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冯美琴  张译文  孙健 《食品科学》2022,43(18):113-120
为系统探究发酵剂对香肠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以自然发酵香肠和接种发酵香肠中提取的粗肽液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接种发酵香肠源粗肽液对螯合金属离子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有更好效果,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最显著提升了13%、10%、20%,但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抑制弱于自然发酵香肠。进一步利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衡量接种发酵香肠源粗肽液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生长性能结果显示粗肽液可以促进小鼠生长,增加脏器指数。小鼠血清、肝脏组织中多种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检测表明,接种发酵香肠源粗肽液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总抗氧化能力,并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可以恢复甚至高于正常组水平。研究表明接种发酵香肠源粗肽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蛋白源抗氧化肽的开发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酵香肠抗氧化肽在生产加工及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Fe~(2+)螯合活性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考察温度、pH值、食品配料、金属离子以及模拟胃肠消化对抗氧化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酸碱性环境中自由基清除率下降明显(P0.05),Fe~(2+)螯合率增加,但增幅较小;NaCl和糖类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对Fe~(2+)螯合活性有抑制作用;添加量在国标允许范围内时,NaNO_2对抗氧化肽活性影响不大;相比于K+,抗氧化肽对Cu2+更为敏感;模拟胃肠道消化结束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完全丧失,但Fe~(2+)螯合活性增强至消化前的1.4倍,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稳定在40%左右,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酶联合水解坛紫菜蛋白(Porphyra haitanensis protein,PHP)制备降血压活性肽,测定了经超滤后各个分子质量PHP酶解液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经质谱鉴定和活性肽数据库BIOPEP以及AHTPDB网站查找筛选活性肽,采用分子对接解释多肽抑制ACE机理,并对双酶酶解PHP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超滤后的8?个分子质量的坛紫菜多肽组分中,<0.5?kDa的组分具有最高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1?kDa的组分具有最高FRAP值,而0.5~1?kDa组分IC50值((2.21±0.28)mg/mL)最低。经查找筛选出14?条降血压肽,其中4?条肽的序列和对接能量分别为AVP(-5.87?kJ/mol)、GPL(-6.13?kJ/mol)、LDY(-7.65?kJ/mol)和LGYL(-7.78?kJ/mol)。酶解动力学模型预测PHP水解度与实验水解度相对误差在10%以下。本实验基于串联质谱与分子对接技术,通过生物信息筛选和体外活性检测从混合多肽中快速鉴定、筛选活性多肽,探究多肽抑制ACE的机理,并建立了描述蛋白可控酶解过程规律的动力学模型,为活性肽的制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接种复配发酵剂作为实验组,以自然发酵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pH值、色差、质构、亚硝酸盐含量等理化指标探究接种发酵对牛肉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通过提取香肠多肽并测定多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  相似文献   

5.
亚麻籽粕制备小分子抗氧化活性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亚麻籽粕为原料,提取蛋白并制备抗氧化活性肽。方法: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蛋白,并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表征酶解产物的活性。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凝胶色谱法分析蛋白和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mw)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最具有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表明,对于高分子质量(3~10 kDa)和低分子质量(3 kDa)的蛋白多肽,低分子质量多肽(碱性蛋白酶)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10 mg/mL低分子质量多肽(碱性蛋白酶)的FRAP相当于(1.77±0.03)mmol/L的FeSO_4,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7.13±1.47)%,清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Trolox当量浓度计算)为(1.19±0.03)mmol/L。通过凝胶色谱分离的最具抗氧化活性组分F2的蛋白质量占整体组分的20%,0.1 mg/mL组分F2的FRAP相当于0.29 mmol/L的FeSO_4,占整体组分活性的45.3%。亚麻籽粕蛋白氨基酸组成齐全,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蛋白酶解的特异性和肽段分子质量共同影响亚麻籽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亚麻籽粕可以制备高抗氧化活性多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内源抗氧化肽的抗氧化能力变化,本实验以不同加工时期干腌羊肉火腿为研究对象,利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粗肽并测定多肽质量分数,对粗肽还原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多肽质量分数显著升高,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加工过程中还原力显著增强(P<0.05),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成熟结束期和成熟中期表现出最强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09、0.017 8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风干期抗氧化能力达到最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从原料腿到成熟结束期肌肉中蛋白质逐渐发生降解,产生小分子抗氧化肽。本实验为下一步研究羊肉火腿多肽的抗氧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挤压膨化大豆在生物解离过程中,通过酶解(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产生的大豆蛋白酶解物(soybean protein hydrolysate,SPH)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需要探索模拟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GI)消化对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得到的SPH和经过模拟GI消化后的产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度、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idative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对样品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风味蛋白酶酶解,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时抗氧化活性更高;但是经过模拟GI消化后,风味蛋白酶酶解得到的SPH抗氧化活性更高,ORAC为69.15 μmol/m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29%、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6.21%,肽的相对含量更高,为75.86%,并且肽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含量更高,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肽相对含量最高,为17.35%。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玉米粉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白灵菇、猴头菇、灰树花、香菇和羊肚菌固态发酵处理玉米粉,研究5种食用菌在玉米粉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分析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活性物质含量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猴头菇和羊肚菌在玉米粉基质上菌丝量增加最多,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改善效果最佳。猴头菇和羊肚菌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21 d和14 d。猴头菇发酵21 d产物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8.08、1.61、0.72倍,羊肚菌发酵14 d产物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4.91、1.12、1.59倍。食用菌发酵玉米粉明显提高了产物的总可溶性酚含量,其中,猴头菇和羊肚菌发酵产物的总可溶性酚含量与抗氧化指标间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黑曲霉发酵对陈皮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发酵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发酵陈皮黄酮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较未发酵陈皮均有提高,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总黄酮、橘皮素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橙皮苷、川陈皮素含量及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黑曲霉发酵可提高陈皮黄酮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发酵时间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白鲢鱼糜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通过其与水解度、游离氨基酸、分子质量分布的相关性分析,确立了发酵白鲢鱼糜抗氧化活性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鱼糜的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清除率和铁离子螯合力逐渐上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先上升后下降;与此同时,水解度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持续增加,小分子量肽段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经相关性分析,含硫氨基酸和Mr在1 000~5 000范围内的多肽可能是发酵鱼糜抗氧化特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贝贝  于哲  李强  刘飞  钟芳 《食品科学》2022,43(7):128-138
为明确胶原蛋白肽在体外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探讨活性肽消化保护的必要性,本实验以羊皮为原料,制备了分子质量集中在低于1 kDa的羊皮酶解胶原肽,研究胶原肽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评价体外模拟消化前后酶解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消化分析胶原肽在消化过程中肽段的变化,并采用肠溶胶囊对胃消化阶段的胶原肽进行保护。结果表明,胶原肽富含脯氨酸,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卷曲和β-片层,有利于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发挥。胶原肽的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消化后下降,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上升,原因是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对抗氧化氨基酸的敏感度不同。此外,胶原肽在胃消化阶段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肠溶胶囊的使用对胶原肽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氧化活性肽的消化保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羟脯氨酸作为胶原蛋白的特征成分,其在肽序列中可使胶原衍生低聚肽对肽酶或蛋白酶产生高度抗性,口服后经过胃肠消化吸收至血液中仍能以肽的形式存在。羟脯氨酸小肽可在肠上皮细胞膜部位被完整吸收,并在血浆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以及更稳定、高效的生物活性。本实验以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为研究对象,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4 种体外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中,Leu-Hy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23.6%;Leu-Hyp、Ile-Hyp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57.8%和57.7%;其他小肽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低,清除率均小于15%或不具有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浓度为3 mmol/L时,15 条小肽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强,清除率分别可达30%~50%和60%~80%。综上,本实验所选15 条羟脯氨酸小肽均具有一定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Leu-Hyp、Ile-Hyp的体外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测定,评价厚朴叶7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厚朴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正丁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分别为40.67μg/m L和26.67μg/m L;乙醇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1 mg/m L时,其FRAP值为24.54%;含量测定显示,乙醇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174.14 mg/g;相关系数表明,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乙醇可以作为厚朴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挖掘藻渣的高附加值,本实验开展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和活性研究。将雨生红球藻蛋白酶解物作为原料,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为活性跟踪指标,通过超滤、制备型和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制备抗氧化多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氨基酸序列,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并确定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并揭示作用机理;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藻多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多肽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经分离后提高2.96倍,选择自由基清除力最强的组分i(0.25 mg/mL时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6.97±2.00)%)进行结构鉴定,获得10条多肽序列i-1~i-10;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1与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最小结合自由能最低,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最强,确定新型雨生红球藻抗氧化肽(Haematococcus pluvialis antioxidant peptide,HPp)序列为KFTPAP。体内实验表明,H...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蒸煮及发酵两种加工方式对粟谷全粉及全麦粉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少孢根霉及枯草芽孢杆菌均以蒸煮粟谷粉和全麦粉为基质生长良好,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曲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可作为全麦粉发酵初始菌株;蒸煮粟谷粉、全麦粉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能力分别达到43.8,157,89.8和33.9,120,54.2mg TE/100 g DW,比未蒸煮的粟谷粉和全麦粉的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发酵全麦粉甲醇提取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比未发酵的蒸煮全麦粉有所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能力略有下降。发酵粟谷粉甲醇提取液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能力,总酚、黄酮及多肽含量变化不明显。粟谷粉抗氧化活性比全麦粉强。发酵在改善粟谷全粉风味口感的同时,其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粟谷粉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114-119
选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苹果汁进行发酵,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 esulphonic acid-6)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了发酵后苹果汁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并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后苹果汁的抗氧化活性较发酵前有所提高。发酵第9天,苹果汁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35.3±3.3)%和(64.9±3.5)%。而发酵第5天苹果汁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比发酵前提高了(37.4±3.7)%。发酵后苹果汁的总酚含量出现明显变化,发酵第9天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比发酵前增加了(52.1±9.6)%。发酵后苹果汁的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发酵至第23天,其含量比发酵前降低了(17.9±6.6)%。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发酵苹果汁的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之间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17.
比较老山芹及其不同部位(嫩叶、茎)甲醇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测定5 种抗氧化指标(铁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老山芹嫩叶总多酚含量为30.51 mg/g,分别为全株植物与嫩茎的1.25、1.78 倍;老山芹嫩叶总黄酮含量为28.92 mg/g,分别为全株植物与嫩茎的1.34、4.00 倍。在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中,铁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排序均为嫩叶>全株植物>嫩茎>对照组(VC);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排序为嫩叶>全株植物>对照组(Trolox)>嫩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排序为嫩叶>嫩茎>对照组(VC)>全株植物。老山芹及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次之,铁还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干燥方法对番石榴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燥方式、工艺参数对番石榴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热风-红外联合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比较其对番石榴总酚、黄酮、抗坏血酸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 )以及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鲜果相比,干燥后番石榴总酚含量显著增加,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总酚、抗坏血酸含量较高,清除自由基及FRAP较高。热风干燥得到的番石榴干制品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较高。随干燥温度升高,热风和热风-红外联合干燥后的黄酮保留量增加,抗坏血酸含量、清除自由基及FRAP降低。综合来看,真空冷冻干燥和中低温热风干燥(60 ℃和75 ℃)得到的番石榴干制品抗氧化能力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ABTS、FRAP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效能综合指数分别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较高,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效能综合指数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多酚可能是番石榴干制品主要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9.
黄酮醇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关系一直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黄酮醇结构及抗氧化测定方法的多样性,导致黄酮醇结构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明确。文章选取代表性结构的7种黄酮醇,并将其结构特征划分为4个主要参数(对位羟基、间位羟基、甲氧基和糖苷结构)。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3种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黄酮醇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4个结构参数与黄酮醇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式,3种模型下拟合的回归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度(0.858≤R2≤0.987),通过回归方程的数据标准化来评价各结构参数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在DPPH和FRAP抗氧化模型中,黄酮醇抗氧化活性主要受间位羟基结构的影响且其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但在ABTS抗氧化模型中,黄酮醇抗氧化活性主要受间位羟基和甲氧基结构的影响,并且其与抗氧化活性呈负相关。研究可为设计、筛选及开发高效的功能性食品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适用于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VC和生育酚(vitamin E,VE)为对照,测定大豆肽的还原能力、螯合Fe2+能力、清除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及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BHA、VE、VC类似,大豆肽最大还原能力仅为0.487。大豆肽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弱于BHA和VE,但具有较稳定的增加趋势,最大抑制率达到20.6%;在质量浓度为0~15 mg/mL时,大豆肽螯合Fe2+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大螯合率为38.7%。然而,未检测出BHA、VE、VC具有螯合Fe2+的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清除ABTS+·活性与VC基本相同,大于BHA和VE,ABTS+·清除率最大为61.2%。大豆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仅为2.1%,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远低于VC(45.0%)、BHA(10.1%)和VE(10.7%),表明螯合Fe2+能力、清除ABTS+·及抑制脂质体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适合用于评价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