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0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薄层色谱结合对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FT-Raman光谱结合获得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光谱新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在薄层色谱原位3μg样品的FT-NIR-SERS谱与固体的Raman光谱基本一致,比银溶胶-分子体系有更好的表面增强效果,灵敏度高,并能可靠地反映分子的精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近年来磺胺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动物的饲养中,但不合理使用很容易造成其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势在必行。文章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分析法、气质联用分析法、微生物检测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分析法、分子印迹法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安培检测鳗鱼中常用8种磺胺检测方法,采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3)梯度淋洗,反相C18分离.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后,正己烷脱脂,用Oasis MCX、MAX小柱净化后,采用玻碳电极直流安培1.3V检测.线性范围为0.05-100μg/mL,分别做3个浓度的添加回收,方法回收率在52.8~102.0%之间,方法精密度在0.8~4.6%之间,方法定量限为0.5-4μg/kg.  相似文献   
4.
建立鳗鲡肌肉中8种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药物多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定值方法。以一定浓度药浴给药,使药物在鱼体内自然代谢,从而使鳗鲡体内含有药物残留。经均质、真空包装及辐照处理后,获得一批420个独立包装的的鳗鲡肌肉样本。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由8家实验室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样本进行协同定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样本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噁喹酸、氟甲喹、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特性值分别为(34.34±2.69),(19.30±1.75),(39.14±3.08),(39.86±3.88),(15.00±1.05),(46.83±4.37),(27.17±2.74),(31.65±3.73)μg/kg(k=2),均匀性及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检测过程的方法验证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阿欢 《食品与药品》2005,7(12B):22-22
磺胺类药物没有面世以前,西医对任何细菌性疾病都束手无策,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那个年代,医生们眼看着细菌肆虐,却无能为力。直到20世纪30年代,磺胺的抗菌作用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化妆品中27种非法添加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用Thermo Hypersil GOLD(100×2.1 mm,1.9μm)色谱柱分离,以0.1%(V/V)乙酸水溶液-0.1%(V/V)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对化妆品中的27种磺胺类药物进行定性定量测定。27种待测组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9.3%~112.2%,RSD为1.4%~13.1%(n=6),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2.3~97.6μg/kg和7.7~322.0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化妆品中27种磺胺类药物的同时定性定量筛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以石墨烯为固相萃取填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黑鱼中磺胺类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石墨烯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方法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范围0.048~0.288μg/kg,定量限为0.160~0.960μg/kg,线性范围内的加标回收率为70.6%~93.8%。本方法灵敏、可靠、稳定,满足复杂水产品基质中磺胺类药残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食品中磺胺二甲嘧啶人工抗原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以丁二酸酐为间隔臂合成了人工半抗原,利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半抗原的鉴定,通过活泼酯法合成了人工抗原,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偶联率。分析结果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抗原,显示合成成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与BSA和OVAde偶联率分别为15和4。  相似文献   
9.
UV-C辐照降解水中磺胺类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类紫外线或称为短波紫外线(即UV-C)辐照降解水中磺胺类药物,考察了磺胺类药物种类、UV光强、磺胺类药物初始浓度、反应液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对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的降解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UV-C辐照技术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最高,在反应液pH为7,光强为142μW/cm^2,初始浓度为0.02mmol/L条件下,辐照30 min后磺胺甲恶唑去除率达到67.80%,而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嘧啶去除率仅15%左右。通过增大紫外光强和减小初始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和磺胺甲恶唑去除率。反应液pH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显著,酸性条件更利于UV-C辐照降解磺胺甲恶唑。  相似文献   
10.
磺胺类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食源性动物疾病,然而过量使用这些抗生素会导致其残留在供食用动物产品中,不但污染环境,还可能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动物源性食品和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各种检测磺胺类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