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针对高纯镍阳极连续电解后,杂质元素(Fe、Zn、Cu、Cr)累积影响镀液与镀层质量的问题,采用3种高纯镍阳极材料连续溶解30 d,以模拟工业电镀进程的方法,研究了杂质元素对镀液与镀层质量的影响。通过赫尔槽实验、条形阴极法、中性盐雾实验等方法测试了8 d、30 d时镀液的电流效率、分散能力等性能,分析了8 d、30 d时镀液获取的镀层的外观、内应力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采用高纯度可溶性镍阳极,连续电解8 d,镀液与镀层性能未见明显改变;但电解至30 d时,镀层麻点增多,内应力增大、耐蚀性下降。国内外品牌对比发现,使用国内品牌1电解30 d时,镀液的铬杂质含量是最少的,为0.001 mg·L-1,而国外品牌3电解30 d时,镀液的铁杂质含量是最少的,为0.090 mg·L-1。镀层的微观形貌表明,对30 d的镀液进行"电解和循环过滤"后,能够有效提高镀液性能和镀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生产中瓦特镍镀层的内应力,利用条形阴极法测试了镀液的温度、pH及镀液中的杂质等对瓦特镍镀层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镍液θ为50℃,pH为4.0时,镀层内应力最小;随着镀液中Cu~(2+)、Zn~(2+)金属杂质含量的增加,镀层内应力均增加;另外,在生产中为降低镀层的内应力,还需严格控制硫酸镍品质。  相似文献   

3.
镀液成分对纳米镍-钴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镀液成分(糖精和钴)对脉冲电沉积纳米镍-钴合金镀层显微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镀液中糖精和钴的加入都可以细化晶粒,提高硬度;同时其质量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又都可以使镀层硬度下降.通过镀液中钴的加入,有机晶粒细化剂(糖精)的用量可以明显减小,这将有助于镀层性能的提高.由于糖精的过量使用会使镀层中硫和碳的杂质量增加,而这些杂质往往存在于晶界上,使镀层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中杂质颗粒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学镀镍磷合金具有很多独特的理化性能,然而由于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为降低化学镀镍的成本,采用工业级药品配制镀液。研究了镀液中杂质颗粒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随着镀液中颗粒度的降低,镀层耐蚀性明显提高,说明化学镀对镀液中的有较高的复合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镀液中的杂质颗粒度。  相似文献   

5.
锡镀层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及可焊性,被广泛用作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性和可焊接性镀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镀锡镀层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镀锡过程中,镀液成分及含量是保证镀层质量的关键。随着镀液使用时间的推移,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杂质浓度会逐渐增大,当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杂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镀层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在电镀过程中两种主要的金属离子杂质(Fe2+、Ni2+)对锡离子还原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金属离子杂质导致锡镀层质量差的原因,研究结果对电镀锡工艺开发以及过程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酸性镀锡液的稳定性与镀层的可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镀锡液的稳定性对镀层的可焊性产生影响,而影响镀液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有稳定剂的选择、操作条件、Sn~(2+)的氧化以及各种杂质等.要提高锭层可焊性,必须注意基体表面状态、镀液性能、操作条件、镀层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锌酸盐镀液使用了几个月之后,由于杂质的积累,镀液性能会逐渐恶化,镀层质量下降,这时必须对镀液进行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往镀液中加入锌粉置换处理金属杂质;加入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机杂质;过滤处理除去固体物质.毫无疑问,这种处理方法是有效的.但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停产处理时间长,需要添加处理材料,因而增加一定的处理费用.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对于碱性锌酸盐镀液,采用稀释法处理比采用锌粉置换、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更加简便、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六价铬对三价铬镀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价铬杂质对三价铬镀液性能的影响较大,实验表明,对于硫酸盐型三价铬镀液,当六价铬的质量浓度超过10 m g/L时,镀层出现雾状,超过100 m g/L时,镀液的覆盖能力变差,当质量浓度更高时,镀件无镀层。在正常的工艺条件下,六价铬杂质产生的速度比较慢,能够控制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一般不影响镀层的质量。镀液的pH偏高和不搅拌镀液都会促使六价铬的升高。用双氧水还原法和小电流电解法处理六价铬,实验表明,双氧水还原法效果较好,其质量浓度为0.5 mL/L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介绍QD型宽温光亮镀镍工艺的镀液和镀层的主要性能。QD型宽温光亮剂可以单独作为光亮剂任用,也可以在镀镍液中作为促进剂使用,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抗金属杂质的能力、镀层的致密度和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获得理想的光亮镀层。  相似文献   

10.
连二亚硫酸钠,俗名保险粉,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在镀液中能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以减小铬杂质对镀层的影响.电镀厂家经常在氰化铜预镀槽中添加保险粉用以去除其中的六价铬,或是在处理镀镍液时加入保险粉以除掉铬杂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镀液维护技能,总结了4例氯化钾无氰镀镉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当镀槽中出现大量镉的沉淀物时,加盐酸调节试液pH至4.5左右,并加热至约70℃溶解沉淀物,然后以氢氧化钠调节镀液pH至7左右。当有机物分解产物过多时,镀层粗糙,低电流密度区镀速下降,用活性炭处理镀液能够可将其排除。当镀槽中含有铜、铅等金属杂质时,镀层经硝酸出光后发黑,用小电流电解法可去除这些金属杂质。当镀槽中配位剂浓度偏低时,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需补加配位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硫酸盐三价铬镀铬工艺中铜、锌、铁、镍离子(含量均为50mg/kg)对镀层外观和厚度、镀液极化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除杂方法的除杂效果。结果发现,金属离子杂质对镀液的污染使镀层外观发生变化,使镀层厚度减少、镀液极化增大;金属离子的去除可以采用加入除杂剂和电解相结合的方法。指出六价铬、镀镍光亮剂等杂质对三价铬镀铬工艺影响较大,加入双氧水可以去除六价铬;往循环过滤泵中加入活性炭,可以去除镀镍光亮剂。  相似文献   

13.
碱性镀锡液具有成分简单,镀液分散能力好,镀层细致、洁白,孔隙少,对杂质容忍度大,镀层钎焊性好等优点.长期被我厂所采用.现介绍多年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柠檬酸盐、酒石酸盐为主配位剂,研究了锌基合金上碱性无氰镀铜工艺.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二水合氯化铜16g/L,柠檬酸钾82g/L,酒石酸钾钠20g/L,胺化合物29g/L,硼酸30g/L,氯化钾28g/L,氢氧化钾20g/L,光亮剂0.01 mL/L,温度45 ℃,pH为9(用KOH或盐酸调节),镀液搅拌,电流密度1.0A/dm2.研究了搅拌,镀液温度、pH、铜离子质量浓度和添加剂对镀层外观的影响.测试了镀液的电流效率,深镀能力,分散能力,抗杂质能力,与基体的结合力,表面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剂体积分数在0.01~1.50 mL/L范围内均可获得光亮的镀层;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温度和pH的提高而增大;镀液有较强的抗杂质能力,深镀能力达100%,分散能力为84.1%,电流效率在90%左右.镀层晶粒细小、致密、平整,颗粒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15.
从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非晶态Fe-Cr合金镀层,电沉积过程中的副产物Cr6 和Fe3 的存在影响镀层电沉积过程,通过梯形槽实验发现这些杂质离子会使镀层质量下降,漏镀的范围变大.加入一定量的抗坏血酸C6H8Ob还原剂,可有效地减少Cr6 和Fe3 的量,得到优良的镀层.  相似文献   

16.
镀镍槽液中由于阳极和化工材料不纯或工件跌落等原因使各种金属杂质离子必然进入镀液,加上由光亮剂分解的有机残存物等杂质离子逐渐积累,就会给镀液性能带来危害,影响镀层的外观,恶化镀层的质量,出现发黑、发雾、针孔毛刺、脆性增加、结合力下降等弊病.镀镍液中允许的金属杂质含量为:Cu~(2+)10毫克/升,Fe~(3+)30毫克/升,Zn~(2+)20毫克/升,Cr~(6+)10毫克/升,若超出此范围必须进行处理.对这些有害杂质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化学沉淀—过滤法和电解法两大类.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碱性锌酸盐镀锌体系镀液成分简单、镀层结构致密,废水易于处理,因而有望取代氰化物镀锌.然而,由于镀液中不含强配位剂,因此镀液对杂质的敏感性较高.为了有效保证镀层质量,本文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系统的研究了Fe2+、Pb2+、Cu2+等常见金属杂质离子对镀层形貌、耐蚀性及晶粒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杂质在0.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对于镀锌层外观无明显的影响,但会降低其耐蚀性,而且会抑制锌在(110)晶面方向上的生长速度.铜离子浓度大于0.01 mol/L时降低了镀层外观质量和耐蚀性,而且降低了锌层的(110)晶面的强度,提高了其(100)与(101)的晶面强度.铅离子含量达0.001 mol/L以上会极大影响镀层外观以及耐蚀性,同时它也降低了锌层(110)晶面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镍电镀液内有杂质存在时,对镀层有显著的影响,降低了镀层的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使镀层的机械性能和保护性能变坏:镀层变脆而内应力大。当有机杂质存在时,镀层上更时常出现氢气小孔(点蚀),镀层的外观质量下降也非常显著。镍电镀液中的杂质主要是铁和有机物质。镀液中有铁存在时,一般引起镍层剥落;有机  相似文献   

19.
锌合金压铸件氰化滚镀铜镀液中的锌杂质过高影响镀层的质量,研究了用硫化钾沉淀锌去除锌杂质.在日常生产中向镀槽中加1 mL/L氨水,能够加快锌在阴极上的沉积速度,将锌杂质控制在较低的浓度.将氢氧化钠提高到5.0~7.5 g/L,碳酸钠被控制在75 g/L以下.提高镀液中铜离子和游离氰化钠的比值,可加快铜在镀件低电流密度区的...  相似文献   

20.
0 前言 锌酸盐镀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艺.它具有以下优点:镀液污染小、镀液成分简单、成本低、操作条件容易掌握,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镀层细致光亮,而且韧性好,经钝化处理具有很好的防腐性和装饰性.与其他镀锌工艺相比,适合于镀厚锌(镀层厚度可达40ìm以上),尤其适用于军工科研产品防腐及装饰.然而发现该工艺在许多生产厂家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据了解,主要问题是:(1)镀液新配或加料调整后较难进入正常状态;(2)镀液中锌离子不易控制;(3)杂质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