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本刊讯:据《糖酒快讯-白酒》报道,国家总局最新发布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区域品牌,贵州省仁怀酱香白酒品牌价值以721.91亿居首,位居参加评选的119个国家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第一名。据悉,2015年,贵州省组织和推荐了具有产业优势、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较高、品牌建设基础较好的4个园区参加了"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在全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  相似文献   
2.
液态发酵茶酒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茶汁液态发酵生产茶酒的工艺进行研究,对影响茶酒质量的部分因素进行分析.实验得出制备茶酒的最佳工艺为:以1∶70的茶水比在90℃水中恒温浸提冷水预处理过的茶叶,灭菌后加入活化的酿酒活性干酵母,恒温培养后灭菌,过滤即可.该工艺生产的茶酒融合了茶和酒的香气,口感柔和,酒体色泽晶莹透亮,品质好,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浓香型苦丁茶酒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苦丁茶分别采用加水煮沸与酒精浸提制成浓茶汁,两种茶汁合并、精滤后得茶叶调味酒。将调味酒稀释后兑入到38%(v/v)浓香型基酒中,用冰糖、甜味剂、柠檬酸勾调,再用10%的明胶悬浮液使酒液澄清,得酒精度20%(v/v)的苦丁茶酒。该酒既保持了浓香型酒的特点,又有茶饮料的风格。(陶然)  相似文献   
4.
秦简茶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秦简茶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造秦简茶营养饮料酒.所用酒精酵母接种量为0.8%,发酵时阍为4 d,玉米面粉与秦简茶汁(90℃下在m茶∶V水=1/50的条件下提取10 mim所得)的比例为3∶1(m/v),温度为40℃时,微生物发酵生产秦简茶酒质量较好,秦简荼酒兼有茶香和醇香的独特风格,具有保健和营养功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2):104-110
目的]评价单枞茶酒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首先用HPLC法对单枞茶酒中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进行了测定,然后分别通过测定单枞茶酒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数,综合评价单枞茶酒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单枞茶酒含有一定量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单枞茶酒的还原能力高于等量的0.1 mg/mL的抗坏血酸,也大大强于等量同酒精度的勾兑酒。单枞茶酒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ABTS·、·OH及O_2~-·自由基的能力,且对前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明显强于等量的0.1 mg/mL的抗坏血酸。另外,单枞茶酒抗氧化能力指数较高,相同当量的单枞茶酒的ORAC值相当于Trolox的6.2倍。[结论]单枞茶酒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茶叶几乎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菜肴中,如茶水、茶汤、茶酱、茶酒、茶叶碎、茶油。有时你能看得见,但有时你只能吃得到、闻得到。且茶叶的质地非常顽固,无论你将其怎样折腾,它的香色气始终都驱之不散。在茶与菜的对话中,茶叶凭借六种武器赢得了喝彩。  相似文献   
7.
发酵型茶酒香气成分的GC-MS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发酵型茶酒中的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主要有丁二酸单乙酯、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4-羟基丁酸、咖啡因、2,3-丁二醇、己酸、丁二酸二乙酯、辛酸、辛酸乙酯、苹果酸、对羟基肉桂酸乙酯、没食子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8.
以糯米为主原料通过添加红茶提取液,利用黄酒曲酿造黄酒型茶酒。以酒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到黄酒型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茶汤与干糯米的液料比7∶8(mL/g),黄酒曲添加量2.0%,酵母添加量0.10%,发酵时间为5 d,此条件下酿造的黄酒型茶酒酒精度为15.53%。  相似文献   
9.
天麻茶酒浑浊和沉淀现象严重影响感官和质量,为提高天麻茶酒的澄清度,采用(皂土、明胶、壳聚糖、硅藻土、果胶酶)5种不同浓度澄清剂对酒体进行澄清处理。对比5种澄清剂对天麻茶酒透光率的影响,结合感官评分确定最佳澄清剂,再对最佳的澄清剂澄清后的酒样进行理化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澄清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酒体透光率,其中以0.002 g/mL的果胶酶澄清效果最佳,透光率达(99±0.02)%,酒样浅绿透亮,香气浓郁及有淡淡的蜂蜜味,天麻、茶味协调,涩酸适宜,回味微甜。感官评分为 89分。测得酒精度为(8±0.01)% vol,总酸含量(4.81±0.01)g/L,总糖含量(18.85±0.13)g/L,多酚含量(2.57±0.33)g/L,黄酮含量为(3.12±0.12)g/L 及可溶性固形物为(0.64±0.16)%,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99±0.64)%,总抗氧化力为(142.2±0.56)mmol/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7.5±0.16)%。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优化糯米茶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低档茶叶的经济附加值,以红茶与糯米为主要原料,进行生料法糯米茶酒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糯米茶酒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糯米中添加2.1%红茶粉、2.0%酒曲及2倍质量的纯净水,30.0 ℃发酵13.8 d,经后续澄清、煎酒后可获得感官评分91.87分、酒精度12.33%vol的糯米茶酒。酒体呈黄褐色、酒香与茶香和谐、酒体丰满,理化指标符合GB/T 13662—2018《黄酒》标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糯米茶酒中黄酮类物质及其含量,其中,芦丁、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含量分别为98.23 mg/L、25.45 mg/L、16.71 mg/L、2.72 mg/L;采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共检测出糯米茶酒42种香气物质,其中,芳樟醇、香叶醛、β-大马酮等16种香气物质是糯米茶酒所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