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13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147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紫色马铃薯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马铃薯与面粉比1:0.6、料水比1:1 (g/mL)、α-淀粉酶添加量8.5 U/g、酒曲添加量0.45%。此工艺在28 ℃下发酵14 d,得到的紫色马铃薯酒酒精度13.5%vol,花青素含量166.34 mg/mL,酒体澄清透明呈紫红色,酸甜适中,有独特酒香,综合感官评定得分90分。测定主发酵期花青素和色泽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紫色马铃薯酒在发酵过程中花青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色调则与之相反。聚合色度和褐变指数总体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为工业化生产紫色马铃薯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萝卜色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从红心萝卜中提取的花青素类红色天然色素的理化性质,包括光谱特性和溶液pH、金属离子及食品基质对萝卜色素呈色和稳定性的影响等。与其他来源的花青素类色素一样,随pH增大,最大光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金属高子(Fe ̄(3+)、Cu ̄(2+)、Al ̄(3+))对该色素的稳定影响不大,蔗糖、NaCl、淀粉等食品基质能明显地增强萝卜色素水溶液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我国黑米资源的利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读者热线     
《新食品》2006,(14):8-8
新食品杂志社: 我是湖北的一名读者。请问一下,在哪里可以购买到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  相似文献   
7.
以林生茜草果实为原料,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对其花青素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确定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后的花青素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LX-8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吸附平衡时间3 h,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及解吸液pH 2.0,解吸剂乙醇体积百分数70%,吸附与解吸流速均为0.5 mL/min,解吸剂用量60 mL。纯化后色价77.53,纯度(质量分数)37.99%。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在酸性、低温、避光环境中较为稳定;Na+ 、K+ 、Al3+ 、Mg2+ 的加入对其稳定性无不良影响,Ca2+ 、Fe2+ 则对其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氧化还原剂对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而防腐剂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加热条件下,糖与酸味剂的加入均对花青素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专利快递     
一种葡萄籽中原花青素低温提取方法;一种树脂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方法;从竹子中提取的三萜总皂苷元的组成、方法及其用途;从苦丁茶中提取总三萜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方法;山茱萸提取物其提取方法以及在制备药物及保健品中的用途;紫杉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比较了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并考查了AB—8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特性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B—8树脂是较理想的吸附剂;在溶液中AB—8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240 min,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最佳动态吸附参数原花青素提取液浓度4.0 mg/mL,吸附流速2 BV/h(1BV=13.03 mL)用40%乙醇溶液洗脱。AB—8树脂适合于柱层析操作分离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0.
原花青素微胶囊释放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  张艳  徐丽萍 《化学与粘合》2007,29(3):172-175
研究了原花青素微胶囊释放动力学及释放机制.测定了原花青素微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曲线,并用3种模型方程-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模型方程对原花青素微胶囊在正己烷与无水乙醇中的释放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微胶囊在正己烷与无水乙醇中的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的优劣顺序均为:Higuchi模型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零级动力学方程.原花青素微胶囊在正己烷与无水乙醇中的释放遵从Higuchi模型方程,为骨架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