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氯化钙对机械伤番茄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氯化钙处理对具有机械伤的番茄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用1 mmol/L氯化钙(CaCl2)处理机械伤的番茄果实,将处理后的番茄于20℃贮藏,测定贮藏期间番茄生理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CaCl2处理含有机械损伤的番茄果实,可以维持番茄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降低腐烂率;与对照组相比,CaCl2处理可维持番茄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延缓贮藏期间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同时,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因此,1 mmol/L CaCl2处理具有机械损伤的番茄可以有效维持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猕猴桃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徐香"猕猴桃为试材,分别用2% O2+3% CO2、2% O2+5% CO2、5% O2+3% CO2、5% O2+5% CO2四种不同气体成分结0℃贮藏猕猴桃,并测定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MDA含量的上升以及PPO活性的增加,并保持较高的POD活性,有效延长了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期。综上,2% O2+5% CO2的气调条件对猕猴桃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够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延缓果实的衰老速度。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8):130-136
为延长树莓在贮藏和运输中的货架期,在低温(4°C)下,单独采用0. 2 g/L CaCl_2或与0. 05%(体积分数)外源果胶甲酯酶(exogenous pectin methylesterase,ePME)复合处理树莓,测定了果实有机酸代谢、Vc含量、总酸等品质指标。相较于CaCl_2单独处理,外源果胶甲酯酶和CaCl_2复合处理能保持果实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稳定,贮藏至12 d时,对照组总酸减少37%,而CaCl_2+ePME处理仅降低17%(P <0. 05),并且复合处理Vc含量为对照组的1. 67倍。结果表明,外源果胶甲酯酶和CaCl_2复合处理有利于树莓品质保持,调节树莓果实口感。该研究为树莓及其他浆果的贮藏提供新的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壳聚糖复合硅酸钠浸泡处理对A. alternata挑战接种果实的苯丙烷代谢与防御相关酶的影响。以冬枣为材料,分别用1%的壳聚糖(chitosan,CTS)复合不同浓度(10、40、160 mmol/L)的Na2SiO3水溶液浸泡冬枣5 min,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室温下贮藏并定期测定其病斑直径、类黄酮、多酚、木质素及相关酶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贮藏20 d后,1% 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病斑直径为1% CTS处理组病斑直径的57.33%。1% 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激活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e Ammonlalyase,PAL)、肉桂酸4-羧化酶(Cinnamate 4 Hydroxylase,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使得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增加。同时,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Chitinase,CHT)、β-1,3葡聚糖酶(β-1,3-giucanase,GLU)活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CTS+Na2SiO3处理可以通过诱导果实苯丙烷代谢和病程相关蛋白活性增强采后枣果实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青椒货架期品质保鲜新技术,延长货架期,于室温(25±1)℃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MCP(1 mg/L)、1-MCP(1 mg/L)和ClO2(30 mg/L)联用对青椒进行熏蒸处理,定期测定相关的指标,包括腐烂率、转红率、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等。结果发现:1-MCP单独处理以及1-MCP结合ClO2处理在青椒贮藏保鲜过程中均起到良好的效果,但1-MCP结合ClO2处理比1-MCP单独处理更能有效保持青椒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抑制青椒的腐烂、失重和转红,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速率。货架期结束时,对照组中腐烂率是1-MCP+ClO2处理组(3.33%)的5倍;VC含量、还原糖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27.40%、44.31%、20%。在整个贮藏期间,1-MCP结合ClO2处理的果实硬度仅下降了6.70%。结果表明,1-MCP结合ClO2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青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青椒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施硒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及3种活性氧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施硒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处理浓度,在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中分次冲施不同浓度硒肥,分析番茄果实采收时及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泽、乙烯释放量、糖、酸、VC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收时2 mg/L硒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98%、5.29%和11.32%,并在贮藏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含量;同时2 mg/L硒处理提高了采后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40.01~64.24 U/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6.94~186.39 U/g);并在乙烯释放高峰时期(21 d)抑制乙烯释放量至8.01 μL/kg·h,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的采后衰老。而3 mg/L硒处理在贮藏42 d时对果实的活性氧代谢酶表现出负面影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11.93%、23.09%和31.01%,不利于维持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2 mg/L为适宜的采前硒处理浓度,可以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无花果采后贮藏保鲜和核桃采收后核桃青皮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探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无花果的保鲜作用。以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呼吸速率为指标,在常温环境和低温(0±2) ℃条件下,测定浓度为3%、5%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和0.3 mol/L CaCl2处理后无花果的生理生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常温环境保存5 d后,5%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处理无花果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呼吸速率分别为4.52 N、0.19%、25.83 mg/100 g、25.99 mg CO2/(kg·h),在低温环境冷藏30 d后,5%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处理无花果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呼吸速率分别为5.42 N、0.14%、35.83 mg/100 g、15.64 mg CO2/(kg·h)。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5%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无花果果实的保鲜效果仅次于0.3 mol/L CaCl2化学处理组,且无花果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均能得到较好的保持,故选择5%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作为植物源保鲜剂。  相似文献   

8.
茉莉酸甲酯熏蒸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果实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熏蒸对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硬度(firmness)、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含量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熏蒸可以有效的维持树莓贮藏期间的硬度,减缓树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提高树莓果实贮藏期间总酚含量的上升,较好的保持了树莓果实的品质。贮藏结束后,茉莉酸甲酯处理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9.6%、22.3%、21.2%、23.1%和3.3%,这说明茉莉酸甲酯熏蒸可以提高树莓果实的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2 mmol/L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浸泡处理对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苹果果实霉心病的扩展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水杨酸处理可明显降低苹果果实采后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提高果实过氧化氢(H2O2)累积和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增强果实中NADPH氧化酶(N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增强果实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而提高果实的采后抗病性和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近冰温处理对鲜糯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沪红糯1号’糯玉米为实验试材,分别将其贮藏于4℃和近冰温(-1℃)条件下40 d,测定鲜糯玉米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4℃冷藏相比,近冰温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鲜糯玉米失重率并延缓玉米籽粒果皮硬度的增加,维持水分、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同时,近冰温处理通过维持较高的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减少H2O2含量的积累,维持鲜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延缓果实衰老。相关性分析表明,鲜糯玉米贮藏时间和失重率、果皮硬度、H2O2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水分含量、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和AP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早酥梨易黄化软化、腐败变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在相同的贮藏温度(0±1) ℃、相对湿度90%~95%下,设置1%~8%O2+1%~9% CO2的不同气体组分,进行气调实验。实验采取不同气体组分环境下对早酥梨在240 d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硬度、色差、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早酥梨贮藏的适宜的气调组分。结果表明:9种气调贮藏条件均对早酥梨贮藏期间的生理指标有影响;处理2在早酥梨贮藏过程中保持固形物含量、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效果(p<0.05);处理3可显著性(p<0.05)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乙烯释放速率,保持其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处理6在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保持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好果率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综合分析,处理2(3%~4% O2+1%~2% CO2)、处理3(5%~6% O2+1%~2% CO2)、处理6(5%~6% O2+3%~4% CO2)均可使早酥梨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生理和外观品质,且处理3、6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探究采前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结合采后1-MCP(1-methylcyclopropene)处理对李子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李子为试材,研究采前SA(1.0 mmol/L)结合采后1-MCP处理(1μL/L)对李子贮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硬度、丙二醛、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H2O2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宜的过氧化氢(H2O2)熏蒸浓度,为生产过程中小白杏的保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以库车鲜食小白杏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1%、3%、5%、7%的过氧化氢(H2O2)对小白杏进行5 min熏蒸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CK)组,于0 ℃保鲜库中贮藏,每隔7 d测定果实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2O2熏蒸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小白杏的贮藏品质,其中,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对照(CK)组和其他处理组,推迟了小白杏果实色泽转黄的时间,在贮藏第42 d时比CK组发病率降低8%,呼吸高峰推迟7 d,减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了果实细胞膜的通透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末期,较CK组分别提高了25%和38%。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其他处理组和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得到有效抑制,提高了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5%、7% H2O2熏蒸处理使个别果实表面发生了褐变,影响了小白杏的品质。3% H2O2雾化熏蒸处理组更有助于保持小白杏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在小白杏防腐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CO2伤害对软枣猕猴桃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龙成二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不粘贴气调元件为CK组,粘贴气调元件为 TR 组(环境稳定时O2含量为11.22%~15.55%,CO2含量为9.00%~11.93%),研究软枣猕猴桃贮藏期间挥发性成分变化情况,并测定了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CK 组可以维持果肉翠绿的颜色,保持果实新鲜的清香风味;TR组加快果实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使得末期果肉黄化严重,贮藏45 d 时表现出CO2伤害症状,同时抑制TSS升高,提高末期TA含量,加速VC的消耗;此外,通过电子鼻分析发现果实新鲜度拐点较CK组提前15 d;60 d果实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2-己烯醛和己醛相对含量下降至检测线以下,而乙醇相对含量达到36.78%,果实新鲜的青草风味消失,发酵味异味明显,风味发生较大改变。综上,TR组引起果实CO2伤害,降低营养品质,破坏原有风味,不利于维持软枣猕猴桃贮藏期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添加量、S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红树莓果酒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的影响。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荧光光谱分析来探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的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红树莓果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8d、酵母菌添加量0.20%、SO2添加量100mg/L和初始pH3.4,在此条件下,所得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4.75±0.18)mg/L和(13.02±0.38)%vol。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抑制率的IC50为(48.65±0.73)μg/mL。荧光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红树莓果酒花色苷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成复合物,引发α-葡萄糖苷酶的静态荧光猝灭。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饮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4 种不同贮藏条件(-1~0 ℃条件下5×10-6 m3/m3(以空气计)臭氧处理和5~6 ℃条件下2×10-6、4×10-6 m3/m3臭氧及2%~5% O2结合2%~4% CO2处理)对新疆厚皮甜瓜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5 d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值、果肉硬度、还原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贮藏68 d统计所有处理组甜瓜的腐烂和冷害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冷藏(-1~0 ℃)条件下的甜瓜呼吸强度最低,但是出现了冷害现象,68 d时冷害指数为39%;贮藏于5~6 ℃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2×10-6 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好于对照组,贮藏于5~6 ℃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 4×10-6 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最好,其中呼吸高峰延迟出现,且呼吸强度降低,同时乙烯释放速率最小,还原糖含量、果肉硬度和POD活性较高,68 d时的腐烂指数仅为0.318;5~6 ℃环境下的气调(2%~5% O2)甜瓜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对照果实贮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