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节日期间,人来礼往,应酬较多,再加上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这些酸性食品,节后往往会出现身体疲乏的感觉,下面介绍四款美味靓汤,具有消脂除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人曾评论过烹调艺术是“养生为目的,味为核心。”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每一个菜系之所以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除烹调方法的不同之外,更主要是因为使用了不同风味的调味品。潮州菜久负盛名,深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是和它使用鲜明潮汕风格的调味品分不开的。下面向大家介绍几味潮州莱常用调味品,以便从中领略几分潮菜韵味。 鱼露 潮州地区特有的咸味调味品,和“菜脯”(萝卜干)、酸咸菜一起被称为“潮州三宝”。 鱼露除咸味外,还带有鱼类的鲜味。故潮州莱烹制菜肴,厨师多喜欢用鱼露,而不用食盐。 鱼露于清代中叶始创于澄海县。…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发酵时期的鳀鱼鱼露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并结合感觉阈值评价了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总体风味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2.99%~30.02%)、醇类(13.97%~41.77%)、醛类(8.67%~51.61%)总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挥发性化合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发酵0、3、6、9、12、15个月鱼露的主体风味物质分别有9、11、8、9、9和10种。发酵过程中筛选出9种关键性风味物质,包括丁酸、(Z)-4-庚烯醛、癸醛、壬醛、3-甲硫基丙醛、(E,Z)-2,6- 壬二烯醛、3-乙基苯酚、丁酸乙酯和苯酚。  相似文献   
4.
原料:扇贝6只(大),粉丝1小把,青红椒各半个,大蒜4瓣。调料:料酒1茶匙(5毫升),风味豆豉酱2汤匙(30克),鱼露1汤匙(15毫升),清水1汤匙(15毫升),香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越南菜和中国菜一样,都是属于价廉物美的食物,因而越南餐馆也是遍地开花,有中餐馆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越南餐馆。说起越南菜,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美丽的越南女孩,她们身材苗条,皮肤白皙,身穿合体飘逸的越式旗袍,头戴斗笠,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垂到腰际,这样一个女孩向你走来,怎能让你不动心?  相似文献   
6.
鱼露脱腥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邵伟  熊泽  仇敏  王栋 《中国酿造》2006,(10):31-34
鱼露的游离氨基酸、浑浊度和腥味值为指标,比较了β-环状糊精、活性炭和乳酸菌粉3种脱腥剂对鱼露的脱腥效果。结果表明,用B.环状糊精和乳酸菌粉复合处理鱼露,即1%β-环状糊精40℃处理60mim再用1%乳酸菌粉40℃处理60min有较好的脱腥效果。  相似文献   
7.
鱼露传统生产技术一天然发酵法虽呈味较好,但生产周期长、盐度高、有鱼腥味。近年来,保温、加酶、加曲等鱼露速酿方法逐步发展起来,大大缩短了鱼露发酵周期,且在风味上有所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绿林 《饮食科学》2004,(7):56-56
鱼露在我国又名鱼酱油.其利用各种小杂鱼和小虾加盐腌制.是一种颜色有如陈醋一般的调抖。味道鲜美.可作酱油用.产于福建、广东等地在越南尤为受欢迎。鱼露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每100克中舍蛋白质4.7克脂肪,0.6克热量,2.4千卡,钙25毫克磷4毫克,铁26毫克。  相似文献   
9.
鱼露快速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保温发酵、外加酶和富含酶的内脏发酵、外加曲发酵等方面对国内外鱼露的快速发酵工艺研究进行了综合地比较分析.提出解决鱼露快速发酵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传统发酵工艺,优化选择保温、外加酶和外加曲等快速发酵工艺,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风味的产生,从而带动整个鱼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香君  段杉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112-119,127
本文通过对细菌16S rDNA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FQ-PCR)研究35 ℃发酵条件下鱼露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发酵初期细菌数量快速下降,到后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鱼露中细菌群落组成复杂,在测序得到的所有细菌OTUs中共注释出37个门、238个属,但有50%左右的OTUs未能注释到属。发酵8个月后,继续增加发酵时间,鱼露中的细菌组成变化不明显。在门的水平上,在鱼露发酵的各个阶段中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分类的水平上,优势菌主要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不动菌属(Acinetobacter)等。发酵前2个月,优势菌是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23.39%)、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5.34%)、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3.05%),发酵12个月时,主要优势菌中变形菌门中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3.62%)、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3.23%)、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1.20%)为主,而厚壁菌门以不动菌属(Acinetobacter,9.14%)、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8.77%)、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78%)为主,其中耐盐和嗜盐的乳酸菌主要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