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加,且小重叠碰撞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小偏置碰撞试验逐渐成为焦点。基于IIHS公布的最新车辆碰撞试验结果,统计超过100余款不同类型的25%小偏置碰撞车辆,建立碰撞转角与碰撞区域的数学模型,将25%小偏置碰撞归结为三种不同的碰撞策略,分别是吸能策略、掠过策略和掠过与吸能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对三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偏置碰撞试验可运用合理的碰撞策略达到法规要求,对25%小偏置碰撞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汽车主机厂对碰撞安全的重视,小偏置试验逐渐被纳入新法规中,仿真分析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起重要作用。针对某款SUV试验进行对标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碰撞策略的改进,从吸能、掠过和掠过+吸能3种策略上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从乘客舱的侵入量、改进后质量增加量、改进件的制造成本以及加工难度等因素上分析3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采纳的改进方案是掠过+吸能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小偏置碰撞结构的安全性能,通过对小偏置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结构优化策略,并对轮胎滑移策略进行了细化研究,包括系统级试验设计、整车碰撞仿真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可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车辆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40%正面偏置碰撞是考察汽车安全性的重要项之一。文章通过仿真技术,在车型结构开发前期,可以对40%正面偏置碰撞情况下车体的耐撞性能进行有效评估,并提出优化方向,从而为前期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减少后期碰撞安全性能不达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25%小偏置正面碰撞车体结构变形与正面全宽和40%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异同点。针对小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特点提出车体前端结构优化措施,优化措施包括结构改进与材料加强两个方面。对优化后的整车模型进行25%小偏置碰撞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车体结构优化效果显著,乘员舱侵入量明显减小。进行了正面全宽和40%偏置碰撞工况下的减速度波形验证,证明改进整车模型刚度配置合理,不会影响乘员约束系统的匹配。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某SUV正面小偏置碰撞结构安全性能,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相关评价体系的要求,采用LS-DYNA软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根据正面小偏置碰撞中壁障与车辆的接触主要在纵梁之外,碰撞的载荷通过轮胎和shotgun向后传递到A柱、门槛,造成驾驶舱严重变形的特点,并结合仿真结果中车身变形的情况,提出在车架前端增加结构导向件、shotgun区域增加结构吸能和增加驾驶舱区域刚度等车体结构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车体结构评级由poor升至acceptable,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王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369(11):181-185,190
偏置碰撞工况发生时,前纵梁将出现折弯变形,严重影响其承载吸能作用的发挥.根据偏置碰撞的特点,搭建车辆正面40%可变形壁障碰撞仿真分析模型,选取三种不同的初速度50km/h、56km/h和60km/h进行分析,获取车身和前舱总成的变形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对前纵梁弯曲变形的吸能过程和失效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引导槽和约束板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对前纵梁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尺寸参数进行设计;基于碰撞模型,对优化前后的车辆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前纵梁弯曲失效中,向外胀形和向内径缩交替出现的变形形式可以提升承载能力;引导槽式结构和约束板结合的设计形式,可以提升前纵梁发生弯曲变形时的承载能力;引导板的布置间距应为外胀变形与径缩变形模式的波长之和;优化后,碰撞加速度、变形模式和各测点的侵入量均有明显的提升变化,各测点侵入量均较小,离合踏板侵入量在前纵梁改进后侵入量得到明显减小约为10%左右;纵梁前段优化结构的吸能特性己经充分发挥;分析结论为同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12 m客车的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大客车正面碰撞过程。针对客车前部结构的变形及驾驶员生存空间被侵入较严重的情况,对客车前部骨架结构进行优化并增加吸能装置。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有效减少了碰撞时客车前部结构的变形及驾驶员生存空间的侵入量,降低撞击加速度峰值,提高客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考虑了25%小偏置碰撞工况,对车身前端结构提出了避能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上短梁,使它与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传力机构连成一体,同时提高了上、下A柱的结构刚度。通过仿真优化及试验验证,使原车体评价为Poor等级提升到Good等级,证明了避能结构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苏建  王秋成 《机电工程》2014,(4):470-472,500
针对前纵梁现有结构吸能特性的不足,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前纵梁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吸收更多能量。根据前纵梁板厚、焊点的间距及焊点大小等设计参数,建立了前纵梁正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对前纵梁碰撞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加诱导槽及加加强板的方式,对前纵梁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纵梁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提高了63.3%。通过该方法使前纵梁提高了吸能特性,降低了车辆碰撞对乘客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姚宙  李光耀  李方义 《中国机械工程》2010,21(22):2755-2760
针对某款在中国新车评价体系偏置碰撞试验中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国产车型,通过分析该车偏置碰撞形式下结构的设计缺陷,将试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车身前部安全性关键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对车身变形起关键作用部件的结构特征,实现汽车前舱刚度的匹配,使整体结构合理变形。仿真结果表明,在兼顾正碰安全性与车身轻量化的前提下,优化设计与结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该车型的40%偏置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微型电动汽车的实验对标整车模型,建立有效的简易约束系统模型,研究64 km/h小偏置碰的乘员动态响应及约束系统输入条件。通过对约束系统中侧气帘质量流缩放率、安全气囊点火时间及安全带限力峰值等7个相关参数进行单变量乘员伤害分析,确定在小偏置碰撞下约束系统4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四因素九水平的正交试验,计算约束系统不同匹配参数对乘员加权伤害指标(WIC)以及乘员头部、颈部、胸部、腿部等的影响等级,结合等级极差比参数给出小偏置碰约束系统调整及匹配建议。并进一步构建约束系统参数与WIC的高阶多项式代理模型,确定了约束系统的最优组合解。结果表明头部损伤指标HIC15降低了64%,整体加权综合损伤WIC值降低56%。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水泥装车自动化,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水泥装车机,研究了其中关键结构落包板在承受水泥包撞击时的应力变化情况,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落包板进行结构优化。为分析落包板的尺寸、应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后落包板的两个局部最大应力分别减小了22.6%、46.5%,同时质量减轻16.5%,可提高装置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人一车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头部同汽车的碰撞往往是造成致命性伤害的关键因素,利用DYNA软件能较好地实现对碰撞过程的仿真,仿真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并且再现性好。文中介绍了某款车型对头部碰撞的仿真,并对头部的伤害值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造成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为新车的行人碰撞保护的研究和设计开发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纯电动汽车在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的保险杠和吸能盒撕裂问题,设计了台车试验方案.基于电动车整车模型,建立了台车的CAE模型,通过多次计算仿真,得到台车的等效速度,并按照等效速度对台车模型进行了偏置碰撞试验.仿真和实验中,台车系统的保险杠变形与整车偏置碰撞的变形基本一致,且通过分析吸能盒和纵梁的截面力峰值,验证了台车试验和整车实验的相关性.为基于子系统试验优化保险杠和吸能盒提供了依据,该系统的设计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1s-dyna等有限元软件,通过模拟小客车的正碰过程.讨论小客车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变形情况、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以及车各部分在碰撞中吸收能量的分析,评估小客车的耐撞性,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正碰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同时提出小客车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的优化设计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图解法设计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其设计精度、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有待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用MATLAB设计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及其中的Sireulink模块分析滑块运动,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机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凸轮转子叶片泵的正偏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泵高压化最主要障碍是它的定于IQ表面和叶片项部这一摩擦运动副磨损严重问题,这是因为叶片报部与压油区相通,当它处在吸油区时,叶片顶部没有压力挫作用,而X根部在液压力和离心力等作用下,压向定于内表面保证了密封,但却产生了非常大的接触力,加剧了叶片与走子这部分内表面的磨损,这是一般双作用叶片泵压力提不高的最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高压化的叶片泵采用了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叶片、如双叶片、弹簧叶片、子母叶片、阶梯叶片、住销式双叶片及带减压阀等结构形式,其目的是减小叶片与定于内表面的顶紧力以减小X磨损。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