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液熏鲍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新鲜鲍为原料,通过选择色泽、质地和风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因素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价评分体系,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液熏制品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了液熏鲍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55℃,浸泡时间2.3 h,烘干温度67℃,烘干时间20 min。结论本工艺所得液熏鲍具有外观好、光泽感好、呈烟熏色、烟熏香味浓郁、肉质富有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发与优化即食液熏鲍鱼生产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液熏液配方和浸渍烘干工艺参数对即食液熏鲍鱼品质的影响。结果 即食液熏鲍鱼最佳生产工艺为[液熏液配方为食用盐添加量(2 %)、白砂糖添加量(10 %)、酱油添加量(3.5 %)、烟熏香味料添加量(0.2 %)和浸渍烘干工艺参数为浸渍时间(2 h)、浸渍温度(60 ℃)、烘干时间(2 h)、烘干温度(80 ℃)];在此最佳生产工艺下加工而成的即食液熏鲍鱼的理化、微生物及污染物指标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论 开发并优化了一种即食液熏鲍鱼生产工艺,为鲍鱼休闲食品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液熏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源头,以进一步防控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提供依据。应用基于细菌16S rDNA 的PCR-DGGE(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液熏罗非鱼片主要加工关键环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取样品中的细菌总DNA,对细菌的16S rDNA 的V6~V8 区段进行PCR 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DGGE 图谱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对主要条带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10 个条带所代表的优势种很可能来源于以下几个属:巨型球菌属(Macrococus)、微球菌属(Micrococus)、肠道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突柄杆菌属(Prosthecobacter)、布特菌属(Buttiauxella),其中肠道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都具有使产品腐败的潜能。本研究表明:液熏罗非鱼片中呈现微生物多样性,PCR-DGGE 技术可用于研究液熏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变化,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液熏斑点叉尾鮰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点叉尾鮰为原料,开发液熏型鮰鱼肉食品。优化了加工过程中鱼肉去腥配方,选择合适液熏剂熏制鱼肉,研究熏液浓度、液熏方法、熟制工艺对产品品质影响及食盐在熏液中的渗透率。结果表明:去腥剂为绿茶水,去腥时间1.5h,鱼肉与去腥剂质量比为1∶10,去腥温度为15℃时,有最佳去腥效果;熏液Ⅱ号在质量分数为3%时,在10~15℃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液熏鱼肉,之后在150~180℃油温下油炸或90℃烘干熟制,可得风味鲜美产品;加熏液腌液能阻碍食盐渗透,并随时间延长,食盐渗透量与不加熏液条件下相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