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欧李果实中糖酸特点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含量动态变化,探讨欧李果实糖酸积累规律以及不同种类糖酸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京欧1号、京欧2号和京欧3号欧李品种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李果实在不同发育期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醇、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和草酸含量。结果:欧李果实总糖和总酸含量高低顺序均为京欧3号>京欧1号>京欧2号。欧李果实总糖含量在坐果后着色期内增长趋势缓慢,果实发育后期总糖含量迅速增长,总酸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京欧1号和京欧2号果实中总酸含量在完熟前一周略有下降,总糖含量的变化速率大于总酸含量变化速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在绿熟期和着色期增长趋势缓慢,商熟期各种糖含量迅速增长,果实完熟时达到最高点,苹果酸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果实完熟前一周下降,而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随着果实的成熟含量降低。欧李果实中糖酸比与蔗糖含量正相关性最强,与草酸含量负相关性最强,糖酸比随坐果后天数呈显著指数函数y=0.05e(0.04x)变化趋势。结论:蔗糖与苹果酸的含量是影响欧李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果实商熟期到果实完熟期是欧李果实生长、糖酸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玛瑙红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香气成分对樱桃果实香气的贡献,以确定关键香气物质。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114种物质。其中,在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检出79、77、44和53种香气物质。绿熟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醇类物质,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相对含量最多的均是醛类物质。醛类物质从绿熟期开始便持续不断合成,直至商熟期达到最高值,至完熟期时又略微下降。与之相反的是,酯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在果实绿熟期和着色期大量合成,至果实商熟期时骤减至最低值,至完熟期时又略微回升。芳香醛类、C6醛类和C6醇类是构成玛瑙红樱桃最主要的香气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66.22%~96.70%。通过ROAV评价方法,共鉴定出20种关键香气成分,其中壬醛、芳樟醇、己醛是玛瑙红樱桃果实最重要的关键香气成分。具有青香的顺-3-己烯醛是唯一出现在商熟期的特征性关键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
采前喷钙对贮藏期欧李果实腐烂率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前一周喷施不同质量分数Ca(NO3)2溶液(1.0%、1.5%、2.0%)对贮藏期‘京欧1号’品种欧李果实腐烂率、糖酸含量及糖酸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降低了贮藏期欧李果实的腐烂率,增加了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特别是在贮藏45 d时,喷施1.5% Ca(NO3)2处理果实腐烂率为8.4%,并且果实中的蔗糖、葡萄糖、山梨糖醇、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以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喷钙处理。采前喷钙处理利于欧李果实的贮藏,以采前一周喷施1.5% Ca(NO3)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余甘子果实品质随果实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两个余甘子品种为研究材料,于4个不同发育阶段(7月16日、9月1日、10月15日、11月30日)分别采集两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总酸、总糖、维生素C、单宁酸、多酚和没食子酸含量等指标,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发育阶段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同品种余甘子所测定的品质指标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各个指标在果实发育趋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指标而异,总酸、总糖、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随着果实不断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的总糖和多酚相关系数最高,均在0.9以上。基于所有品质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认为10月15日左右为两个品种余甘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摘的‘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总酸、维生素C、总糖、单宁酸、多酚含量均最高,‘高黎贡山’的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山2号’的没食子酸含量亦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方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宁杞7号枸杞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活性成分VC、甜菜碱、多糖和5种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VC和多糖含量随着果实成熟不断增加,峰值都出现在盛果期,甜菜碱含量在青果期最高,5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总量以幼果期最低,黄变后期最高,盛果期稍有下降但含量与黄果期相当。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番石榴果实评价及糖酸组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对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果实品质和果汁适制性进行了评价,对糖酸组分和抗氧能力进行了分析.以三个品种番石榴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理化检测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因子归一化加权处理方法对果实品质、果汁加工适制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9.11%),可滴定酸较高(0.36g/100ml),是风味最好的品种;"新世纪"VC(4.96g/L)、总酚(2.13g/L)和TAC(67.26mmol/L)含量最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从综合评价来看,果实品质评价"新世纪"分数最高,果汁适制性评价"珍珠"分数最高.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番石榴的主要糖类,三种番石榴是积累单糖为主的水果,特别是积累果糖,品种之间比例有差异.不同品种番石榴有机酸不同,"新世纪"主要含有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珍珠"和"水晶"主要含有柠檬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丙酸、酒石酸和丙酮酸,柠檬酸和琥珀酸是含量最高的两种有机酸.抗氧化活性方面,"新世纪"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对野生和栽培欧李果实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欧李提供依据。分别采用常规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C-MS法对野生欧李和栽培欧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总酸、Ca、Zn、Fe及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欧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极显著高于栽培欧李(P0.01),栽培欧李中的总酸高于野生欧李(P0.05);野生、栽培欧李果实中Ca、Zn、Fe含量分别为450.36、12.32、3.28 mg/kg和381.24、11.16、2.14 mg/kg,其中野生欧李Ca、Fe的含量显著高于栽培欧李(P0.05),Zn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野生、栽培欧李果实中均鉴定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4种脂肪酸,分别占总检出量的81.17%和59.94%,野生欧李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高于栽培欧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野生欧李果实显著高于栽培欧李果实,特别是油酸含量高出1倍多。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地方品种“落别”樱桃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初生代谢产物及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积累特征和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落别”樱桃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糖分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两种还原糖为主,占总糖含量的79.17%~88.23%,苹果酸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四个时期占总酸的98%以上,为典型的己糖积累型和苹果酸型水果。“落别”樱桃果实发育前期原果胶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胶裂解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在果实膨大期活性达到最高值,而后在转色期活性显著降低(P<0.05),果胶裂解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促进了原果胶的降解,使得果实中原果胶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淀粉水解相关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使得淀粉含量逐渐降低。醛类化合物是樱桃果实香气成分中是最主要的一类物质。其中,含量较丰富的为3-己醛,且随着果实发育时期的进行丰富度不断降低。果实中丰富的鲜味类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在樱桃风味和品质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3个品种滇橄榄('翠珠'、'盈玉'、野生)在不同采摘期的果实品质(物理指标及还原糖、蔗糖、总酸、VC、多酚、黄酮)变化规律,以确定不同滇橄榄品种的最佳采摘期.分析各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滇橄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物理指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化学成分中总酸含量总体呈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果实品质的区域差异,对不同产地商品果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花后60d~140d内不同产区(新疆库尔勒、阿克苏、甘肃酒泉)的10个果园共计90份库尔勒香梨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单果重、纵径、横径等外观品质指标,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酸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果实中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丁二酸和山梨糖醇、果糖、葡萄糖、蔗糖,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生育期产地的品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果实的品质优劣。结果 库尔勒香梨果实在花后60~140d,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硬度呈快速下降的趋势,由7.19 N/cm2下降至2.91 N/cm2。还原糖的含量由1.1g/100g上升到7.3g/100g,总酸由3.63g/kg下降到0.71g/kg。成熟期4种糖中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占比为99%,5种有机酸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占比为96%。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1.5∶7.5上升为花后140d的1∶0.9∶0.6,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0.37∶0.03变化为花后140d的1∶0.27∶0.13,糖酸比由花后60d的24上升到花后140d的174。成熟期三个产地糖类含量无显著差异,横径、果形指数、柠檬酸新疆与甘肃产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14%,果形指数、果糖、横径、山梨糖醇、葡萄糖、苹果酸、总酸可作为库尔勒香梨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 库尔勒香梨在花后60d~140d的生育期内,果实中山梨糖醇的比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果糖和葡萄糖比例显著增加,有机酸以苹果酸和酒石酸为主,呈显著下降趋势,花后140d糖酸比最大,风味最好。在采样果园中库尔勒4个果园的品质最好,酒泉3个果园次之,阿克苏3个果园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1.
草果药食同源,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具有调味和温中燥湿的功效。文章比较了不同干燥程度草果果实形态、种仁挥发油得率和挥发油成分在含量和组分上的差异。收集50℃烘干0,12,24,36,48 h的果实样品,记录果实形态的各项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不同烘干程度草果种仁挥发油得率,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果实果皮厚度及重量呈下降趋势,12~24 h下降最明显,种仁重量变化较平稳;种仁挥发油得率呈线性升高,至48 h恒重时,挥发油得率最高为2.72 mL/g;种仁中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在0~48 h 5个时间段分别检测出26,23,21,22,26种成分;主要包含烯烃类16种、醛类7种、芳香烃类3种、醚类1种、醇类11种;干燥程度不同导致(1R)-(+)-α-蒎烯等化合物含量减少至未检测出;1,8-桉叶素等有效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α-水芹烯的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峰值出现在48 h(4.71%);正新醛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基本保持不变。低温烘干处理对提高种仁挥发油得油率及其化学成分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为解释草果鲜品和干品的香气成分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该物种干燥加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成熟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明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胡椒碱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理化指标差异较大,且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和0.977;可滴定酸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6。胡椒采收后,可将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作为关键指标区别不同成熟度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湛江地区7个桑葚品种青果期、转色期、成熟期三个时期桑葚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糖和有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桑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酸则呈降低的趋势;在桑葚果实品种中检测出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琥珀酸、酒石酸、酮戊二酸、抗坏血酸、草酸共8种有机酸,其中柠檬酸的含量最高,其在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期含量为44.84%~80.86%,其次为奎宁酸和苹果酸;果糖和葡萄糖是桑葚重要的糖组成,其含量在成熟期的台湾长果桑的含量分别达到57.79 mg/g和66.72 mg/g,并且只有在台湾长果桑中检测到蔗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滴定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果重呈负相关,且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三者之间呈极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常温、冷链、断链3 种流通方式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模拟3 种流通方式的温度环境下对桃果实进行贮藏,分析模拟流通过程中的桃果肉硬度、细胞壁果胶和糖酸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桃果实采后的贮运品质受流通温度的影响显著。模拟常温环境中流通的桃果实在4 d内即失去商品价值;恒定低温的流通条件(模拟冷链流通)可以保证桃果实在贮运期和货架期的良好品质;而模拟断链流通组的桃果实由于在贮藏过程中经历了包装、出入库等环节的温度升高,在进入货架期后果实品质快速下降,货架期第2天的果肉硬度(2.14 g/cm2)、蔗糖含量(46.48 mg/g)和苹果酸含量(3.13 mg/g)显著低于模拟冷链流通组(P<0.05)。桃果实采后冷链流通过程应尽量避免贮运环节断链造成的温度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果蔬冷链流通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木本油料山桐子果实及其油脂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本文对良种“鄂选1号”山桐子果实和油脂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桐子鲜果和油脂中的总体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烷类、酚类、醚类、醛类、烯类、酮类,总体挥发性含量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9月30日这个特殊的采收时期达到最低。鲜果中挥发性成分中的优势成分主要为烷类、酯类、醇类、酮类、烯类、醛类,相对含量烷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烯类。油脂中挥发性成分中的优势成分为烷类物质,最高达86.249%,而烷类物质中主要成分为正戊烷,占总体挥发性成分的86.156%,是山桐子油脂挥发性成分的绝对优势成分,且其在采收期的变化规律与油脂烷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整体变化规律相同,与鲜果中整体烷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实验结果为山桐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和油脂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联与规律研究以及山桐子油特殊香气的形成过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5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个品种黑穗醋栗果实的主要糖酸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计算甜度和甜酸比。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中糖组分包括果糖、葡萄糖、蔗糖,其中以果糖(19.03~32.74 mg/g)和葡萄糖(17.47~23.21 mg/g)为主;黑穗醋栗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包括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柠檬酸等,其中以柠檬酸(19.16~24.33 mg/g),维生素C(2.53~8.80 mg/g),苹果酸为主(0.92~2.27 mg/g)。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的糖酸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奥依宾,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甜度/总酸值是影响黑穗醋栗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品种甜度/总酸值在179.23~261.01之间,总体表现为寒丰丹丰绥研1号黑丰奥依宾。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个品种黑穗醋栗果实的主要糖酸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计算甜度和甜酸比。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中糖组分包括果糖、葡萄糖、蔗糖,其中以果糖(19.03~32.74 mg/g)和葡萄糖(17.47~23.21 mg/g)为主;黑穗醋栗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包括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柠檬酸等,其中以柠檬酸(19.16~24.33 mg/g),维生素C(2.53~8.80 mg/g),苹果酸为主(0.92~2.27 mg/g)。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的糖酸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奥依宾,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甜度/总酸值是影响黑穗醋栗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品种甜度/总酸值在179.23~261.01之间,总体表现为寒丰>丹丰>绥研1号>黑丰>奥依宾。   相似文献   

18.
酿酒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酿酒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酸的积累规律。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蒽酮法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酸和糖的含量。结果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雷司令’果实中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6.20、4.45和6.23 mg/g; ‘美乐’果实中3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最大值分别为5.39、4.13和6.05 mg/g。2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雷司令’果实中3种糖自2020年7月29日至采收呈剧增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54.51、20.81和22.69 mg/g; ‘美乐’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可溶性糖和果糖在转色后期分别为48.37和20.47 mg/g, 葡萄糖含量在采收期达到最佳值, 为16.52 mg/g。结论 ‘雷司令’果实中的酸和糖含量均高于‘美乐’; 同产地的不同品种果实其酸和糖含量积累规律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欧李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法等分析欧李不同器官(根系、枝条、叶片、果肉和果仁)的多糖、蛋白质、Ca、Fe、Zn、Se含量及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欧李5种营养器官中,根系粗多糖含量为7.39%,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叶片中钙和铁含量丰富,钙含量(28.62 g/kg)是果肉和果仁中钙含量的13.09倍~18.49倍,铁含量(169.51 mg/kg)是果肉和果仁中铁含量的9.28倍~10.09倍。依据通用标准,叶片和枝条均达到优质蛋白源标准。欧李果仁中油脂含量丰富,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40%和12.52%,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超过90%,并且果仁中锌、硒、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由此可知,九龙山野生欧李叶片、枝条钙和铁含量很高,且为优质蛋白源;果仁富含不饱和必需脂肪酸和硒等营养,油脂价值较高;果肉可食用,根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比色法研究不同种类豆科植物于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并测定其总酯酶活性、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旨在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提供配套的新酶原。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豆科植物中均检测到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但不同种类豆科植物存在差异,干种子期、幼芽期及幼苗期各部位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差异,以每克干物质中乙酰胆碱酯酶酶活计,干种子期猪腰豆(Whitfordiodendron filipes Dunn)中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最高,为10.28U/g干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