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3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6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碳封存技术开发我国深层煤层气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存技术是在美国政府大力倡导下,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日本等国家,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一种新技术。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16.8×1012m3,埋深2 000~4 000 m范围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0×1012m3,这部分埋藏较深的资源由于开发成本较高,虽然在短期内很难加以利用,但碳封存技术的出现为开发和利用深部煤层气资源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条件。CO2的吸附能力是CH4的4倍以上,如果把CO2通过钻井注入到深部煤层中,由于其吸附能力的差异,CH4会被优先置换出来,利用该技术一方面实现封存CO2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开发深部CH4。这种置换技术在我国很多含煤盆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沈汉昌 《包装工程》1994,15(6):0263-0267
介绍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对瞄准镜的生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瞄准镜在南方自然条件下存放时,镜片生霉与存放时间的函数关系。为瞄准镜的保管和维修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简要介绍了防止瞄准镜生雾生霉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纺织技术》2007,15(3):38-38
在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过程中,应当及时对样品进行规范的封存,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立即进行规范封存,否则会出现因甲醛挥发造成测试数据下降的情况,影响甲醛含量测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舰船封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森  彭钧 《包装工程》2002,23(2):31-33
舰船等大型武器平台的制造周期较长,实行长期储存和战略储备意义重大.特别是对舰龄短、性能好,具有战斗力和支持保障力的舰船,其封存的军事和经济效益更为显著.舰船以低费用的综合防护技术措施封存,一旦需要可以快速启封,进行武器及电子装备的现代化改装,迅速恢复作战性能并投入使用,以此达到有效地保存舰船装备,保持作战实力的目的.作为一项技术保障措施, 舰船封存工作已经纳入舰船的全寿命管理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野战装备集合封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野战装备集合封存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使用可靠等优点,能够解决多种、多个野战装备的防潮封存问题。通过对温湿度作用机理、装备防护封存基本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军野战装备集合封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常用的发动机封存油属润滑油型气相防锈油,不能作为燃油,使用非常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具有优良气、液相防锈性能、可直接燃烧和启动柴油机的防锈封存剂。该剂现已通过台架试验和封存试验,效果良好,是一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206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中长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将对我国能源和经济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作为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大技术,一直以来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同时有助于我国建立更加具有韧性和弹性的能源系统。本文初步探讨了碳中和目标对CCUS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并对我国CCUS发展的情况和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期CCUS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重点任务,特别是要面向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加快构建全面系统的CCUS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其减排和负排放的作用,同时深入研究CCUS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发展路径,统筹协调好在能源部门和工业部门等发展应用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各工艺过程的设计、运行都依赖于对CO2及其混合物热物理性质的深入理解。同时,CCS的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对CO2混合物及其热物性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验数据、理论模型和典型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CO2及其混合物热物性的发展现状,并尝试对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在实验研究方面,CO2混合体系的研究进展视组分不同,差异较大,其中CO2-N2、CO2-CH4、CO2-H2O和CO2-H2二元体系已形成较完善的物性数据库,而CO2-NH3、CO2-NO x 和CO2-CO体系的物性数据还比较欠缺;在物性估算方面,面向CCS的物性估算模型研究自2008年开始活跃,基于不同理论构架,目前已逐步形成面向CCS的多元化的物性估算体系。物性研究在CCS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物性是支撑CCS过程研究的基础,其不准确性在过程模拟或计算中会被“放大”,从而影响过程评估的准确性,本文从物性在循环构建和能效分析中的作用以及CO2水合物的形成3个方面入手做了说明。文章最后对面向CCS的物性研究趋势进行了梳理,对分子模拟技术、通用性强的物性估算模型和物性在过程设计和循环分析中的角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造砂页岩互层结构,并根据渗透率对砂岩层岩性进行分类,建立了多岩相非均质模型,利用多组分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TOUGH2/ECO2N探究二氧化碳注入深部互层咸水层后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二氧化碳聚集在低渗透性的页岩层底部,呈分层结构,砂岩层中优先在渗透率较高的岩相中运移并呈分散分布;超临界二氧化碳不断溶于地层水,含饱和二氧化碳的咸水密度增加并缓慢下沉,无明显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分析和探讨,从解除封存条件、封存节点、查询单位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