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活化对异极矿碱法浸出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异极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浸出效率, 采用QM-1SP行星球磨机对云南南坪异极矿进行机械活化强化浸出研究.通过浸出动力学实验、扫描电镜分析(SEM)、粒度分析、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机械活化对异极矿晶体结构和浸出行为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异极矿细化分散、矿晶格显著畸变并在表面形成非晶态层,矿物颗粒处于高能亚稳态;机械活化可有效阻止不溶性浸出产物在矿物颗粒表面的积累,消除直接浸出的停滞期,使浸出速率加快,相同浸时间内锌浸出率显著提高;碱法直接浸出异极矿浸出率达到80.5%需6 h,球磨15 min后异极矿达到相同浸出率仅需3 h;磨-浸结合(Mechano-chemical)具有更佳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盐酸浸出自然冷却含钛高炉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盐酸浸出自然冷却的含钛高炉渣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中镁铝尖晶石最先浸出,其次是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钙钛矿的浸出速度最慢。镁铝尖晶石和透辉石的溶解导致高炉渣破碎成细小颗粒,其主要物相是钙钛矿。透辉石溶解形成的硅酸析出并包裹在未反应的高炉渣表面。当钛的浸出率超过22%以后,浸出速度显著下降,这是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以及硅酸的包裹所致,而钙钛矿的反应活性差可能是浸出速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在20%盐酸溶液中于100℃下经8h浸出,钛的浸出率仅为44%。机械球磨可以显著强化高炉渣中钛的浸出,采用边磨边浸的方法,钛的浸出率可达72%。行星球磨强化浸出的主要原因是富钛透辉石与攀钛透辉石的选择性机械活化以及高炉渣的细化作用;边磨边浸具有更好的细化效果,加速了钙钛矿的溶解,因而对钛浸出的强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超声波对浸出反应的强化机理,对有无超声波作用下白钨矿的苏打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对比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有无超声作用情况下所得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均为72 k J/mol,并且反应过程均为表面化学反应控制。通过对比超声场作用下Na_2CO_3、Na OH和Na_3PO_4分解白钨矿的动力学分析发现,当浸出过程有致密产物膜形成时,超声强化主要体现在对产物膜的剥离和消除,浸出动力学会从无超声波作用下的扩散控制转变为超声场作用下的动力学控制,且反应活化能降低。当浸出过程无致密产物层或产物层为疏松多孔结构时,超声强化白钨矿浸出过程主要体现在指前因子的增加,浸出过程控制步骤以及反应表观活化能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高岭土、绿泥石、白云石和褐铁矿4种常见易泥化矿物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发现褐铁矿和白云石在细磨时形成的次生矿泥比原生矿泥具有更强的吸附已溶金能力,使浸出率降低。研究了原矿经粗磨-磁选后易泥化矿物的分布,对云南某金铁氧化矿采用"粗磨-分类磁选-分组氰化浸出"的新工艺,有效减少了次生矿泥的生成,与"细磨-氰化浸出-磁选"的传统工艺相比,金浸出率由85.26%提高到93.05%,铁精矿回收率由41.20%提高到70.86%。  相似文献   

5.
机械活化-盐酸常压浸出钛铁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活化-盐酸常压浸出法对钛铁矿进行了选择性浸出,研究机械活化对钛铁矿的结构、形貌、粒度及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以细化钛铁矿的粒径,增加颗粒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大其比表面积;机械活化可以破坏钛铁矿晶粒的完整性,并产生大量晶格缺陷,使晶格膨胀,上述作用均能强化钛铁矿浸出。最优浸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20%,反应温度100℃,酸矿比1.2,钛铁矿活化时间2 h。最优条件下Ti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1.07%和95.5%,最终Ti和Si富集在渣中,其他元素进入浸出液。将上述得到的富钛渣煅烧获得了品位高于90%的人造金红石。  相似文献   

6.
新型季铵盐捕收剂对白钨矿和方解石的常温浮选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作捕收剂,研究白钨矿、方解石单矿物的浮选行为和其人工混合矿的浮选分离以及柿竹园白钨矿的常温精选。结果表明:在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的浮选中,DDAB在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上均显著优于油酸,其最佳的浮选pH值范围为8~10;在对柿竹园白钨矿的常温精选中,DDAB取得了开路最终浮选精矿WO3品位51.63%,回收率43.83%的良好指标。这些都证明DDAB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白钨矿常温精选捕收剂。通过对白钨矿和方解石的表面动电位分析、DDAB的结构分析以及DDAB与白钨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化学分析,推断DDAB主要依靠静电力与白钨矿表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活化焙烧-酸浸法富集中低品位富钛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还原磨选法制得的富钛料TiO2品位低,不适合直接作生产氯化法钛白和海绵钛的原料.热力学分析表明,采取添加Na2CO3进行焙烧处理后,可破坏富钛料中主要矿物组分黑钛石(Me3O5型固溶体,Me=Ti、Fe、Mg、Mn等)的固溶体结构,使固溶于其中的杂质元素铁和镁等转变为易溶于稀盐酸的物质.结果表明,用稀盐酸浸出活化富钛料可使浸出产物TiO2品位提高到90%以上,比直接用稀盐酸浸取未经活化的富钛料浸出产物TiO2的品位提高了近10%.  相似文献   

8.
为了回收金精炼氯化分金后生产银锭过程中副产品银渣中的金和银,对直接氰化及先酸溶再氰化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银渣经酸处理后,在优化条件下,其金浸出率可达95%以上,银浸出率可达90%左右,明显高于直接氰化;采用直接氰化处理方法,当银渣细磨至-0.038 mm占95%以上粒度时,氰化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且氰化分段进行洗涤,延长浸出时间,可显著提高金、银浸出率。通过多次分段洗涤-氰化浸出工业试验,银渣中金回收率高达92.93%,银回收率84.17%。采用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试剂消耗少,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和XPS分析,研究油酸钠和聚醚P123组合捕收剂以及抑制剂海藻酸钠在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考察钙离子对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并分析海藻酸钠对方解石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常用捕收剂油酸钠相比,油酸钠和聚醚P123组合捕收剂提高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并降低方解石的浮选回收率,但仅用捕收剂在试验所研究的pH范围内无法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抑制剂海藻酸钠在白钨矿及方解石表面均能被吸附,但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高于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量,从而对方解石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钙离子的存在对方解石和白钨矿的浮选影响较小,对海藻酸钠的抑制行为也没有影响,使用海藻酸钠做抑制剂能够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XPS分析表明海藻酸钠作用后方解石表面钙原子的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偏移,说明海藻酸钠主要是通过与方解石表面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吸附在方解石表面。  相似文献   

10.
复杂硫化铜矿热活化-加压浸出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以黝铜矿为主体矿物的复杂硫化铜矿开展热活化-加压浸出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杂铜精矿经573 K温度热活化1~2 h后,在浸出温度453 K,氧分压0.6 MPa,初始硫酸浓度1.23 mol/L,液固比5:1,木质素磺酸钙用量为精矿质量的1.25%等条件下,浸出仅2 h就可使铜和锌浸出率分别高达94.08%和96.95%,而铁浸出率仅为22.37%;在复杂铜精矿热活化预处理过程中,未见铅、锌、硫和砷等元素挥发损失,并探讨了复杂铜精矿的热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方法(EPR 法)研究了不同材料和各种敏化条件对奥氏体不锈钢敏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摸拟贫铬区的 Fe-11%Ni-Cr(6~18%)钢,研究了 EPR 法的特性.发现对不含 Mo 的钢而言,贫铬区的铬含量在16%以下时,就发生再活化溶解,因此,EPR 法比 Strauss 法更灵敏。试验后试样表面的金相观察发现:在晶界或夹杂物周围,首先发生方向性侵蚀点,然后,连结成腐蚀沟.  相似文献   

12.
结合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来评价缓蚀剂效果,用灰色 预测GM(1,1)模型可以预测出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变化.该方法与线性回归法相比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对缓蚀剂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F108裂解炉对流段炉管爆裂破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裂原因是由于炉管在高温下长期运行,管壁氧化腐蚀减薄并影响传热,同时管壁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得炉管强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4.
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热管的耐腐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碳钢、不锈钢和搪瓷涂层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出搪瓷涂层具有非常优秀的耐酸性,说明利用搪瓷的表面技术制作热管在改进空气预热器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碳钢土壤腐蚀随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及土壤环境因素原位连续测试方法 ,研究了在成都中心站土壤中 ,碳钢的腐蚀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在土壤环境因素变化差异较大的春夏季节交替时 ,碳钢腐蚀率最大 .  相似文献   

16.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栩青  罗守福  王永瑞 《腐蚀与防护》2000,21(3):126-128,139
通过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镀液的 p 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 Ni、Cu、P质量百分含量、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 ,总结随工艺参数变化镀层成分变化的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复合材料性能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有限元反分析理论和系统辨识技术建立起来的,当给出复合材料结构或者试件的位移测量值后,用所提出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关的性能参数。给出了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迭代计算公式和误差估计公式。详细讨论了迭代计算中的收敛性问题,并针对二种类型的复合材料板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解决复合材料以及结构的性能参数识别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彦宾  曹丽杰 《焊接》2001,(3):9-12
概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分析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论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钢铁渗铝及渗铝钢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丁庆如 《腐蚀与防护》1999,20(11):508-510
铝原子向钢中的渗透,完全遵守Fick扩散定律;同时探讨了渗铝层耐氧化、耐腐蚀、耐磨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不同形态硫化合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原油中活性硫及非活性硫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腐蚀机理,阐述了硫腐蚀的特点并讨论了温度、浓度、时间、循环条件、金属组成等影响腐蚀的外界环境因素,指出了金属硫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