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2016-2020年郴州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毒蕈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6-2020年郴州市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资料,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人群特征以及毒蕈来源、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郴州市共报告...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16年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做好毒蕈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对云南省1985年-2000年毒蕈引直的食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16年间全省共发生毒蕈食物中毒378起,中毒2330人,死亡326人,病死率13.90%,年均死亡20.4人,毒蕈食物中毒常年均有发生,夏秋季为多,一家一户零星发生居首,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其中中毒占同期全部物中毒起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的25.37%、4.38%和52.16%,误食有毒牛肝蕈引起的中毒占6.88%,未能鉴定毒蕈种类的蕈引起的中毒占85.71%。根据16年毒蕈引起的食品中毒分析,我们认为应尽快研究出简易,可行的化学检验方法。对生产经营食用蕈的宾馆,饭店,企业推荐可食种类,食用蕈的专业生产,经营单位宜聘专业蕈类鉴定人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蕈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查询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1 35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1.6%(21/1 354),多数病例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上饶、宜春、九江地区的部分县(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占59.5%(806/1 354);6岁及以下儿童和60岁及以上人群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3%(5/80)和2.4%(8/327),且以农民为主。93.3%(1 263 /1 354)的中毒病例及95.2%(20/21)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家庭,86.6%(1 172/1 354)的毒蕈来源为自采,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结论 江西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减少中毒病例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2000年3月21日的下午,八男一女共九名湖南籍民工因煮食从山上采回的蘑菇导致中毒,其中五人因中毒较深抢救无效死亡,不久.幸存的四人当申有一人也转入重症,病情非常危险,另有两人亦逐渐进入危险期,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 情况稍好的一人介绍说,他们是在附近山上发现的这种纯白色的.又大又好看的蘑菇,他们共采摘了两公斤多。做饭的炊事员将全部蘑菇和着一些莴笋煮成一大锅鲜美的蘑菇汤,九个人将这些蘑菇全都吃掉了.连汤也喝得一滴不剩。当晚他就觉得肚子不舒服,开始呕吐、头晕,两三天后.另外几个人也陆续感觉不适,才前往医院诊治。经诊断.九人均因食用有霉蘑菇而导致中毒。他们所采摘的纯白色蘑菇伞面直径大都在10厘米左右,伞叶厚度适中。 山上的蘑菇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有的人吃了一两天后才出现中毒症状?中了毒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5.
α-鹅膏毒肽是毒蕈中分布广、 含量高且毒性极强的蘑菇毒素, 性质十分稳定, 一般的加热烹饪方式难以使之失活, 误食含有该毒肽的毒蕈可引发中毒效应, 具体表现为呕吐、腹泻等严重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其发病迅速且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解毒, 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设备不便携、成本昂贵、检测速度慢等弊端, 因此, 通过了解α-鹅膏毒肽的致毒机制和建立准确、高效、便捷的检测技术可及时检出α-鹅膏毒肽,从而有效防范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本文简要综述了α-鹅膏毒肽的中毒症状、 中毒机制、 现有的解毒方式, 着重阐述了α-鹅膏毒肽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治疗鹅膏毒蕈中毒和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湖南省毒蕈中毒造成的疾病负担,为科学安排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2016年湖南省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开展现场调查的同时对每一位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疾病经济负担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 调查232例毒蕈中毒就诊患者,疾病总经济负担为998 889元(人均疾病总经济负担为4 306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959 658元,间接经济负担为39 231元。结论 经调查得到2016年湖南省毒蕈中毒患者的人均疾病总经济负担为4 306元,估算2016年湖南省监测报告毒蕈中毒1 632例的总经济负担为7 027 392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5年发生的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中毒原因及毒素类别。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患者血液、剩余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后,综合判断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为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暴露人数6人,全部发病并且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的食用有毒蘑菇后多脏器损害型症状,剩余食物蘑菇汤和菌体中均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两种毒素,但患者血液由于血液灌流后未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为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宣传教育,告知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若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邵武市误食毒蕈引起的两起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毒蕈物种鉴定,为此类中毒事件的及时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可疑毒蕈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 2018年9月1~2日,福建省邵武市发生两起毒蕈中毒事件,大埠岗镇1名村民和肖家坊镇2名村民采食毒蕈,于餐后0.5~1.5 h出现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后诊断为毒蕈中毒,以胃肠炎及胆碱中毒为主要表现。入院后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4 d出院。毒蕈样品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奥米粉褶蕈(Entoloma omiense)。结论 两起毒蕈中毒事件均因误食奥米粉褶蕈导致,应加强对此类毒蕈的研究,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利用ArcGIS 10.2软件制作江西省县域矢量地图和累计病例分布图;同时运用geoda 1.12软件将病例数据与地理属性数据合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全省累计报告毒蕈中毒病例938例,年均发病率为0.402 2/10万;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病例数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07 0,P=0.032<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鄱阳县、峡江县、余干县为高-高区域;德安县、靖安县、上栗县、龙南市为低-低区域;新建区、樟树市、彭泽县、湖口县为低-高区域;南康区、东湖区为高-低区域。结论 2016—2020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数具有空间聚集性,局部地区为重点区域,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精准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查询2016—2017年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及病例,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安徽省共报告毒蕈导致的中毒事件129起,中毒223人,死亡2人,主要发生在8~10月,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蕈中毒主要发生场所,高发地区为皖北与皖中交接区域和皖南山区,病例主要为40岁以上人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首诊诊断为疑似毒蕈中毒的正确率为69.23%(90/130)。结论 安徽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高发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减少毒蕈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