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7篇
  免费   1501篇
  国内免费   948篇
电工技术   599篇
综合类   1137篇
化学工业   4167篇
金属工艺   1973篇
机械仪表   589篇
建筑科学   1059篇
矿业工程   1073篇
能源动力   390篇
轻工业   1053篇
水利工程   259篇
石油天然气   637篇
武器工业   130篇
无线电   10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24篇
冶金工业   1941篇
原子能技术   189篇
自动化技术   340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针对传统PET材料不具备抗菌、不耐洗等问题,以煎煮法为基础,以草珊瑚、艾叶和薄荷为原料,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溶液,其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以溶胶-凝胶法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乙醚为助溶剂,在水-乙醇-乙醚体系中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提取液混合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最后以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与普通的聚酯切片用熔融纺丝工艺进行造粒、纺丝,得到具有抗菌、杀菌和耐洗的多功能涤纶纤维.通过SEM微观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抗菌试验、耐洗性测试,对上述制备的多功能涤纶纤维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总浓度为0.029 mol·L-1、V醇:V醚=20:20、两种表面活性剂比为4:1时,得到的多孔SiO2微球排列规整;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0.5%~1%时,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力学性能表现最优;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1%时,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达到87.9%.而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越高,纤维材料越耐洗.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制备涤纶纤维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
广东海丰倒把山地区位于广东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南西部,银瓶山矿田中部。经调查发现6条锡铅锌矿化体,矿体均呈脉状赋存于斑岩脉岩外接触带上三叠统云母石英片岩的裂隙中,走向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推断矿床成因属于受动力变质改造与"斑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为粤东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不同结构的抑弧层使用在相同熔断器基片上,研究了不同结构对熔断器高压电弧猝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断器动作时高压电弧的猝灭与抑弧层结构密切相关,多孔的抑弧层结构更有利于电弧的及时猝灭,对抑弧层中孔洞结构进行优化后熔断器电弧猝灭时间能够缩短至3 ms以内,电弧猝灭后的绝缘电阻大于500 M?,能达到较好的切断电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AgNO_3、KBr、Na_2HPO_4和碳球(CSs)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gBr-Ag_3PO_4-CSs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吸收范围及价态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和苯酚对复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CSs为载体,将AgBr和Ag_3PO_4负载在CSs上,当n(AgBr):n(Ag_3PO_4)=4:100时,所得的4%AgBr-Ag_3PO_4-CSs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效果最佳,可见光照5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9.3%;光照60 min时,降解率达到99.5%,几乎降解完全。对苯酚也具有超强的降解能力,捕获剂实验表明空穴为主要活性物种,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时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铅银渣还原焙烧挥发铅、锌,考察了升温制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焦粉用量、添加剂用量等对铅锌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下恒温焙烧60 min,控制焦粉用量40%、添加剂氧化钙用量4%,铅、锌挥发率分别高达98.85%和97.6%,挥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块矿带式机鼓风干燥为研究对象,借助Fluent软件建立多孔介质床层内质量、动量、能量双方程和以及水分迁移方程的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台车去湿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鼓风温度的增加,料层去湿量增大,料层前缘在干燥时间为150 s左右发生水汽冷凝;在鼓风速度为1.43 m/s,鼓风温度为300℃的条件下,料层的去湿量与初始含水量的关系不大;随着鼓风速度的增大,料层去湿量增大,在干燥时间为360 s,鼓风速度分别为1.08、1.43、1.79 m/s时,料层最大去湿量分别为31%、36%、40%,且速度增大,冷凝区减少,但是冷凝值增大。  相似文献   
8.
9.
冻融破坏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形式,目前主要通过马歇尔试件的劈裂强度在冻融环境下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未揭示出冻融破坏下沥青路面内部结构上的变化,如裂纹、空隙率的变化规律。因此,本研究中采用一种直观的方法来研究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主要是采用工业CT跟踪多孔沥青混凝土内部空隙率在冻融环境下的变化。结果显示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能与空隙率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总体上,在冻融破坏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试件内部空隙率明显增大的局部区域会造成混凝土局部或整体空隙率的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多孔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上海化工》2015,(3):40-41
<正>原料天然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气体,在原料天然气进行管道运输前,上述气体必须去除。一种廉价的、由沥青衍生而来的新型多孔材料,可以有效地将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天然气中分离,高压状态下,该氮掺杂固体可以吸收自身质量100%以上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