化的情况,提出在虚拟仪器平台上将过程控制中的现场总线(Profibus)和实时操作系统(RTOS)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多点实时监测系统,并提出了测量点的优化算法和实现方法,即利用覆盖矩阵快速定位事故发生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钢厂钢坯号现场识别的自动化要求,提供一种基于SVM的钢坯号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生产线上视频监控获取钢坯图像,将SVM的非线性分类算法和视感智能检测技术结合实现钢坯智能化监控,对气动、机械等原因引起的断裂、畸变和粗细不均等钢坯号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文章还对该算法与模板匹配方法、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证实该算法对钢坯号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退运电池一致性差、无先验理论和梯次利用筛选难度大等问题,研究了退运锂离子电池特性,在实验获取退运电池关键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将电池筛选与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电池筛选聚类分析模型,选择欧式距离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通过截取阈值对电池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符合电池的实际运行特性,满足梯次利用需求,同时证明了退运电池性能与箱体设计、成组拓扑有关,并且为成组电池整体性能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块算法和分解算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对一个样本点集合同时进行块算法和分解算法的算法,即对一个数据集合同时进行两个优化的方法,控制了块算法的工作集的规模,加快了分解算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的BP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对BP算法的改进方案。充分考虑了BP算法的精确性和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使BP算法摆脱局部极小的困扰,并且所训练的网络能够达到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锅炉燃烧系统中,汽包压力控制系统作为最重要的环节,针对系统具有非线性、多耦合、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因此采用传统的 PID 控制器,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品质特性,提出将模糊控制理论和传统 PID 相结合,采用模糊自适应整定 PID 控制算法,对到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具有超调量小、过渡时间短、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退运电池的回收利用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梯级利用电池储能系统与大功率快速充电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考虑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快速充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基于快速充电站负荷规律,综合分析梯级利用储能系统建设运维成本、延缓配电网升级改造收益、降低网损收益及移峰填谷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建立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模型,并引入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算例结果表明,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配置梯级利用储能系统,可减小变压器容量,能为电网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机理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了成组电池的循环寿命测试。提出了一种应用充放电特性曲线进行电池一致性辨识的方法,将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相结合,对充放电曲线的特征量进行主成分提取,通过最短距离法对成组的电池单体完成分层聚类。算例结果表明,通过电池初期的充放电曲线,可以准确地辨识出电池衰减后期的实际容量情况。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能够实现在运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并为成组电池的均衡策略提供参考,有效保障在运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电动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电池安全方面的事故,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提高电池自身的安全和使用安全,是电动汽车产业中电池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发生原因,提出在当前电池组温度监测的基础上,对电池外部环境温度进行监测,通过对电池内、外部环境的监控与分析,综合评估电池安全状态,并建立了一套动力电池特性采集与健康分析体系,对电池安全和电池寿命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正交光电编码器测速原理,在分析了M法测速的测量误差和分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转速高精度测量方法——变M法,即同时测量正交的两组脉冲序列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极大的减小了转速和转角测量误差,提高了分辨率。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现场环境条件的,基于正交编码器测速算法的虚拟仪器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其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