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60篇
电工技术   32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07篇
化学工业   529篇
金属工艺   210篇
机械仪表   306篇
建筑科学   1632篇
矿业工程   300篇
能源动力   226篇
轻工业   443篇
水利工程   143篇
石油天然气   191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3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7篇
冶金工业   340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5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icro-CMMs is now of intense interest because of their capability to perform length measurements in three dimensions to high accuracy with low uncertainties. Currently, verification of micro-CMMs is completed in the spirit of existing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because strict adherence to these standards is often difficult. This review aim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micro-CMMs: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existing calibrated test lengths and traceability routes tha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micro-CMMs. Three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used in the testing of CMMs will b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a wide range of calibrated test lengths are reported, and an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use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micro-CMMs cannot yet be ver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existing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standardisation work required to rectify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结冰风洞制冷方式、试验对象、用途性质和试验段尺寸归纳总结了结冰风洞的类型,指出校准标准主要针对的结冰风洞类型;阐述结冰风洞空气动力流场校准可以依据的3个国内外标准;介绍SAE结冰风洞校准标准中云雾场校准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相关标准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我国制定结冰风洞校准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医用手套是能够防止人们交叉感染的常用防护用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迅速蔓延,疫情防控一线以及广大普通民众对一次性医用手套的需求与日俱增,其标准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国家标准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的4项产品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分析它们与国外同种产品标准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重点指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全球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与其坚持严格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评估"(competency based assessment, CBA)密不可分。介绍了澳大利亚CBA的内涵特征,并详细描述"准备评估、开发评估工具、开展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估"的CBA运作过程,关注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后续常规系统性检查及完善,以期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童明鸣 《特钢技术》2006,11(4):41-43
通过HPT250轧机在技术改造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即滑移系数对冷轧元缝钢管在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经过不断的技术研究和改进。使闲置多年的HPT250轧机为钢管公司的生产迭拉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分析了国外相关的标准现状和基本框架,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哈得4油田,2004年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漠油田,2005年产量达到200×104t。在对联合站存在问题逐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措施。现场采集的运行数据表明技术改造效果明显,增强了流程可靠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8.
四级蒸馏在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革松 《石油化工设计》2006,23(1):40-42,49
四级蒸馏工艺在镇海炼化第二套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中得以成功应用,为新工艺在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双塔脱丙烷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明 《乙烯工业》2002,14(2):53-58
对扬子乙烯装置双塔脱丙烷系统低压塔液泛、高压塔再沸器堵塞等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工艺流程修改方案,完善了双塔脱丙烷技术,对同类装置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reviewed as neede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isplays and for material and surface modeling with ray‐tracing and rendering software packages. Contrast under ambient illumination and recognizability under daylight illumination are prime development targets in the electronic‐display field, while computation and synthesis of realistic scenes and objects are pushing the need for physical data in computer graphics applications. Three categories of instruments are available for detailed reflection analysis. They are based on (1) gonioscopic (mechanical) and conoscopic (optical) directional scanning, (2) imaging approaches, and (3) on arrangements with variable source or receiver aperture. The capabilitie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we present typ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commercial electronic display screens. A basis for continued widespread implement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eflection metrology as required for objective rating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onic‐display screen performance under ambient illumination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