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逐渐开展,该电压等级下线路走廊附近电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环境部门的重视。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单回交流输电线路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导线布置情况下输电线路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分布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 000 kV特高压单回交流输电线路附近电磁场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感应电压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第1个1000kV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测试并掌握该工程的架空地线感应电压水平对特高压交流线路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我国后续特高压交流线路提供基础参数,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系统调试期间,在不同输送功率和单相瞬时人工接地故障工况下,对架空地线进行感应电压测试。通过测试,得到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稳态感应电压水平和暂态感应电压水平。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符合。对测试结果和架空地线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分段绝缘一点接地的运行方式可大大降低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0):26-26
2007年4月26日,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开工动员暨施工合同签字仪式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标志着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线路工程建设全面铺开。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跨越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线路全长645km。目前,示范工程中的晋东南、南阳、荆门3座变电站(开关站)土建工程已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昕  丁扬  印永华  郭强  李宝金  俞正 《电力建设》2007,28(10):12-16
中国建设1 000 kV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首要目的是验证和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 考核设备, 获取运行经验, 为今后特高压电网建设奠定基础。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 需要遵循自主创新原则、标准统一原则和规模适中原则。同时, 其技术路线应遵循有利于发挥特高压输电功能, 全面验证设备能力, 便于发现问题等原则。根据系统运行条件、工程建设条件、满足试验示范需要和风险评估等要求对3个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首选晋东南- 南阳- 荆门输变电工程作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结合晋东南- 南阳- 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研究1 000 kV 级变电站主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交流线路邻近建筑物时畸变电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投入商业运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升高,电磁环境愈加复杂,而过于恶劣的电磁环境很可能会对附近无线电台站的工作及周围居民和输电线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基于此,笔者利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走廊邻近民房时其周边电场进行仿真计算,并与...  相似文献   

6.
《高电压技术》2011,37(12):2958-2958
2011年12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的,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1 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1 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自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一直保  相似文献   

7.
《西北电力技术》2010,(8):72-72
国家电网12日宣布,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从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8.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易辉  熊幼京 《电网技术》2006,30(15):1-7
依据我国及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研究成果以及前苏联和日本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示范工程路径的特点和途径地区已有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对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特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污闪、冰风、防鸟害等特性,对建成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评估,并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指标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磁暂态程序对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系统调试中的零起升压、投切1000kV空载线路等试验进行数字仿真,预测了1000kV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特性以及投切线路时的操作过电压水平。与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的仿真研究手段预测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过电压及电磁暂态现象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通信》2012,(1):133-133
由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2011年12月19日正式投产。经过扩建提升,该示范工程单回线路输送能力达到500万kW,成为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  相似文献   

11.
同塔四回输电技术是电网建设中解决输电走廊紧张、提高输电容量、实现“资源节约型”电网的有效手段。依托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1 000 kV与500 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型式进行研究。借鉴超高压输电线路同塔四回输电技术的经验,基于2种典型杆塔结构,从电磁环境、防雷性能、覆冰校验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选择出合理的杆塔型式,并推荐了塔头布置方案,为1 000 kV与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塔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电网规划的多条750kV交流输电线路位于高海拔地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因此,研究750kV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对我国750kV输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计算一条典型75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最大运行电压分别为775.0kV、787.5kV、800.0kV下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线路下方距地面1m水平线上工频电场强度、导线最低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按文献给出的电磁环境标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参数(导线最低对地距离、海拔高度等),可满足3种最大运行电压下电磁环境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750kV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指导我国750kV紧凑型输电工程的环境评价、设计和建设,对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总结我国对西北交流750kV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电磁环境的研究成果,结合已运行的750kV单回路的电磁环境实测数据,分析了750kV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电磁环境控制指标的适用性,确定了750kV单回路紧凑型线路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计算了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不同导线型式、分裂方式、相间距离下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提出了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的导线型式、分裂方式和相间距离的建议:750kV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采用等边倒三角形布置;相间距离取10m;下相导线最低高度为15m;子导线分裂间距为400mm;海拔高度<1500m时采用8×300导线;海拔高度为1500~2500m时采用8×400导线;海拔高度>2500m时采用8×500及以上更大截面导线。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提出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以我国110kV至 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以及±500kV至±800kV直流输电线路为分析对象,对其绕击特征和反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电防护重点。110kV和220kV交流输电线路应重点关注反击问题;500kV和750kV交流输电线路应重点关注在高接地电阻地区的反击问题和山区的绕击问题;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反击闪络率极低,可考虑采用杆塔自然接地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需关注山区的边相导线绕击问题;±500kV、±660kV和±800kV直流输电线路应主要关注在山区的绕击闪络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建设是我国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我国特高压输电系统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介绍了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总体规划、技术要求、主要试验功能和建设中的技术难点。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占地14万m2,由220kV电源系统、1km特高压单回试验线段和1km特高压同塔双回试验线段、特高压设备带电考核场、大电流升流装置、电磁环境参数测试场及屏蔽室、环境气候试验室、特高压电晕试验笼以及辅助设施等组成,其中重点就1000kV单回和同塔双回试验线段、特高压设备长期带电考核场、环境气候试验室、电磁环境测量和电晕试验笼的优化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过电压与绝缘配合、耐污特性、防雷特性、线路环境、设备研制、运行维护等是关系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建设和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介绍了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在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的应用和试验考核情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并为特高压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升,特高压线路电磁环境问题已成为决定其杆塔尺寸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对1 000 k V特高压双回线路和六相578 k V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同样的塔头和呼高情况下,六相线路的电磁环境优于三相线路。文中还研究了六相线路电磁环境随呼高的变化规律,地线及距地面最高的两根输电线的表面场强随呼高降低而降低,其余导体表面场强随呼高降低而增加;线路下方地面附近工频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均随着呼高的降低而增加。相比于同等相电压等级的三相线路,其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更小。因此,六相输电可有效改善双回交流线路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18.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AC transmission lines near oil/gas pipelines in the future.So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afe distance between them,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s are required for engineers to efficiently evaluate the electromagnetic effect on oil/gas pipelines due to faults of AC transmission lines.In this paper,an easily handled fitting formula is obtained based on multiple calculation results,which is the maximum voltage on the pipeline anticorrosive coating produced by 1 000 kV AC transmission line under single phase ground fault.Althoug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fitting formula differ from those gained by precise calculation with softwares,the verification of the formula shows that it is applicable for engineering calculation.This research could b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lectromagnetic effect of 1 000 kV AC transmission line under single-phase ground fault on nearby pipelines,as well as to determine the safe distance or the maximum parallel l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