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优化烟叶结构、探索高海拔烟区适度密植条件下的施氮和留叶技术,采用云烟87品种,在四川盐源烟区(海拔2 350 m)进行了施氮量与留叶数调控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中,施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的处理组合,中部叶比例最高,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均价最高,产量适中,产值较高;中部叶感官品质最好,上部叶感官品质较好;烟叶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考虑烟叶等级和部位结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品质,在盐源高海拔烟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密度20 800株/hm2时,以施用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云烟97在云南省昭通市的适宜栽培措施,进行了株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对云烟97的农艺性状和中、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株高有极显著差异,茎围、节距、有效叶数、腰叶长、顶叶长和顶叶宽有显著差异,脚叶长宽和腰叶宽度无显著差异.顶部第1、3片叶在打顶15d内,叶片长宽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之后趋缓.株行距50 cm×120 cm、施N 75kg/hm2、打顶留叶长度(20±5)cm,烟株第3片叶叶长和叶宽增长量最大,分别为16.2 cm和4.9 cm.株行距60 cm×100 cm、施N 60 kg/hm2、打顸留叶长度(30±5)cm,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在种植密度16665株/hm2的条件下,云烟97的栽培株行距50 cm×120 cm或60 cm×100 cm,施N 75 kg/hm2,烟株打顶留叶长度(20±5)cm或(30±5) c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施氮量、留叶数、打顶时间和留叶方式对津巴布韦引进烤烟品种T29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29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不存在留叶数与氮肥互作效应;T29的产量、产值对氮处理和留叶数处理反应不敏感,施氮量对其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级指、百叶重的影响也不显著,但留叶数超过21片/株以后,显著降低了上等烟比例和百叶重.足叶打顶产量最高,产值、上等烟比例、级指则以现蕾打顶最高.L2留叶方式综合经济性状最好.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建议T29的栽培措施为:施纯氮量60.0 ~ 90.0 kg/hm2,留叶数21片/株左右,现蕾期打顶,采用12的留叶方式.  相似文献   

6.
增密和减氮对稻茬烤烟物理性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邵阳烟区稻茬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采用双因素试验以及构建物理特性指数、运用偏Eta~2值等手段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互作)对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主要影响烟叶开片度和单叶质量,施氮量主要影响烟叶开片度、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面密度。(2)邵阳稻作烟区以种植密度18 182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的烟叶物理特性指数最高。(3)对烤烟物理特性影响最大的是施氮量,占总效应的48%;其次是种植密度,占40%;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影响最小,占12%。因此,在邵阳烟区稻茬烤烟生产中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7.
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烤烟化肥氮用量调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株高、烟叶SPAD值、烟株干物质累积以及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即绿肥地上部不还田,按当地传统习惯施肥)相比,施氮量为60%的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5.68%、23.57%和34.33%,同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而施氮量为80%和100%两处理的烟株田间有贪青晚熟现象,产量最高,但产值小于施氮量为60%的处理,而高于对照;施氮量为40%以及不施氮肥处理的烟株成熟较早,产量和产值相对较低.综合而言,在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烤烟化肥氮施用量以当地爿惯推荐量的60%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烤烟减肥增效技术,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减施氮肥条件下设置0、80、105和130 mg/L等4个壳寡糖浓度处理,分别在移栽后30、40、50和60 d喷施烟株,研究了烤烟喷施壳寡糖对烤烟氮素利用率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未喷施壳寡糖烟株田间长势较差,烤烟产量和品质较低。在减施氮肥20%条件下,喷施壳寡糖可促进烟株打顶前的生长,提高烟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且随着壳寡糖浓度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减施氮肥20%配合喷施105 mg/L壳寡糖处理的烤烟上等烟比例和感官品质均优于常规施氮量的对照;与常规施氮量的对照相比,产值增加26.33%,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艺利用率分别增加39.33%和61.02%。因此,在烤烟氮肥减施条件下,烟株生长前期喷施壳寡糖水溶肥具有显著的增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麦草绿肥翻压下烤烟减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烤烟减施氮量,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了减施氮量0%、10%、20%、30%等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减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经济性状以及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减施氮肥10%,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优于对照,与不减氮处理没有差异;其上等烟比例、产值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其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减施氮肥20%~30%,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相对较差。翻压绿肥还田应根据绿肥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减少烤烟施氮量;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以减少施氮量10%为宜。  相似文献   

10.
1993~1995年间,在安大略邦北部的轻壤土上,选用16/103和CM-12(KA)2个品种、2个施钾水平(80kg K2O/hm2和120kg K2O/hm2)和5个施氮水平(60kg N/hm2、70kg N/hm2、80kg N/hm2、90kg N/hm2和100kg N/hm2)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适合于CM-12(KA)品种种植的施氮量和施钾量.除施氮量外,其它因素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从60kg N/hm2增加到80kgN/hm2,鲜烟叶的产量显著增加,施氮量为100kg N/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80kg N/hm2、90kgN/hm2和100kg N/hm2处理的烟叶(烘烤的烟叶)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施氮量60kg N/hm2和70kg N/hm2的等级指数最高.施氮量从60kg N/hm2增加到100kgN/hm2,从下到上不同部位(P、X、L和T)烟叶的糖含量减少,氮和烟碱含量增加.不同施氮量之间,烟叶的物理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是就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综合评定而言,适宜于CM-12(KA)烤烟品种种植的施氮量和施钾量分别为80kg N/hm2和80kg K2O/hm2.  相似文献   

11.
12.
部分烟草种质主要病害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频率分布及多样性评价,对1000多份种质的7个主要病害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烟草种质资源大部分均为感病以上品种.TMV抗性资源相对较丰富,高抗或免疫种质达17%.其余病害抗病资源中,多为抗病或中抗,高抗种质很少,不到2%.我国主要病害抗性种质较为匮乏.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with vascular plants have shown that perchlorate is transported from perchlorate fortified soils and is accumulated in the plant tissues and organs. This paper contains results of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n the occurrence of perchlorate in tobacco plants grown in soils amended with a fertilizer whose nitrogen content is derived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sodium nitrate (Chile saltpeter). Ion chromatography (IC)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er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hil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was us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erchlorate. Results show that perchlorate is accumulated by tobacco plants into the leaves from soils amended with fertilizers that contain perchlorate. Also, perchlorate can persist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nd under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as shown by its presence in off-the-shelf tobacco products including cigarettes, cigars, and pouch and plug chewing tobaccos in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nd to 60.4 +/- 0.8 mg/kg on a wet weight basis.  相似文献   

14.
Reducing tobacco addiction through tobacco product regulation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Tobacco product regul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help reduce tobacco attributable disease by 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these products and by reducing the prevalence of tobacco use and addiction.  相似文献   

15.
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3个烟区(山东安丘,贵州湄潭和福建永定)采用相同品种(K326)完成的一组四处理(无肥、饼肥、烟草专用肥,饼肥加烟草专用肥)大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烤烟团棵期茎叶中的含钾量相似,随烟株进入旺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烟区的烟叶含钾量出现明显差异,石灰性土壤烟区(山东安丘)烤烟旺长期叶片和初烤叶的含钾量(K%)仅为酸性土壤烟区(福建永定)的60%-40%。作者认为,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是不同烟区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石灰性土壤溶液中活性Ca,Mg的含量高,在与阳离子K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抑制了烟株对钾的吸收,同时还提供了若干有助于提高烤烟含钾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利用分布于烟草24个染色体的具多态性的SSR标记和MFLP标记,分析24份烟草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表型变异与标记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33对MFLP引物和28对SSR引物在24份烟草材料中共发现188个多态位点;群体结构分析将24份烟草材料分为3个亚群,且亚群划分与烟草类型(烤烟、晾晒烟和白肋烟)基本一致;关联分析发现1个SSR位点和6个MFLP位点至少与1种TSNA含量的相关性在P<0.01水平上显著,其中标记MFLP26与烤后烟叶中NNN含量的相关性极显著(P<0.001),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R2=0.5831)。因此,这些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可为筛选低TSNA含量的烟草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烟叶原料生产应满足卷烟工业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烟叶原料是卷烟生产的物质基础。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业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卷烟工业对原料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烟叶原料生产供应存在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讨使用复合酶液处理低次烟叶制备烟用香料的方法及评价反应产物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复合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用量进行了优化.以混合酶解液为主要氮源,将红糖、丙二醇和乙醛作为主要碳源,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产物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感官效果.结果表明:1)每g烟末复合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 000 U/g和5 500 U/g.2)反应产物对于降低卷烟烟气刺激性、谐调香味等具有较明显的效果.3)用GC-MS分析得到38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3-羟基-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5-二甲基吡嗪和紫罗兰酮等对烟草香气品质贡献较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高性能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利用烟草生物发酵获得的细菌纤维素(BC)及其发酵过程中的烟草浸提液和烟草滤渣,混合制备了基于全烟草组分的BC重组再造烟叶; 并将其与市售3种典型加热卷烟再造烟叶进行了对比,从外观形貌、微观结构、主要化学成分、热重性能、热裂解香味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样品外观均匀,物理指标与市售产品中稠浆法再造烟叶接近; ②对比市售3种典型再造烟叶,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相似的红外吸收特征峰,但是扫描电镜显示,BC重组再造烟叶结构致密,BC纤维直径分布在43.68~75.80 nm之间; ③BC重组再造烟叶总吸热量最大,为9.52 J·g-1; ④BC重组再造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含量为6.17%,烟碱含量达13.17 mg·g-1,热裂解释放香味物质种类高达45种,其中酮醛类致香物质释放量明显高于对比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