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792篇
  免费   22207篇
  国内免费   14745篇
电工技术   33678篇
技术理论   10篇
综合类   32391篇
化学工业   39000篇
金属工艺   20178篇
机械仪表   41842篇
建筑科学   52375篇
矿业工程   19322篇
能源动力   10441篇
轻工业   29687篇
水利工程   23387篇
石油天然气   21262篇
武器工业   3935篇
无线电   289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822篇
冶金工业   15642篇
原子能技术   3982篇
自动化技术   34820篇
  2024年   2719篇
  2023年   9989篇
  2022年   9590篇
  2021年   11793篇
  2020年   11805篇
  2019年   13920篇
  2018年   6141篇
  2017年   10107篇
  2016年   11912篇
  2015年   14263篇
  2014年   27868篇
  2013年   22250篇
  2012年   24414篇
  2011年   23440篇
  2010年   20582篇
  2009年   20875篇
  2008年   31369篇
  2007年   27733篇
  2006年   17069篇
  2005年   17818篇
  2004年   14574篇
  2003年   11969篇
  2002年   10805篇
  2001年   9607篇
  2000年   8200篇
  1999年   6965篇
  1998年   6288篇
  1997年   5702篇
  1996年   5272篇
  1995年   4871篇
  1994年   4043篇
  1993年   3567篇
  1992年   3011篇
  1991年   2440篇
  1990年   2460篇
  1989年   2747篇
  1988年   475篇
  1987年   293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147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125篇
  1982年   108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14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7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通过固液掺杂、等静压压制、中频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掺杂成分比例的钨电极材料烧结棒材,探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对样品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分布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复合添加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相粒子在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降低第二相在晶界的过度富集,提高钨电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当添加成分镧、钇、锆质量比为3:1:1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致密度可达96.04%,显微硬度可达549.37HV0.3,抗压强度可达3785MPa,原因是此配比下第二相粒子最为细小均匀,弥散程度最高,对基体晶粒的细化作用最好,该配比下钨基体平均晶粒尺寸达到10.3μm。  相似文献   
2.
3.
李远文 《建筑安全》2021,36(12):50-53
文章对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应用模式进行重点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工作成效进行对比,指出东莞市"多测合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策略,以保证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政策落实到位,发挥主体能动性,完善联合测绘市场管理机制,确保"多测合一"政策的相关测绘单位能够及时开展测绘工作.  相似文献   
4.
5.
6.
7.
在医疗卫生、金融证券等应用领域,经常会同时出现零观测值、一观测值较多的情况. 为更好地拟合这类数据,提出0–1膨胀几何分布模型并进行客观贝叶斯分析. 通过参数变换,得到Jeffreys先验和reference先验. 设计后验分布的抽样算法,设置不同的样本量和参数真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客观先验下的估计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海上生产平台出现的井喷失控事故, 设计了“三分支”引火筒装置。在从源头控制井喷抢险作业时能够借助“烟囱效应”将流体/火焰引至上方,降低井口区温度,提高井喷抢险作业的安全性。“三分支”引火筒装置主要由引火筒、悬挂筒、主轴及悬挂装置、锁定及支撑装置组成。作业时可根据井口分布调整3个引火筒之间的角度和高度,配合钢丝绳和绞车进行井喷抢险作业。对各部分结构进行了阐述并且对结构强度及恶劣工况下的吊装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装置强度满足要求;在200×104 m3/d气井井喷环境下最大等效应力为492 MPa,最大偏移量为348.02 mm,在6级风环境下最大等效应力为495 MPa,最大偏移量为353.12 mm,均满足抢险作业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平台井喷抢险引火筒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