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晓华  潘卫东  杨纯 《煤炭学报》2011,36(3):491-496
用4种聚丙烯酸系列添加剂对常村精煤、常村煤泥、巴洲原煤3种煤样进行制浆试验,并同时与萘系添加剂的制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常村精煤和常村煤泥,同等条件下,与萘系相比,聚丙烯酸系列用量降低0.20%~0.45%,提高水煤浆浓度2%~5%;对于同等条件下萘系不能制得水煤浆的巴洲原煤,添加剂用量为0.6%,聚丙烯酸系列的最高制浆浓度为72%~73%。  相似文献   

2.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采用干法制浆的方式制得水煤浆。研究了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成浆性能,分析了添加剂种类及添加剂添加量对成浆性能的影响,得出选用3#木质素改性添加剂、加入量为0.3%时,制得水煤浆指标性能好,成浆浓度可达到71%以上。液化残渣中内在水分含量特别低是其成浆浓度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系列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羧酸系列水煤浆添加剂。文章考查了该添加剂对双鸭山原煤、屯留煤泥、潞宁原煤、常村煤泥的成浆效果,并与目前工业上已经应用成熟的萘系添加剂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列添加剂在提高成浆浓度和降低添加剂用量方面明显优于萘系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孙景阳  武源 《煤炭工程》2021,53(4):162-165
为减轻煤泥和高硫石油焦两种工业副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利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将其资源化利用,以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作为制浆用分散剂与石油焦混合制浆,考察了煤泥添加量对石油焦的成浆浓度、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焦具有较好的成浆性,分散剂NNO添加量为干基石油焦质量的0.8%时,石油焦的定黏浓度为67.63%|当煤泥添加量提高到20%时,可制备出定粘浓度68.15%的浆体,浆体由胀塑性转变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性,7d后的析水率仅为4.11%,小于未添加煤泥时的6.56%,煤泥的添加改善了浆体的流变性,提高了浆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浆体的贮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5.
煤泥水煤浆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不同煤泥、采用三种不同制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煤泥水煤浆,以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对煤泥水煤浆成浆性浓度、流动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泥的成浆性与制浆工艺的选择和煤泥本身的性质有关,干法制浆时煤泥的成浆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最好;干法制浆最有利于提高煤泥的成浆性浓度,但浮选后精煤泥干法制浆最不利于提高成浆性浓度;在髙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因素主要是灰分,在低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主要因素则是碳含量。  相似文献   

6.
选取两种煤质的煤泥,分别添加低成本改性木质素、高成本萘磺酸盐分散剂制浆,测定浆体流变特性、定粘浓度、流动性、稳定性等指标,分析分散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散剂对不同煤泥煤浆的特性有不同影响,萘磺酸盐对煤泥煤浆分散性好、降粘强,但浆体稳定性差;改性木质素对煤泥煤浆分散性较差,但浆体稳定性较好、粘度较大。复配分散剂并非能显著提高所有煤质煤泥煤浆的定粘浓度,但对流动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性价比较高。今后可对木质素提纯再改性,并将分散剂不同比例复配,研发分散剂与其他添加剂复配及适应性强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煤泥水煤浆制合成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环保安全培训中心通过对煤泥制水煤浆和煤泥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试验的分析 ,找出了煤泥制水煤浆的最佳制浆条件和水煤浆加压气化的较优操作条件和工艺指标 ,为综合利用煤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对选煤厂煤泥制水煤浆制浆工艺、级配技术、添加剂等试验的结果表明 ,用煤泥制浆作为水煤浆加压气化的原料是可行的。试验采用干法制浆 ,即将煤泥干燥后筛分成几种粒度的煤粉 ,再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确定级配方案 ,将一定比例的煤粉混合后 ,加入水和添加剂 ,经强力搅拌制成浆。试验分为煤质分析、成浆试验和煤浆稳定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聚羧酸系水煤浆分散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羧酸系高效水煤浆分散剂的方法.探讨了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条件,并分析了共聚反应时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和链转移剂用量对分散剂平均分子量和黏度的影响.用合成的分散剂对屯留煤泥进行成浆性能测试,在浆体浓度为75.27%、添加剂用量为0.4%时,水煤浆黏度仅为898.54 mPa·s,结果表明该分散剂适用于该煤种,并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该分散剂溶液的黏度,确定其相对分子量大小为20 000~30 000.  相似文献   

9.
造纸废液及木质素制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用两种造纸废液稀释后制备水煤浆,得出了水煤浆粘度最小时的稀释倍数,通过吸附量的测定考察了最佳稀释倍数与木质素作为添加剂最佳添加量的关系;最后用木质素和腐殖酸做添加剂进行了制浆,结果表明木质素和腐殖酸按一定比例复合后制浆比单独用木质素和腐殖酸做添加剂制浆性能更好,与单独用木质素和腐殖酸相比定粘浓度可分别提高1.8%和0.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煤泥水煤浆的产品质量,以贵州金佳矿选煤厂的浮选精煤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成浆性、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搅拌强度、制浆温度等对水煤浆表观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可以提高浮选精煤的成浆性和稳定性,其中萘系分散剂N的分散效果最好;在萘系分散剂N用量为0.80%、搅拌强度为1 200 r/min、制浆温度为40℃的条件下,可制得浓度为67.90%、流动性为A级、表观粘度为925 m Pa·s、稳定性为Ⅲ级的合格水煤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输入条件下的煤泥浮选过程,以唐山矿区高灰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将煤泥浮选过程分为调浆和浮选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调浆和浮选不同转速下的浮选功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浆过程和浮选过程最优的转速均为2400r/min;随着调浆搅拌转速的提高,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浮选功耗的增加,精煤灰分先增加后减小,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逐渐增加;过低的搅拌强度不利于煤泥的矿化,而过强的搅拌会影响泡沫层的稳定。根据矿物可浮性的变化,对浮选过程中的能量需要进行分配,用最低的功耗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通过对梁北选煤厂TBS的各产品分级浮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TBS对-0.25mm级高灰细泥基本上不具有分选效果,且高灰细泥主要的去向是TBS溢流,进而得出高灰细泥对分选过的TBS精煤造成污染的结论,如何减少和脱除粗精煤中高灰细泥是保障粗精煤质量的关键。进而梁北选煤厂利用TBS对粗煤泥入料进行选前二次分级,和德瑞克筛对粗精煤进行选后脱泥,使最终的精煤灰分小于11%。  相似文献   

13.
张秀梅  郭德  王露  程雅丽  付晓恒 《煤炭学报》2018,43(4):1127-1133
粒度组成细、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易于超灰且精煤产率低、生产操作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载体浮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浮选精煤作为自载体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用浮选出的精煤作自载体可显著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随自载体量的增加,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尾煤灰分均提高,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乌海煤泥采用该工艺浮选时,确定出最佳自载体用量为入浮煤泥的10%,加入自载体经4次循环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浮选效果,浮选精煤产率提高7.11%、灰分降低1.14%,浮选完善指标提高7.25%。EDLVO理论的计算研究表明,精煤本身的疏水性和捕收剂在煤粒表面吸附产生的疏水力,促使细煤粒黏附于粗颗粒载体,细颗粒间也会发生疏水絮凝,改善了浮选环境和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云波  张腾飞  宋党育  张玉贵 《煤炭学报》2018,43(12):3436-3446
煤层瓦斯赋存受多期、多种地质因素制约,具有区域分区分带、局部强烈非均衡性叠加特征,其中局部奇异性是造成瓦斯富集异常及煤与瓦斯突出致灾的主要原因。通过借鉴和利用多重分形奇异性理论建立了瓦斯地质规律预测新方法,并以淮南矿区潘一矿13-1煤层瓦斯地质研究为例,探讨了煤层瓦斯的奇异性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研究发现:煤层瓦斯的非线性分布及局部富集特征与地质过程中的奇异性现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多重分形奇异性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瓦斯地质规律的奇异性和突变性。通过潘一矿实例研究,揭示了煤层瓦斯赋存的奇异性特征,并将矿井瓦斯赋存分为正常区、逸散区和富集区,发现正常区与高富集区之间突变区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构造煤局部异常发育及高构造曲率反映出的强挤压应力环境是造成煤层瓦斯奇异性富集的主要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系水煤浆添加剂的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为水煤浆添加剂,在潘一煤矿选煤厂制备煤泥水煤浆过程中,加入0.1%添加剂,其最大制浆浓度的质量分数达71%;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共聚物添加前后在煤粉表面元素含量的变化;利用红外光谱对水煤浆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煤粉表面吸附了共聚物,煤粉表面变为亲水性能,能使煤水系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淮南潘一矿第二副井措施巷揭煤时所设计的防突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法。在施工中采用了预测预报、瓦斯抽放、震动放炮等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并加强组织管理工作,有效地消除了煤层突出的危险性,使巷道顺利地穿过煤层,取得了良好效果。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在揭煤过程中的应用可供类似矿井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潘一矿选煤厂浮选入料中细泥含量高、灰分高的问题,采用浮选入料脱泥池对其进行选前脱泥。介绍了浮选入料脱泥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对其底流量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脱泥池底流细泥产率与分选完善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底流中细泥产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分选完善指标就增加0.73个百分点;脱泥池入料灰分较低时,将底流流量控制在400 m3/h左右是合理的,当入料灰分在>40%时,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淮南煤田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淮南煤田为例,揭示了淮南煤田—潘谢矿区—潘一矿三级瓦斯赋存逐级构造控制特征。结果表明,淮南煤田构造特征主要受EW向、NE-NNE向、NW-NWW向的控制,这种构造特征同时也影响着矿区和井田内部断层的展布及其瓦斯赋存特征,即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及其演化,奠定了淮南煤田区域性高瓦斯的基础,潘谢矿区内次一级构造控制着不同范围的瓦斯分布,对于潘谢矿区内的潘一矿而言,区域构造控制下的大断层F4和F5将其分为3个瓦斯地质单元,每个单元内部瓦斯赋存分异特征及构造煤发育范围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的使用背景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如何用组态王和PLC改进系统的工作和实现策略,实现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和故障的及时监控。经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实验检验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20.
煤泥调浆技术与设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回收率低的难题,提出高效调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煤泥高效调浆着手,介绍了调浆搅拌技术及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现有煤泥调浆设备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在对现有提高调浆效果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性评价的基础上,探究了煤泥调浆对浮选过程的影响及其规律性,提出了今后煤泥调浆技术研究应从以下4方面展开:研究药剂分散、颗粒分散与表面改性、颗粒碰撞与有效吸附等过程的机理;研究各种搅拌叶轮结构下矿浆的流场变化情况;研究不同煤质及粒度组成下剪切强度对调浆效果的影响;开发新型高效煤泥调浆设备,以满足微细难选煤泥浮选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