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解决遥控潜水器(ROV)与水下作业机具机械结构联接和油路对接的难题,根据深水海底油气管道回接作业需求,提出了一套ROV与水下作业机具液压油路对接装置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具有滑台座的柔顺液压接头,以补偿对接装置初定位误差,降低对初定位精度的要求,从机械结构上保证了液压油路的精确对接.基于概率理论建立了油路对接成功概率模型,得到了对接成功概率与油路插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对油路插头精度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油路对接成功率可达94.81%,验证了油路对接成功概率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夏季高温时段热负荷大,火电空冷机组出力不足,发电煤耗高、运行经济性低等问题,提出空冷尖峰冷却技术.并结合尖峰冷却装置的型式,从其机理、技术特点、工程应用方案、应用安全性等方面展开讨论.结果表明:空冷尖峰冷却技术能够降低机组背压,减少煤耗,提高汽轮机机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生产中早已有许多类液压微量调速回路得到应用,但是,它们或因回路结构复杂,或因负载特性软等原因,因而使用有限。本文介绍用微量调速阀调速的两种具有大负载刚性的液压微量调速回路。进油路和回油路微量调速回路图1是进油路微量调速回路。它可以控制液压缸的活塞以很低速度(根据液压缸直径大小而定)移动。在液压缸中,采用合适的活塞及活塞杆密封装置,确保无内外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环模制粒机的运动部件采用人工加脂润滑存在的弊端,设计了自动集中润滑装置.通过控制器进行加脂间隔时间和监控时间的设定,并检测主油路的工作压力,实现了定时定量自动加脂与故障报警功能.应用表明,该装置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机组速度反馈是水轮机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输入量,因此,测频装置是决定水轮发电机组及调速器安全、稳定运行极为关键的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飞来峡发电厂机组测速装置,对测速装置可能故障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双路离心式喷嘴液膜形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高速运动分析系统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双路离心式喷嘴液膜形态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主、副油路单独供油与同时供油时液膜的形成与破碎机理.结果表明,副油路液膜形成过程分为射流、成膜、展开3个阶段,主油路液膜形成过程为聚集、成膜、展开3个阶段.副油路介质流动会提升主油路开启时主油路介质的雾化效果.主、副油路液膜的破碎分为初级破碎与二级破碎2个过程,其中主油路的液膜的初级破碎可按是否有孔洞形成分为2类.副油路液膜存在周期性摆动现象,摆动过程会使得液膜破碎长度减小,雾化效果提升.随着背压差的增加,液膜摆动时长占振动周期的百分比增加,雾化效果提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双路离心式喷嘴的流动机理并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注塑生产工艺要求,对注塑机增设抽插芯装置的电路和油路进行了设计和研制。该装置经生产实践,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丰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装载机举升油缸进/回油路中接入液压传感器达到称重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S3C4510B处理器的智能称重装置.详细介绍了称重装置的电路设计、采用的抗干扰措施,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分段采样的比较法与二次中值法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案,使得该装置能在装货的同时,动态同步反映装货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用REXA构成力驱动型无控制工质的新型电液转换装置,对青汽CC12型机组进行DEH改造.介绍了该装置的优点及具体的改造方案.改造后的电液转换装置无需外供油源,可靠性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变速变距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驱动式变距执行机构,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控制方法,以解决变桨距机构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抗干扰、滞后性控制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油路变化、数学模型和参数变化,阐述了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并根据7.5 kW变速恒频试验机组液压变距机构设计数据进行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处理量为5 kg/h油页岩的回转干馏炉装置,以桦甸油页岩为原料,高温热灰作固体热载体,对该油页岩进行干馏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干馏过程中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因素,经试验发现主要包括固体热载体初温、回转干馏炉转速、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以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基于上述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热载体初始温度600℃~800℃、回转干馏炉转速15 r/min~21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2~5以及油页岩粒径分布0~5 mm对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固体热载体初温为750℃、回转干馏炉转速为19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比例为41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在0~3 mm分布的工况下,油页岩的出油率达到最高,且为95%。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机溶剂对哈萨克斯坦的油润性油砂进行抽提实验,选出了适合哈萨克斯坦油砂的有机溶剂。考擦了油砂颗粒、剂砂质量比、抽提时间对油砂油收率的影响。以石脑油为溶剂,当油砂颗粒小于40目、抽提温度为室温、剂砂质量比为4∶1、抽提时间为10min时,油砂油的回收率可达98%以上。本实验研究对油润性油砂的分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强化作用在重油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常渣及其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的强化油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表面活性剂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强化作用,改善了原料油与催化剂的接触状况,提高了原料的转化深度。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强化油的转化率比常渣高4~6个百分点,汽油产率提高2~5个百分点,液化气产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液收率增加4~6个百分点,干气产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柴油产率下降1~2个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2个百分点。在近似转化率下,强化油作为原料时的产品选择性优于常渣。  相似文献   

14.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和罐容表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卧式储油罐纵向倾斜和横向偏转对罐容表影响的分析,建立了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以及变位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复合体系启动水驱残余油微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对三元/二元体系启动水驱后残余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高黏弹性及低界面张力特性能够以将油珠拉成油丝、剥离油膜、乳化并携带油滴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的盲端、簇状、柱状残余油,增加乳化油滴数量,提高驱油效率;当模型水驱采收率为50%时,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体系最终采收率可达81.2%,SP体系可达85.1%,采收率增幅分别为31.2%和35.1%;等黏度的无碱体系比三元体系驱油效率更高,无碱复合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煤岩生、排油实验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褐煤样品进行了生、排油模拟实验。通过对实验产物的系统分析得知,煤岩在演化过程中可以生成数量可观的煤成油,在Ro=1.25%处达到生油高峰,其生油量约为46kg/t;实验证明生成的部分煤成油可以从母体煤岩中运移出来,在Ro=1.50%处达排油高峰,此时排油量可达14kg/t。还对煤岩的排油能力与泥岩的排油能力进行了比较。对该煤岩残余油及排出油的组分分析表明,煤成油排出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组分分异现象”。煤成油应作为海拉尔盆地的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了解辽河油田稠油的驱替方式,依据现场采出含水原油乳状液的含水率及矿化度,确定配制模拟原油乳状液的盐水配方及油水体积比。用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模拟乳状液,考察了乳化时间和搅拌速度对模拟原油乳状液运动粘度的影响,并用同一种破乳剂对模拟乳状液和现场采出乳状液进行了破乳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时间为6h,搅拌速度为2400r/min时,制得的乳状液与现场采出液的运动粘度接近。在破乳剂的脱水实验中得到了相似曲线,证明该模拟乳状液可以替代现场采出乳状液来对破乳剂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致密油岩心的渗吸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了致密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进行了致密砂岩岩心油水渗吸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致密岩心油水渗吸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渗吸效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曲线特征点及渗吸影响因素,得到了致密砂岩岩心渗吸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渗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基质岩心的表层,温度对渗吸的第二个阶段有较大的影响。单面致密油岩心油水渗吸效率在10%左右,地层条件下油水渗吸效率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认为钼蓝分光光度法适合于生物柴油中微量磷含量的测定。优化了实验条件,用直接定容取代定容后再分取,使样品的用量减少至原来的1/5,样品炭化和灰化等处理时间大大缩短,使整个分析时间缩短约1 5h。用KOH为催化剂,以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麻油为原料合成了6种生物柴油。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磷含量,结果表明当6种植物油采用碱催化制成生物柴油后磷含量显著降低,都小于5mg/kg,能满足德国生物柴油中磷含量小于10mg/kg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坪北经理部储油罐人工检尺装置(以下简称量油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的量油管进行优化改造,成功推广应用新的量油管。改造后的量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真实的反映储油罐中原油含水率、界位、液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储油罐中原油的实际品质,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