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天然防腐剂的筛选及其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用滤纸片法比较大蒜、生姜、辣椒、八角、丁香、肉桂、花椒等植物材料提取液的抗菌效力,发现大蒜、丁香、八角的抗菌效力较强。进而用平板法对这几种材料提取液的抗菌性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结果表明:辣椒的抗菌性优于其他几种材料。它对于多数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mg/ml;对于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活性pH 范围为4.4~8.3;经121℃湿热条件下处理15min 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低浓度的糖或盐协同作用后其抗菌效力增强,最低抑菌浓度由3.125mg/ml 降低到1.563mg/ml。这些数据说明用辣椒提取液作为天然防腐剂代替化学防腐剂保藏食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大蒜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不同提取条件下大蒜提取液抗番茄晚疫病菌作用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以体积分数3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在40℃超声波辅助提取3 h,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5(g/mL),得到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大蒜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直径为37.2 mm。大蒜提取液对番茄晚疫病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 mg/mL。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生姜提取液对马铃薯淀粉膜和玉米淀粉膜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淀粉膜的平均水溶率为34.92%。微生物试验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马铃薯淀粉膜和生姜提取液-玉米淀粉膜均对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有一定抑菌作用,抑菌效果与提取液浓度有关,即随着生姜提取液添加量的增加,淀粉膜抑菌效果越显著;对比同浓度生姜提取液的马铃薯淀粉膜、玉米淀粉膜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玉米淀粉复合膜;对比同浓度两种复合膜对酵母菌抑制作用:玉米淀粉复合膜马铃薯淀粉复合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芪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特性。对不同浓度提取液、培养基pH及热处理对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在酸性条件下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提取液对温度较为稳定,适用于采用巴氏杀菌处理的食品当中,黄芪提取液对钠离子适应性较好,而钙离子则可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黄芪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乌梅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特性,该文对不同浓度提取液、培养基pH值、热处理、环境离子浓度及暴露时间对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在酸性条件下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提取液对温度较为稳定,适用于采用巴氏杀菌的食品当中,乌梅提取液对钠离子适应性好,而钙离子可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提取液在短时间内(4 d)暴露于空气中对其抑菌活性影响较小,但长时间仍然会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乌梅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为乌梅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蒜、生姜、桔皮提取液复配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蒜、生姜、桔皮的提取液复配 ,测试其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并测定了复配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热性、抑菌pH范围和对果蔬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蒜、生姜、桔皮提取液复配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蒜、生姜、桔皮的提取液复配,测试其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复配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热性、抑菌pH范围和对果蔬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食醋、花椒、生姜、大蒜、桂皮5种家庭生活常见的调味品为研究对象,用常温直接研磨(生姜、大蒜)和水蒸气蒸馏法(桂皮、花椒)的方法制备提取液,以3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确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为大蒜生姜食醋桂皮花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姜大蒜食醋桂皮,花椒对大肠杆菌几乎无抑菌性,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为大蒜花椒桂皮,食醋和生姜对枯草芽孢杆菌几乎没有抑菌性。5种调味品中大蒜的抗菌谱最广,5种调味品作为抗菌食品可以经常食用。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陈2种大蒜为材料,95%乙醇为提取剂,浸提大蒜研磨液,以3种常见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用牛津杯法比较大蒜提取液对3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种大蒜提取液对3种菌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同,2种浸提液抑制效果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更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大蒜提取物的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大蒜提取液中的主要挥发性有机成分有46种;陈大蒜提取液中的主要挥发性有机成分有54种。其中2种大蒜提取物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含硫的化合物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的相对含量,在新大蒜中分别为5.336%,0.541%,在陈大蒜中分别为4.126%,0.791%。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大蒜、生姜为原料,蒸馏水作为溶剂,在料液比为1:3(g/mL)、提取时间30 min条件下,采用水提法分别制备大蒜提取液、生姜提取液作为保鲜剂。以青椒为研究对象,以感官品质、失重率、腐烂指数、Vc含量及叶绿素含量为考察指标,探究大蒜提取液与生姜提取液在不同比例复配条件下对青椒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蒜提取液:生姜提取液为2:1时,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二组分生姜复合抗氧化剂抑制大肠杆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生姜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茶叶和荸荠皮提取物、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原料组合为生姜复合抗氧化剂,研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最强组成和配比的复合物,其抑菌活性与热稳定性、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姜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当总浓度相同时,二组分复合物比单组分生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更好,而二组分复合物中抑菌活性最强的组成为:生姜提取物+柠檬酸;最佳质量配比为:生姜提取物:柠檬酸为11:9;该复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与抑菌效果无明显关系;经热处理后的生姜复合抗氧化剂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提取香辛料精油对蔬菜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浸提的萃取方法分别对丁香、大蒜、生姜和花椒四种香辛料进行提取.通过萃取得率和其对黄瓜和莱豆中致腐菌抑制效果的研究,并对其抑菌的最低稀释倍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方法提取丁香的效果较好;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提取大蒜、花椒以及生姜较为理想.四种香辛料精油对黄瓜和菜豆中致腐菌的抑制效果随稀释倍数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大蒜、生姜、洋葱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大蒜、生姜、洋葱醇提物的还原力、螯合能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生姜、洋葱醇提物均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螯合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不同效果的清除作用,即大蒜、生姜、洋葱醇提物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阎志农  吴妍雯  卢晓黎 《食品科学》2006,27(11):397-400
本文以青椒为研究对象,以正交试验为设计方案,以感官评定、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杆菌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青椒护色条件及盐渍浓度、大蒜和生姜添加量、pH值等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去皮青椒最佳护色条件为温度75℃,Cu2+浓度400×10-6,pH5,液料比3:1,时间30min或Cu2+浓度300×10-6、pH值为5、液料比4:1、时间40min。大蒜生姜抑菌在青椒调味品非热加工中最佳成分比例为食盐17%,大蒜20%,生姜15%,pH4。  相似文献   

15.
姜蒜复合调味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姜蒜调料在菜肴烹饪过程中调味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使用的方便。分别测定了姜泥、蒜泥的相对调味力,并对几种调味辅料进行了处理,用酒精提取得辅料调味液。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确定了4种产品的配方,分别是:姜泥42%、蒜泥40%和辅料调味液(辛辣型)8%的辛辣复合调味料;姜泥42%、蒜泥40%和辅料调味液(香辣型)8%的香辣复合调味料;姜泥40%、蒜泥40%和辅料调味液(辛香型)10%的辛香复合调味料;姜泥40%、蒜泥40%和辅料调味液(清香型)10%的清香复合调味料。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鸡腿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对鸡腿菇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通过10项理化、感官指标的测定,证实复合保鲜剂能有效延长鸡腿菇的贮藏期,保鲜效果显著(p<0.05),其最优配比为1.5%壳聚糖、20%大蒜汁、10%生姜汁。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在生姜、大蒜、洋葱深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生姜、大蒜、洋葱是我国三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综述了生姜、大蒜、洋葱的功能作用、功效成分及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微胶囊技术等现代新型食品制造技术,并提出了运用新型食品制造技术改造提升生姜、大蒜、洋葱等深加工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了生姜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重点对生姜的抗菌和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姜的综合利用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醚萃取法提取了大蒜油,并研究了大蒜油对木霉和根霉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蒜油对木霉和根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蒜油与乙酸、乙醇对木霉、根霉也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常用植物性食物原料成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大蒜、洋葱、生姜、普通菜辣椒等4种不同的植物性食物原料,对其采用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得不同制剂,并进行适当复配制得复合制剂,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天然原料的各种制剂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洋葱(直接榨取原液)∶大蒜(直接榨取原液)为1∶2及生姜(乙醇浸提原液)∶洋葱(直接榨取原液)∶大蒜(直接榨取原液)为2∶1∶1(均为体积比)的复合制剂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