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尖茶溪水库运行30多年来,水库存在坝体、坝肩与坝体接触带、坝基及绕坝渗漏。为提高坝体和坝基、坝肩抗渗漏能力,对大坝及两坝肩采用土工膜防渗处理。土工膜具有防渗效果好、耐久性高以及施工方便的特点,在水库除险加固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尖茶溪水库大坝渗漏现状以及土工膜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松华坝水库大坝的测压管观测资料,分析了主坝坝基及坝肩渗漏情况,认为大坝防渗工程大多完好,右岸存在一定程度的绕坝渗漏,建议在进一步查明渗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3.
大花水水电站防渗帷幕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花水水电站坝址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降低坝基的渗透压力,有效控制坝基及绕坝渗漏,确保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在大坝坝基及坝肩两岸设计了总长为930.5m、总防渗面积为8.31万m^2的防渗帷幕。文章重点介绍该水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工程的结构、设计原则、灌浆参数等。  相似文献   

4.
安顺市油菜河堵洞坝址选择在其伏流段———黑洞暗河的“脖子”洞段 ,该洞段断面较小 ,施工交通方便 ,坝址部位避开了岩溶深潭及坝肩强烈溶蚀带 ,岩溶发育相对较弱。文章通过对坝址洞段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坝基岩体的渗透稳定等的分析论证 ,提出了坝基及两岸坝肩进行防渗帷幕灌浆的处理深度及边界范围。堵洞工程竣工后 ,尚未进行防渗处理工程的情况下 ,进行了 3次蓄水试验 ,实测坝基及右坝肩渗漏量达 0 43m3/s。表明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施工 ,已成为堵洞坝址建库蓄水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贤江水库主坝为粘土斜墙砂页岩坝壳坝,其主要险情为坝体渗漏、坝基漏水、主坝右岸山头、副坝及溢洪道基础部位漏水;大坝右坝肩绕坝渗漏严重。文章论证了水库渗漏的各种危害,探讨对枢纽进行整体性防渗处理,提出通过帷幕灌浆 高喷灌浆 复合土工膜联合防渗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拟建阿贡田水库库区及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岩溶发育,岩体风化强烈,岩体完整性差,存在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等问题。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渗漏和岩溶塌陷等方面,对上、下坝址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下坝址方案粘土心墙坝坝型方案工程地质条件适应性较高,且经济可行。同时,对下坝址方案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详细论证分析,为水库枢纽布置及坝基、坝肩和两岸防渗加固处理提供了详细地质资料及结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桃源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较复杂,断裂带、岩溶管道发育、裂隙等不利地质条件可能造成大坝出现抗滑稳定性差、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等问题。经现场踏勘和钻孔勘察,对坝址区地质条件和坝型适应性进行详细论证分析,并优选地形条件较优、坝型适应性强、工程整体布置简洁、工程量小和投资经济效益高的下坝线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通过对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论证分析,为桃源水库坝线和坝型选择及坝基、坝肩和两岸防渗加固处理,提供了详细地质资料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下桥水电站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为硅酸盐岩地形,岩溶比较发育,属岩溶峰丛~洼地的地貌景观.河床与两岸岩溶十分发育,坝基及坝肩渗漏严重,通过采用灌浆洞帷幕灌浆工程和坝基灌浆廊道帷幕灌浆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水库有效蓄水和电厂正常运行,对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坝基防渗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峪塔水库为浆砌石单曲拱坝,大坝运行40多年,坝体和坝基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文章主要介绍该水库除险加固中,坝体采用充填灌浆方案解决坝体渗漏问题,坝基采用帷幕灌浆并延伸左右坝肩解决坝肩绕坝渗流、坝基接触带渗漏严重问题。加固后,工程运行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七里坡水库大坝由于砌石密实度低、未设置防渗面板等,导致高水位蓄水运行条件下坝体下游面及坝肩存在渗漏问题。经实地踏勘和钻芯取样,对大坝渗漏原因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结合坝体应力和拱座整体稳定性复核成果,采取上游坝面增设混凝土面板与坝基坝肩增补帷幕灌浆为主的组合防渗方案进行防渗处理。大坝整治后,历经高水位和汛期大流量考验,各项指标运行正常,坝体和坝肩渗漏问题处理成功。  相似文献   

11.
大坝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及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大坝建设造成水流状态、水温、水质、底质和地形等因素的变化对鱼类栖息地造成的影响,并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栖息地预测评价的主要方法,对每一种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可采取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了介绍。本文得到的结论为,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很大,但可以通过补偿措施加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冯兴中  石广斌 《西北水电》2003,(3):17-19,30
以李家峡坝后背管为依托,借助具有强大结构分析功能的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坝后背管结构应力状态。经分析单元尺度对坝后背管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影响小于对钢管的影响;坝体与背管混凝土接缝面的力学效应对背管混凝土、钢筋、钢衬的应力影响很小;计算所得的应力大小规律与类似工程模型试验所得的应力分布规律完全一致,其计算值与规范中用弹性中心法所得的应力值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坝在服役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损伤,其中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形式。裂缝开始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坝的局部,如果在出现损伤的范围内没设观测点,现有的观测手段很难监测到损伤。而基于振动的方法则有可能克服这一困难。为了研究这种方法,在大坝的不同位置模拟了不同条数和张开程度的裂缝,并给出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在考虑了测试噪声的情况下,用统计神经网络进行了损伤识别。这种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方法还会受到水位、温度变化的干扰以及环境噪声、仪器精度等的限制,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AutoCAD的二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地质体的二维建模,一般采用自下而上依次建立点、线、面的方法,其中面的定义需要手工完成,费时费力,针对ADINA二维建模的不足,用VC编写了AutoCAD To Adina平面建模程序,实现了点、线、面的自动定义,大大缩短了ADINA二维建模的周期,节省了体力,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渡槽是一种重要的水工结构。将渡槽设计与Visual Basic编程理论结合,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可实现对渡槽结构进行各部位验算与校核。文章阐述了该软件系统的开发思想和实现过程,同时对总体框架的设计、模块的划分、具体环节的实现作了详细论述。依据各部位的关键技术参数,对渡槽设计相关的水力计算、槽身、刚架和基础结构计算作了论述,并给出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流程图,以期为工程设计人员采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孝振  陈雷 《中国水利》2012,(14):32-34
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承包和管理模式。介绍了EPC工程管理模式的背景和国内外开展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发展现状,总结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从水利工程角度出发,阐述了水利行业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回顾了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着重分析流域管理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应以流域管理法规为依据,以流域管理机构为依托,以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河砂管理为主要内容对流域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坝原型观测数据本身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内在反映了监测项目之间的某种客观关系,基于此,应用PCA法及PPA法建立了确定大坝安全评价信息权重的正分析模型,一方面能够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另一方面能挖掘数据内在信息,提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基于最优化准则,建立了信息赋权整合模型,解决了多种数学方法计算结果不一致性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信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径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径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对径流影响因子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径流预测SVM模型,其中模型参数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模型建立后,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中长期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拟合和检验阶段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7%和7.64%,与其他预测模型比较,基于KPCA-PSO-SVM方法建立的径流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径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