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440篇
  免费   90680篇
  国内免费   62401篇
电工技术   4761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3933篇
化学工业   51450篇
金属工艺   40399篇
机械仪表   22994篇
建筑科学   30438篇
矿业工程   21021篇
能源动力   14255篇
轻工业   40891篇
水利工程   14644篇
石油天然气   20154篇
武器工业   6582篇
无线电   538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220篇
冶金工业   14953篇
原子能技术   5400篇
自动化技术   82755篇
  2024年   3094篇
  2023年   7362篇
  2022年   12423篇
  2021年   15803篇
  2020年   15547篇
  2019年   21949篇
  2018年   23611篇
  2017年   25844篇
  2016年   24941篇
  2015年   27737篇
  2014年   29329篇
  2013年   30842篇
  2012年   34220篇
  2011年   32422篇
  2010年   30253篇
  2009年   27208篇
  2008年   25884篇
  2007年   24948篇
  2006年   21970篇
  2005年   18248篇
  2004年   17316篇
  2003年   12927篇
  2002年   12289篇
  2001年   10980篇
  2000年   9326篇
  1999年   6591篇
  1998年   4901篇
  1997年   4293篇
  1996年   4000篇
  1995年   3975篇
  1994年   3223篇
  1993年   2975篇
  1992年   2813篇
  1991年   2061篇
  1990年   1600篇
  1989年   1526篇
  1988年   1141篇
  1987年   388篇
  1986年   336篇
  1985年   230篇
  1984年   161篇
  1983年   134篇
  1982年   168篇
  1981年   174篇
  1980年   142篇
  1976年   228篇
  1975年   204篇
  1972年   235篇
  1971年   127篇
  1960年   20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鹏  丰梦  陈伟  杨鑫  周洁  胡东林 《变压器》2021,58(9):58-62
本文中作者研究了温度对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水平的影响,开展了频域介电谱测试得出不同的试验温度下绝缘纸的电导率频域谱.推导了温度、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作用情况,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和后退火氧化工艺在p型GaAs单晶衬底上成功制备了n-VO_2/pGaAs异质结,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VO_2/GaAs异质结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结晶取向、化学组分、膜层质量以及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在退火时间2 h和退火温度693 K下能得到相变性能最佳的VO_2薄膜,相变前后电阻变化约2个数量级。VO_2/GaAs异质结在308 K、318 K和328 K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整流特性,对应温度下的阈值跳变电压分别为6.9 V、6.6 V和6.2 V,该结果为基于VO_2相变特性的异质结光电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5G蜂窝网络发展迅猛,其覆盖面积将逐渐增大,因此使用5G蜂窝网络进行定位是有研究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高效、高精度和低占用的定位,以代替传统指纹定位过程中繁重的指纹库生成以及距离计算。该方法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卷积神经网络,并根据5G天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相位和到达角等特征量,选择合适的输入数据格式构造样本组建训练集,对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替代指纹定位中的庞大指纹库,非常有利于直接在5G移动设备端实现定位。虽然卷积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但在训练完毕后直接进行分类定位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保障定位实现的实时性。本文所实现的卷积神经网络权重与偏置所占内存不到0.5 MB,且能够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以95%的定位准确率以及0.1 m的平均定位精度实现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5.
摘 要:核心网业务模型的建立是5G网络容量规划和网络建设的基础,通过现有方法得到的理论业务模型是静态不可变的且与实际网络存在偏离。为了克服现有5G核心网业务模型与现网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规划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卷积LSTM (convolution LSTM,ConvLSTM)网络双通道融合的 5G 核心网业务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实现高质量的核心网业务模型的智能预测,形成数据反馈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调整,助力网络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边坡位移的时间序列曲线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特性,传统的预测模型精度不足以满足预测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鸟群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模型,并用于河北省某水泥厂的边坡位移预测。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把边坡位移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的有限带宽的子序列,再对各子序列分别采用相空间重构并用核极限学习机预测,采用鸟群算法优化相空间重构的嵌入维度和KELM中惩罚系数和核参数三个数值,以取得最优预测模型。最后将各个子序列预测值叠加,得到边坡位移的最终预测值。结果表明:和KELM、BSA-KELM、EEMD-BSA-KELM模型相比,基于VMD的BSA-KELM预测精度更高,为边坡位移的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婷  刘颖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21,49(8):1653-1664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传统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新业务的动态多样化需求,因此国内外对未来网络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具备"三层、两域"特征的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SINET服务机理在服务的命名与解析、路由机制、服务缓存、移动性、传输控制机制、可扩展性、绿色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SINET服务机理的安全性.最后总结了SINET面临的挑战,对SINET服务机理在大规模场景部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Photoresponsive biomaterials are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from in vitro models to in vivo demonstrations that point toward clinical translation. Dynamic hydrogels for cell encapsulation, light-responsive carrier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and nanomaterials containing photosensitizer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are relevant examples. Nonetheless, the step to the clinic largely depends on their combination with technologies to bring light into the body.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 of photoactivation in vivo, and presents strategies for light management that can be adopted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s’ focus is on technologies that are materials-driven, particularly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that assist in “direct path” light delivery through tissue, and optical waveguides that “clear the path” between external light source and in vivo target. The authors’ intention is to assist the photoresponsive biomaterials community transition toward medical technologies by presenting light delivery concepts that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photoresponsive targets. The authors also aim to stimulate further innovation in materials-based light delivery platforms by highlighting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 vivo photoactivation of bio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