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一些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众多方法之中,在添加外源酶的作用下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膳食纤维溶解性.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结构...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是人类的“第七种营养素”,具有预防肥胖,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活性。柑橘皮渣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对于柑橘皮渣膳食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但对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工业化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开发和利用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能够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应用于食品生产。因此本文主要对柑橘皮渣中膳食纤维的种类、含量、膳食纤维的性质及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柑橘皮渣中的膳食纤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燕卉  陈敏  张绍英  李亚秋 《食品科学》2004,25(Z1):251-255
本文对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进行了归纳,对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和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膳食纤维应用与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膳食纤维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藏的期刊论文中关于膳食纤维的研究论文数量为依据,对我国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以及研究来源和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我国膳食纤维研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的多糖。随着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及人们对膳食结构的日渐重视,近年来膳食纤维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其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被人们称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本文对膳食纤维定义的发展、组成膳食纤维的多糖种类、膳食纤维的分类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对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溶胀力、流变学性质等理化性质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肠道菌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主要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对膳食纤维在乳制品、肉制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应用的相关报道进行概述。针对目前膳食纤维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膳食纤维的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膳食纤维的研究和新型膳食纤维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小麦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类,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粉质拉伸仪研究了不溶性和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恶化作用;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改良作用,可根据制作面食品的种类来决定添加小麦膳食纤维的种类和添加量。  相似文献   

7.
膳食纤维包括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的聚合物木质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以减少胃肠道慢性发病率,该营养物质在食品加工领域和临床研究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并综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胃肠道的影响,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及膳食纤维对肠道疾病的影响机制,以为之后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营养健康方面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琦  曾凡坤  华蓉  王继飞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352-357,367
麦麸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对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和加工还有待挖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麸膳食纤维的特性、提取和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麦麸膳食纤维的主要理化特性,分析了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特点,重点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并指出了目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旨在为膳食纤维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麦麸膳食纤维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津  刘爽  邹妍  马慧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1):201-207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的胃肠道消化酶吸收,直接到达大肠,通过发酵作为专性厌氧微生物主要的能量来源。膳食纤维在大肠被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例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膳食纤维促进人体健康每日的推荐剂量分别为:成年女人25 g和成年男人38 g。该文系统的介绍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和膳食纤维对疾病的影响。并且对近几年关于膳食纤维,肠道微生物和相关疾病研究的互作关系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也对未来膳食纤维-肠道微生物-疾病的研究提出合理化展望,旨在为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令博  吴洪斌  郑刚  吴宏  赵国华  明建 《食品科学》2010,31(15):312-316
大量研究证实,改性后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更好的生理功能。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高压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其在膳食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提高膳食纤维的生理活性、膳食纤维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数学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式证明,从函数增量法、幂级数法、凹函数法、线性函数法、极值法探讨了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波函数的径向分布函数、环分布函数和平面分布函数的定义、函数形式和推导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顺应警察职能变化,满足警服的发展需求,为解决当代警服材料与结构的功能性不足及审美与功能的协调问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践研究等方法探讨警察职能变化带来的警服多功能性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代警服设计应以满足符合国家性职能的救援功能、防护功能、科技功能,满足符合社会性职能的实用功能、认知功能、科技功能为设计出发点,对不同职能类别的功能性需求选择不同材料和设计方法,警服结构与人体空间的合理性设计能增加警服的防护性,提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RR2函数和RR序的封闭性.一方面,证明了RR2函数的线性封闭性、乘法封闭性和加法封闭性,并将RR2的概念延伸到随机RR序;另一方面,证明了随机变量在单调变换中保持RR序关系,特别是在线性运算中保持序关系.如果二维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RR2的,则其分布函数和生存函数也是RR2的,并且随机变量的RR序关系在分布函数和生存函数也能保持.  相似文献   

15.
二维紧支撑正交多尺度函数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二维单正交的尺度函数构造二维紧支撑正交的多尺度函数的构造方法,并给出相应组合系数应满足的条件.研究表明,二维正交多尺度函数可由所给二维单正交的尺度函数的线性组合而成,这种由正交的单尺度函数构造出来的多尺度函数不是惟一的,但其平移伸缩构成的空间与相应单尺度函数的平移伸缩生成的子空间相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线序列ELM算法的基本思想,推导出基于核函数的具有在线序列学习模式的ELM算法.算法将黄等人提出的基于核函数的ELM模型与在线序列模式相结合,推导出在线序列模式下加核ELM输出函数模型.与原始ELM算法输出相比更简单且具有在线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利用复合函数c^-shx(c〉1)对灰色预测模型的原始离散数据列{x^(0)(k))进行变换的方法.提高了离散数据列的光滑度,拓广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比“指数函数”法、“对数函数”法及“幂函数”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设shx,chx和sinβ,cosβ是双曲正、余弦函数和三角函数,用发生函数的方法得到双曲正,余弦函数方幂与等比序列乘积之和n∑k=0 dkshrkx,n∑k=0 dk chrkx和双曲正、余弦函数带有三角函数方幂n∑k=0 shrkxsinkβ,n∑k=0 shrkxcoskβ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功能的老年人床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功能设计法的指导下,通过研究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睡眠的生活行为,例举老年人睡床的功能,剖析这些功能,并分析和优化实现功能的方法,进而设计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标示情况,为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场上流通广、消费量大、覆盖区域多的预包装食品进行抽样,将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18类共计5348个样本,有10类共计284个样本标示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总体标示率为5.31%,标示合格率为100%;其中乳及乳制品类、谷物及其制品类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最高,分别为15.12%和15.69%。各类食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方面,乳与乳制品类主要对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进行声称,谷物及其制品类主要对膳食纤维进行声称,饮料类主要对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声称。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用语规范、准确,但总体标示率低,不同类别的食品标示率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类别不同。建议在标准修订时对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