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回流提取葡萄枝条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藜芦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抗毒素。本文选取赤霞珠葡萄枝条为试材,探索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主要考查了提取剂、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白藜芦醇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浸提,料液比1:28,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为6h,得到的白藜芦醇最大提取量为10.676μg/g。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易彬  陈奎 《食品科学》2007,28(12):197-199
本研究探讨了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在虎杖中,白藜芦醇对光、干热、湿热和氧化剂均敏感;通过实验得出回流、超声、固定床连续提取的提取率分别0.201%、0.423%、0.513%;同时利用正交设计得出固定床连续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溶剂为30%乙醇,固定床连续提取速度为8ml/min·kg,浸泡时间为12h,溶剂用量为8倍量。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又称为芪三酚,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化学预防剂,主要来源于花生、葡萄(红葡萄酒)、虎杖、桑椹等植物。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虎杖白藜芦醇提取工艺,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虎杖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6:1,温度7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0min;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料比、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结论:最佳优选结果经验证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5.
鹰嘴豆中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鹰嘴豆中提取异黄酮的具体工艺.考察单个因子如鹰嘴豆的发芽与否、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时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化的提取方案:取发芽鹰嘴豆粉,石油醚脱脂,以6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在85℃下,提取2次(每次2 h),此时得到的芽鹰嘴豆中异黄酮的得率为0.323 4%,而没发芽的鹰嘴豆只有0.279 5%.并尝试微波法辅助提取,发现对脱脂后的豆粉微波处理3min,可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和提高异黄酮的得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6:1,温度7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0min;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料比、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结论:最佳优选结果经验证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适合刺葡萄酒渣中白藜芦醇纯化的大孔树脂,并对其进行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供试树脂中,大孔树脂H103为最适树脂,其静态吸附-解吸最优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65 mg/mL,上样液pH值为3,洗脱液为体积分数70%乙醇;动态吸附-解吸最优条件为:上样流速1.5 mL/min,上样液体积6 BV;洗脱流速0.5 mL/min,洗脱液体积6 BV,在此条件下,树脂H103对白藜芦醇的吸附量为55.7 mg/g,解吸率为89.86%,经树脂H103纯化后,样品纯度由11.54%提高至59.76%。  相似文献   

8.
葡萄中的功效成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和原花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开元  戎卫华 《食品科学》2002,23(8):356-359
白藜芦醇(resveratrol)、白藜芦醇苷(piceid)和原花青素(OPC)是存在于葡萄中的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功效成份。本文概述它们的有关性质、提取方法,检测方法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v/v)5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1 g/m L、颗粒度60~80目。在优化工艺下,迷迭香总黄酮干基得率为8.233%,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24.441%。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水、50%甲醇溶液和β-环糊精溶液对葡萄叶中多酚和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β-环糊精与白藜芦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0%甲醇溶液提取所得多酚的提取量最大,而β-环糊精所得白藜芦醇的提取量最大;β-环糊精的疏水性空腔可以容纳白藜芦醇分子,并通过氢键的形成维持复合物的稳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β-环糊精提取葡萄叶中白藜芦醇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3 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β-环糊精质量浓度>处理时间;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浓度28 g/L、提取温度50 ℃、处理时间68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量为152.2 μg/g。  相似文献   

11.
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研究了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对影响酶法提取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五个因素进行考察,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葡萄皮渣与纤维素酶的配比为1000:1,在60℃下酶解90min,酶解后加入乙酸乙酯,在30℃下浸提0.5h,浸提两次。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得率为0.93mg/g。  相似文献   

12.
葡萄籽中白藜芦醇提取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及其提取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作出简要总结,为葡萄籽功能性食品中白藜芦醇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纤维素酶对山葡萄渣中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考察酶浓度、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葡萄渣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1.5 mg/g,pH 5.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在此条件下测得白藜芦醇的含量为0.680 mg/g。  相似文献   

14.
15.
对山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葡萄皮中白藜芦醇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然后研究山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性质。主要对白藜芦醇对猪油抗氧化性质的能力和消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消除自由基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是葡萄中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脏病和防癌、防血管松弛和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谤变等作用。因受气候、产地、感染程度、产量、加工工艺等制约.现有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不高、不均衡。在半成品葡萄酒中加入高纯度的白藜芦醇.生产高含量白藜芦醇葡萄酒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白藜芦醇含量易控制、成本低廉、无任何污染和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等特点。(孙悟)  相似文献   

17.
葡萄籽中原花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青华  张维民 《食品科学》2007,28(7):185-188
本研究采用甲醇、乙醇、丙酮、水四种溶剂作为提取剂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色素。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提取效果最佳。然后,通过对各影响因素所做的单因素试验,在正交试验基础上,运用极差分析法确定出丙酮提取原花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0℃,丙酮浓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为1:6。  相似文献   

18.
以酿酒用葡萄为原料,研究提取、分离白藜芦醇的方法与条件,建立了最佳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以酒葡萄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和有机溶剂的提取,得到白藜芦醇的粗提液.正交试验表明,采用60%甲醇溶液作为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料液比为1:40,浸提2次.以NKA-Ⅱ、NKA-9和D1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做为吸附剂,柱层析法纯化白藜芦醇,结果表明,NKA-9大孔吸附树脂填充的色谱柱为最佳吸附树脂,动态饱和吸附量约为2-31 mg/mL湿树脂;解吸采用75%甲醇,解吸流速1 mL/min,pH值8,可较好纯化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白藜芦醇的纯化及体外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葡萄酿酒下脚料—葡萄籽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对原料进行提取后纯化粗提液中的白藜芦醇,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了大孔树脂法及双水相萃取法对白藜芦醇的纯化效果,并以DPPH法研究该纯化产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不同树脂对于白藜芦醇吸附率及解吸率的比较,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率的比较,得出:选用AB-8大孔树脂,乙醇洗脱浓度90%。在此最佳洗脱条件下对白藜芦醇的粗品进行动态吸附和洗脱,得到纯化产品,纯度达到11.8%。对最终产物进行DPPH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试验,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白藜芦醇对于DPPH的清除率也随之提高,浓度为15μg/mL的样品的清除率可达到60.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