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8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8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6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计算机的辅助分析,采用新的钢锭传搁、注后强制水冷却、垫铁脱模等工艺后,入炉钢锭的热焓已超过开坯轧制需要,利用普通均热炉代替钢锭保温车,可完全依靠到钢锭自身潜热与显热进行均热。对不同锭型与钢种采用经试验的最佳时间均热后再轧制,收与保温车均热钢锭直接轧制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斌  肖迅 《特种油气藏》1998,5(3):40-43,49
方法 利用注采特征曲线,对锦45块“八五”期间新增可采储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目的 研究蒸汽吞吐阶段增加可采储量的途径,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结果 蒸汽吞吐阶段增加可采储量的三项技术途径;一是加大滚动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发现和投入新储量;二是开展油藏工程研究,搞清油水分布,合理部署调整井,三是综合治理,增加可采储量。结论 “八五”期间,利用上述技术途径,改善了锦45块开发效果,新增可采储量271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随着注汽轮次的不断增加、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措施的不断介入,油藏受热水及其它侵入介质的影响,综合含水逐步上升,油层近井地带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了采收率,限制了稠油的高效开发.从油藏地质条件变化和伤害机理入手,开发研制出注蒸汽化学辅助技术--多功能复合化学剂.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原油粘度、疏通油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稠油流动性、增加油层能量、提高采收率,从根本上改善稠油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氯化氢浸渍活性炭净化汞蒸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黄金》1995,16(6):50-52
用氯化氢对吸附汞热气用的活性炭进行浸渍处理是一种新的偿试。用氯化氢浸渍后的活性炭,对汞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与没有浸渍的活性炭相比,均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与其它吸附汞用的浸渍剂相比,具有价格低,来源广的优点,对汞的吸附效率平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Soaking soybeans in dilute acids affected activities of lipoxygenase, trypsin inhibitor and urease. Effects of soaking time, acid concentration and soak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Lipoxygenase activity was completely eliminated by soaking in 0.3 M HC1 at either 23°C or 40°C for 8 hr. Less than 50% trypsin inhibitor remained and urease was inactivated to an acceptable level (0.04 ΔpH).  相似文献   
6.
钼矿尾矿铜铅重金属离子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评估钼矿尾矿的环境危害,通过105 d连续静态浸泡试验,定期监测钼矿尾矿浸泡液的pH值及其铜铅重金属离子浓度,研究了尾矿的离子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尾矿对酸性溶液有很强的中和能力,可将pH=3.5~6的酸性溶液在8 d内中和到pH=7的中性状态,并维持不变.液固比为1:10的浸泡液中Cu~(2+)和Pb~(2+)的浓度都在25 d内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52和9.40μg/L),此后浓度下降,并发生震荡,但Cu~(2+)和Pb~(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浸泡液中Cu~(2+)和Pb~(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37和4.29μg/L,尾矿中Cu和Pb的平均溶出率分别为0.097%和0.043%.钼矿尾矿可在中性条件下长期释放Cu~(2+)和Pb~(2+),且Cu比Pb更容易溶出.  相似文献   
7.
根据均热炉装钢的初值条件,基于模糊推理基本理论,获得温度控制的前馈量,构成知识库,利用迭代学习算法,修正前次迭代输入的前馈量。在烧钢加热过程中,采用前馈、反馈与迭代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韶钢第五轧钢厂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加热炉改造的必要性,并对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和确定,重点介绍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五轧厂加热炉应用的难点,以及在原加热炉上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进行改造的内容,总结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冷发生炉煤气为燃料,采用双蓄热的均热炉的设计上的一些技术手段及在实践中的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选用4个不同处理深度的灰(素)土桩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挤密处理,并对挤密区域以下未处理土层进行深层浸水试验,研究在该浸水条件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规律、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灰土和素土在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两者挤密效果表现差异不大;深层浸水情况下,6~15 m深度处理区域产生的变形量均不能满足上部荷载的变形要求,且呈现三段式变形规律,先期稳定,中期缓降,后期突降;根据现场浸水试验和桩基中性点相关研究,首次提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湿陷临界深度”的概念,并初步将其确定为20~25 m,据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深部土层剩余湿陷量,达到减小地基处理深度的目的;建议将15~20和10~15 m分别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乙、丙类建筑的最大处理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