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85篇
  免费   6753篇
  国内免费   4801篇
电工技术   5299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8959篇
化学工业   1770篇
金属工艺   914篇
机械仪表   4715篇
建筑科学   37571篇
矿业工程   1628篇
能源动力   634篇
轻工业   4457篇
水利工程   2029篇
石油天然气   1361篇
武器工业   887篇
无线电   111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60篇
冶金工业   757篇
原子能技术   496篇
自动化技术   17921篇
  2024年   917篇
  2023年   2983篇
  2022年   2630篇
  2021年   3490篇
  2020年   3032篇
  2019年   3315篇
  2018年   1525篇
  2017年   2005篇
  2016年   2612篇
  2015年   3644篇
  2014年   7059篇
  2013年   5607篇
  2012年   6804篇
  2011年   6749篇
  2010年   6106篇
  2009年   6501篇
  2008年   6944篇
  2007年   5908篇
  2006年   4629篇
  2005年   4357篇
  2004年   3403篇
  2003年   2784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1707篇
  2000年   1290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1017篇
  1997年   788篇
  1996年   666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呈由西藏中部至东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50%水文年下的燕麦灌溉定额在56~265 mm之间变化。降雨量是影响研究区内燕麦灌溉定额的主要因素(R2为0.515),ET0次之(R2为0.152);其它气象因素中,日照时数对研究区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大(R2为0.462),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小。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及其空间分布可为西藏自治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殷书梅  龚莉  张翔 《人民长江》2022,53(8):87-93
径流系数是表征流域的产水能力、反映自然地理因素对降水形成径流过程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针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求,为了寻求具有一定物理基础且较简捷快速的方法来确定区域产流,以武汉市后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降雨径流试验的拟合函数、面积加权法和水量平衡法3种方法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并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后湖流域3种方法计算的综合径流系数值分别为0.49,0.49和0.58;基于试验的拟合函数法计算简便,面积加权法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大,水量平衡法具有水文学原理,适用于监测资料较充足区域。(2)降雨过程水量平衡法计算结果表明,前期影响雨量对场次径流系数有较大影响,在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设计工况对应的成灾雨型、雨量、设计重现期等影响因素,优选水量平衡计算法。(3)当实测资料较为缺乏时,综合考虑排水规范中面积加权法和降雨径流试验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的参考值。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水资源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为缓解我国水、能源和粮食资源紧张问题,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我国能源、粮食评价[JP]指数高于水资源评价指数,系统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大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个别省份耦合协调度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性较强,虽有明显波动,但是呈现逐年加强的态势;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有从业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生产总值、人口总数、[JP]文盲人口占比、工业污染排放、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