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7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1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应用的各种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都存在单一诊断技术问题,提出有选择地进行信息融合的理论,并给出了一个简单举例。结果表明,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针对异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程度的诊断方法。把从异步电机定子端采集的失电残余电压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其中部分高次谐波成分并与其中的基波成分对比,比值作为不同程度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向量,再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得出诊断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做出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InTouch组态软件和西门子S7-300系列PLC组成的硫化氢监控系统为工程背景,基于组态软件与PLC两者数据之间的传递以及访问关系,介绍了其通过OPC技术实现组态软件和下位机通信的原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4.
5.
现代高层建筑开合屋顶,因其特殊的高空运行位置、高空风力影响,具有高风险性,控制系统需满足易操作、维护简单、美观性要求,但达到安全性要求将是最困难的。阐述了基于计算机监控、TTC控制器、CAN网络、伺服电机同步及变频调速技术的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实现,该系统通过德国TUV安全性认证,且经1 a多的使用,充分证明了该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开合屋顶的自动控制,也为将来同类高层建筑开合屋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用C Builder 5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实现的基于状态维修的变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变电设备的状态维修提供了有效而全面的状态信息功能,同时,完善的权限设置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通常的换热站主要采用人力监控,这样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存在着许多隐患。在一些控制参数的调整上,人工调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很难使供热系统达到理想的运行效果。本文以徐州大屯煤电换热站的自动化改造工程为背景,以HORNER公司的OCS控制器为核心组成控制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Internet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该系统实现了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有效地解决了由人工调节不当引起的供热不均的问题。该换热站经过改造后,可以达到远程无线监控和温度自动调节的目的,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模糊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模糊集中模糊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模糊规则集的完备程度,并决定着控制系统的性能,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系统的模糊集优化方法,同时对模糊集的个数和形状进行优化,使其能尽量完美地反映系统输入、输出变量,减少了规则的冗余.对二阶动态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选煤生产过程优化目标进行了分析,采用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了优化工艺参数与优化目标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是非线性的。选煤生产过程工艺参数优化就是指在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能力等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分选密度和分选灰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遗传算法利用生物进化机制,在一个较大的初始解空间中,通过优胜劣汰的方法进行优化求解,和其他优化方法相比不仅寻优能力强而且计算速度快。基于遗传算法对选煤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操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特定的遗传操作。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水泥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采用国际先进的ABB Industrial IT系统为巨龙水泥厂1#生产线设计一套过程控制系统,构建基于现场总线网络和以太网络的整体控制体系。全面实现电气和仪表控制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并对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控制软件进行了论述。经过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效果显示,系统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表明了水泥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