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年来,对于常规气藏的地震识别和预测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且总结了多项有效技术。然而,针对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气藏地震预测的应用试验表明,常规的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分析、AVO分析以及叠前、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弹性参数交会等含气性检测方法均无法区分研究区目标层段的气层和非气层。为此,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密度差值气层识别新方法,利用计算密度(与研究区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信息有关)与测井实测密度之间的差值实现气层和非气层的有效分离,再通过叠前反演得到密度差值反演剖面,实现高温高压含气储层中有效气层的识别和预测。实际应用效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S变换和目前比较流行的广义S变换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不同窗函数的组合方法。在低频段和高频段均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来对中间段频率的压制,进而提高某一特定段的时频分辨率。通过对模拟信号和单道地震数据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广义S变换组合窗对比研究,证明组合窗效果优于普通广义S变换法,此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特定段的时频分辨率,使广义S变换的应用更具灵活性。用实际地震资料进行组合窗广义S变换结果显示,变换组合窗的广义S变换生成的单频剖面对含油气检测和识别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3个可调参数控制小波基的构建,使小波能够更好地匹配地震信号,有利于获得更精确的时频分析结果,为识别薄储集层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合成信号谱分析证明,高精度三参数小波谱分析法在高频端能量聚焦、分辨率高,能有效提高薄层识别精度。高精度三参数小波谱分析法结合非线性e指数衰减梯度拟合,有效提高了频率衰减梯度计算结果精度及流体性质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西部文昌A油田珠海组二段Ⅳ油组的储集层预测和流体性质识别,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度高。该方法的有效应用,改善了文昌A油田的后期挖潜调整,有助于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时移地震是一种有效的油气藏监测技术,但高投入和高风险造成目前时移地震资料缺乏。由于不同年度采集、处理参数不同,地震资料存在非一致性问题,不能有效开展剩余潜力研究。为此,选择了处于开发后期的南海Y气田,通过对2001年二维和2015年三维地震资料优选和优化,形成拟时移地震资料;再应用拟时移地震资料识别气水关系、划分气藏水侵模式,并利用分频能量属性,结合气田生产数据模拟气藏动态,明确了气藏剩余潜力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Y气田西北区域隔层为高渗滤型和渗滤型,气藏处于强水侵状态,剩余潜力有限;东南区域隔层为非渗透型,气藏处于水侵初期,剩余潜力大,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目标区。拟时移地震的应用证明了其可作为当前时移地震研究的补充部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莺歌海盆地,随着勘探走向中深层和高温高压领域,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的亮点、AVO、叠前反演等对储层预测、含气性检测出现了精度大幅降低或失灵的情况。为了研究高温高压地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效地解决盆地内高温高压储层的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问题,通过多砂体精细属性分析,总结了影响本区地震响应的6大主要因素,分别是浅层气及泥底辟、泥岩盖层、砂体耦合、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和储层的含气饱和度。研究中采用了岩石物理分析、地震正演、精细建模的叠前叠后反演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各种地震信息的分析,然后将各种影响因素一一剥离,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最后得到不同条件下地震属性异常所代表的储层厚度、物性及含气性等数据,实现了地震信息与气藏信息的有效对应,达到了预测储层及其含气性的目的。实钻结果表明,利用地震信息剥离技术开展的中深层高温、高压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的精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背斜构造型气藏大都被发现并开发的今天,随着勘探构造类型的转变,在中国南海地区莺歌海盆地中发现了新型的向斜构造气藏。这种向斜构造受向斜内环状断层控制成藏,分别形成了LD气田及CN气田。其内的2个环状断层构造的发育为2种完全不同的地质成因,尤其是LD气田,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平面上呈规则圆环状发育的断层。利用地震资料的可视化优势,对CN构造及LD构造环状断层的特征及地质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描述。通过LD气田及CN气田的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区环状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并且环状断层对储层形成侧封,在向斜构造中形成圈闭并且成藏。此次研究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且这2个气田的成功发现为天然气勘探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南海莺歌海盆地D气田莺歌海组主要为临滨—滨外沉积环境,泥流冲沟发育,纵向上岩性组合复杂,出现若干岩性“亮点”,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横向分布不连续,给油气检测带来了很大困难。提出一种扩展AVO流体检测技术,即将AVO属性与岩石物理分析确定的流体敏感弹性参数关联起来,构建出对流体敏感的AVO指示因子属性,利用该属性来刻画有效储层和泥冲沟的分布特征,进而识别岩性、开展烃类检测与储层预测。理论模型验证与实际应用效果表明,AVO流体指示因子与含水饱和度曲线对应关系最好,对流体最为敏感。与叠前反演技术相比,由于该技术无须建模,不存在模型化效应,因而横向分辨率更高;与常规AVO属性分析技术相比,本文技术得到的剖面信噪比更高,含水背景能量受到压制,异常多解性大幅降低,可以很好地识别真假“亮点”和表征气层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绝大部分是时间域的,要与深度域钻测井资料紧密结合,时深转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常规时深转换方法主要是针对二维构造面提出的,难以满足三维数据体精细时深转换的要求。通过综合测井、地震、地质、油藏等多专业信息,以地震处理速度、钻井时深关系、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地震解释成果、声波测井曲线和已有地质认识为基础,借鉴剥层法和变速成图思想,针对三维体的精细时深转换提出了"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控制层位+层间网格智能剖分"的三维速度建模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速度模型井间加入了地震信息和已有地质认识,较单纯用井数据插值更精确,且符合岩性分布变化趋势,同时较地震处理速度场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进行三维体时深转换能够达到深度域地震数据体与测井曲线一一对应,便于油藏工程师进行储层连通性研究和开发方案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
南海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L气田开发成本和风险高,需要精确落实探明地质储量,降低气田开发风险。然而,A井、B井对水道壁的标定结果不一致,影响砂体边界和储量落实。为此,基于多种资料,推测峡谷水道壁沉积演化过程,并通过三种模式的水道壁正演模拟,确定其地震响应特征,最后结合实际资料证实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央峡谷水道壁内、外两套不同的地层压力系统间存在一套相对高速度、高密度、高电阻率、高自然伽马的压力分隔层,分隔层顶部为峡谷水道壁,分隔层底部为地层压力分界线,两者分别对应地震波峰和波谷响应。深水中央峡谷水道壁和地层压力分界线地震响应特征的确定,有利于该区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的落实和今后钻前地层压力急剧变化点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井间地震波场的形成过程以及波场的传播机理、规律,对于指导实际井间地震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的二维三分量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出发,采用高阶紧致交错网格差分算子对方程进行差分离散,得到了TTI介质中井间地震波场正演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并推导了TTI介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公式和相应的紧致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二维三分量TTI介质中井间地震波场模拟.数值算例表明:紧致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方法模拟的记录精度高,数值频散小,该方法能够精确的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正演记录.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能有效地解决人工边界问题,是一种高效的边界吸收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