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5篇
化学工业   148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1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冶铜绿山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采样分析表明,农田土壤中全量Cd的浓度范围为0.42~1.63 mg/kg,平均值为0.88 mg/kg,土壤中全量Cd含量与易利用态和中等结合态含量有较高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0.8。在水稻籽实(大米)镉积累预测方面,选取土壤中全量Cd、pH、CEC、有机质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大米中Cd的累积。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12)
碳青霉烯是一种非典型内酰胺类药物,因为它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等特征,临床上常用于医治重大的细菌感染。近期,随着此类药物的普遍运用,致使一些肠杆菌科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其敏感性逐年下降。此类现象的出现,导致临床对这类细菌的医治相当棘手。本文将从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耐药机制及高危因素的角度出发,为临床控制和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表达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PA)的工程菌发酵及表达产物纯化工艺。方法规模化发酵表达rEPA的重组大肠杆菌rPE553D,离心收集菌体,渗透压调解使菌体周质间隙蛋白释放后,高速离心收集蛋白溶液。经DEAESepharoseFF、PhenylSepharose6FF疏水层析和SOURCE30Q强离子交换层析,超滤浓缩纯化rEPA。用HPLC、SDS-PAGE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定生化和免疫学特性,并用小鼠和Vero细胞检定毒性。结果每55L培养基中rEPA产量超过4g,纯度在95%以上,细胞毒性降低了至少32000倍。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要求。结论已建立了收率高、纯度好、稳定、适合规模化生产rEPA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高效产表面活性剂菌株(Lz2~1)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4份含油土壤和水等样品中,经富集培养、摇瓶培养和排油活性测定等方法筛选出一株能以原油为碳源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Lz2—1;该菌株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28mN/m,且发酵液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经生理生化16SrDNA及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提取其代谢产物经薄层层析及红外色谱分析显示,主要的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为鼠李糖脂类,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63047g/L。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物质是Lz2—1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全球的淡水湖泊不同程度发生水华现象,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毒素特别是微囊藻毒素的释放。有效控制微囊藻毒素应该首先了解其生物合成过程。针对这个问题,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硫模板合成机制、基因簇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及环境因素对藻毒素合成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两种预氧化剂处理高藻水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烧杯实验研究了预氯化、高锰酸钾预氧化这两种目前最常用的预氧化工艺对高藻水及微囊藻毒素、致嗅物质的处理效果,探讨处理过程中藻毒素、致嗅物质的释放程度.结果表明,两预氧化工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混凝工艺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预氯化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的浓度(最高可增加1倍以上),而高锰酸钾预氧化则几乎不会影响水中溶解性藻毒素的浓度,原因在于两氧化剂对微囊藻毒素氧化和藻细胞破坏的顺序差异;高锰酸钾预氧化对致臭物质的控制效果要明显强于预氯化.对于暂没有条件采用其他有效措施的水厂,高锰酸钾预氧化是应对高藻水源水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pH对氯氧化微囊藻毒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试实验研究了pH值对氯氧化黄浦江原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游离氯氧化微囊藻毒素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较低的pH值有利于两种微囊藻毒素的氧化降解,pH值为6时的MC-LR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较pH值为7.25时提高了16倍,原因在于较低的pH值增加了HOCl在总游离氯中的比例,而HOCl与微囊藻毒素分子之间的反应为游离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道上皮是肺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参与抵御外来的颗粒物、病原体等,可将异物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对维护呼吸道正常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和哺乳动物模型尚不能完全模拟人体肺-气道微环境,在人体细胞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和药物研发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双通道肺器官芯片,通过改进制备工艺使其能够满足高倍镜极短工作距离的要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实现了模拟人体肺-气道微环境的气液界面气道上皮培养,并且能够实时观察细胞与细菌的共培养过程,为体外研究气道上皮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有力平台。  相似文献   
9.
阳极材料采用掺硼金刚石薄膜板状电极,研究了电化学氧化中电流密度、电解时间、pH、氯离子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及电解前后藻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显著。抑藻效果随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电流密度为17 mA/cm2时藻细胞出现破裂、细胞内物质流出的现象,抑藻效果较好;当电解时间为20 min时,可完全抑制藻细胞生长;再增大电解时间,对抑藻效果无明显促进作用,初始pH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可完全抑制藻细胞生长。抑藻效果与溶液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浓度成正相关,当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6 mg/L时,可完全抑制藻细胞生长;无氯离子时,藻细胞在4 d后出现继续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10.
铜绿微囊藻为溶解对象,从巢湖中分离到1株溶藻菌H2。探讨了菌株H2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方式,菌株H2胞外活性物质的溶藻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2是间接溶藻。溶藻菌起溶藻作用的胞外分泌液中活性物质主要为分子量小于3.5k D的物质,并且活性物质是混合物质;菌株胞外分泌液经乙醇沉淀后,上清液部分的溶藻率大于沉淀部分,为52.50%;胞外分泌液经不同温度和酸碱度处理后,在25℃、p H=12.0时,活性较强,溶藻率分别为98.0%和97.1%;胞外分泌液中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