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5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黄精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HNO3):V(HClO4):V(H2O2)=2:1:1的改进混合酸体系对黄精样品作消解处理,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黄精中含有较丰富的矿物元素,K,Na,Cu,Zn,Fe,Ca,Mg,Mn,Cr 9种元素含量分别为0.396 28%,6.799×10-2%,3.7×10-4%,16.9×10-4%,1.279×10-2%,0.175 14%,5.480×10-2%,21.3×10-4%,0.5×10-4%.  相似文献   
3.
4.
为评价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适用性,通过比较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与常规热水浸提所得滇黄精多糖的得率、结构特征(分子质量、黏度、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功能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明确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对滇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滇黄精多糖得率为热水浸提得率的1.63 倍;与热水浸提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技术降低了滇黄精多糖的分子质量(27.90%)和黏度(29.04%),改变了滇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提高了滇黄精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但对滇黄精多糖主要结构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影响。综上,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提高滇黄精多糖得率、增强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滇黄精多糖提取方法,本研究可为滇黄精多糖的高效提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吉飞 《烹调知识》2002,(12):45-45
唐代著名诗人张藉在《寄王奉御诗》中写道:“爱君紫阁峰前好,新作书堂药灶成,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黄精是众所周知的补益药物,它享有如此殊荣,是与其在保健益寿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天然清爽型黄精竹荪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瑞宇 《饮料工业》2003,6(3):18-21,29
以食疗中药黄精、名贵食用菌竹荪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营养丰富,外观新颖独特的饮料产品。探索了干燥黄精药材的最佳取汁方法和竹荪与黄精的复合方法。以感观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并得出了主要原辅材料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7.
8.
黄精中乌苏酸型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乙醇提取方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AB-8柱色谱及ODS、MCI柱色谱等方法从黄精中分离到2种乌苏酸型三萜皂苷,并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结构为2β,3β(OH)2-(28→1)葡萄糖-(6→1)葡萄糖-(4→1)鼠李糖-乌苏酸(积雪草苷)和2β,3β, 6β(OH)3-(28→1)葡萄糖-(6→1)葡萄糖-(4→1)鼠李糖-乌苏酸(羟基积雪草苷).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断增加黄酒的品种,根据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黄精的性能、成分和保健功能,在传统黄酒酿造的后道工序,即压榨分离的清酒中加入合适的黄精提取液、精制优质蜂蜜和陈香雪酒,调和平衡酒基,增加酒质的功能活性成分,生产出半干型清爽型黄精保健黄酒,适量饮用具有增加免疫功能及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7种乳杆菌进行固态发酵,以黄精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发酵菌种。借助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面分析法对固态发酵黄精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固态发酵黄精多糖(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 SF-PSP)与相同条件下未经发酵黄精多糖(P.sibiricum polysaccharide, PSP)的单糖组成、形态特征、热失重特性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ATCC 334为最优发酵菌种,SF-PSP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0.98∶1(mL∶g)、接菌量4.80%、发酵时间51.30 h,此条件下SF-PSP得率为(11.14±0.89)%。SF-PSP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与PSP相比,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含量均提高了4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PSP相比,SF-PSP结构更加疏松且有更多致密的小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2种多糖失重温度节点不同,且SF-PSP保水能力优于PSP。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F-PS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