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HMBS)对蚕丝织物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探讨了吸附温度对HMBS吸附蚕丝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解吸pH和固色方法对HMBS吸附蚕丝织物后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低,HMBS对蚕丝的吸附量越大,吸附温度为60℃时,HMBS对蚕丝的平衡吸附量达3.99 g/kg,半吸附时间为37.833 4 s;吸附温度为95℃时,HMBS对蚕丝的平衡吸附量为2.49 g/kg,半吸附时间为20.629 2 s;相对于pH值为2和pH值为10的酸性和碱性解吸条件,在pH值为7时HMBS吸附蚕丝织物的解吸率最低;采用阳离子型固色剂CWF-HC固色蚕丝织物时,解吸率可有效降至14%,解吸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以四乙烯五胺、环氧氯丙烷及三乙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醛固色剂FZ-1,并将其应用于染色后锦纶织物的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用量、pH值、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条件的研究,优化出最佳固色工艺,即固色剂用量为60g/L,固色液pH值为6,温度为70℃,时间为30min,焙烘温度为110℃,焙烘时间为3min.经固色整理后的染色锦纶织物,湿摩擦牢度达到3级,皂洗牢度达到4级,干摩擦牢度可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4.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酯交换方法合成了几种丙烯酸系烷氨酯单体,反应是在催化剂醇钙和阻聚剂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作用下完成的,此反应工艺简单,副反应少,产物得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由此类单体得到的水溶性阳离子型高分子固色剂用于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后处理时,可提高染色湿牢度1~2级。处理过程中,固色剂对染色物的色光及鲜艳度没有影响,固色后的氯浸牢度及日晒牢度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黄B-4RFN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并研究其染色性能.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黄B-4RFN进行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料用量2%owf.、纯碱15g/L、氯化钠50g/L,温度70℃,固色时间50 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黄B-4RFN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固色率为49.96%,且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牢度性能,可以满足一般染色产品对色牢度的要求,具有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优化改性工艺,测试并分析了纤维改性剂用量、染色温度、染色保温时间等对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的纤维改性剂为反应型无醛固色剂,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加纤维改性剂能够降低染色需要的盐碱量,该纤维改性剂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温度为50℃,固色时间为17min,纤维改性剂用量为0.075%,可减少30%标准盐碱用量。  相似文献   

8.
酸性染料上染锦纶时存在染色不深、湿处理牢度低、耐光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固色剂固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水相中,以三聚氯氰、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和对位酯为原料,合成分子内同时具有光稳定化片段和一氯均三嗪、乙烯砜硫酸酯双活性基的新型反应性固色剂M1.选用带有芳伯胺基团的商品染料C.I.酸性绿20对锦纶...  相似文献   

9.
柞丝绸是蛋白质纤维,有氨基、亚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能与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发生共价键结合;本文以活性艳红X-3B对漂后的柞丝绸进行染色,使用氯化钠作促染剂,碳酸钠作固色剂.考察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因素对柞丝绸染色效果的影响.在较佳染色工艺:碳酸钠8 g/L、氯化钠40 g/L、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20 min,活性艳红X-3B对漂后的柞丝绸具有较好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和耐水洗牢度;上染百分率为71.91%、固色率67.04%、耐水洗牢度≥4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松香粉制成固色剂,对黄檗染色后的棉织物进行固色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固色最佳工艺条件:松香粉用量12%(o.w.f),时间5min,反应温度60℃,pH=7,浴比1∶30。在此工艺条件下固色,织物皂洗牢度可提高1~2级,摩擦牢度提高0.5~1级。通过红外光谱仪、润湿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证实松香粉固色机理是以松香在纤维表面附着为主,以松香粉与染料纤维交联作用及氢键分子间力作用为辅。固色前后棉织物的断裂强力基本不受影响,棉织物的润湿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无甲醛多胺型固色剂.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多胺型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及最佳固色工艺.最佳合成工艺为:将摩尔比为1∶1.5的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于28℃左右反应2h后,加入占单体总量2%的四乙烯五胺,在70℃反应5h.最佳固色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40g/L,轧余率80%)→烘干(100℃).整理织物后,可使直接染料的各项牢度提高1~2级,且对色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性染料对羊毛和锦纶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pH值、温度和匀染剂对染色性能及羊毛/锦纶同浴染色后纤维同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毛/锦纶同浴染色时,仅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无法达到染色纤维同色性的要求,需要加入自制匀染剂,并在染色温度为95℃,染色时间为60min,元明粉用量为15g/L,匀染剂用量为1g/L时,可使两种纤维之间的色差较小,基本达到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和絮凝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及絮凝方面的性能,以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及适量的交联剂为原料,合成了二甲胺聚合物,并对其固色及脱色絮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合成的二甲胺聚合物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进行固色,可以提高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1-2级、耐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0.5级,固色性能达到朗盛公司生产的固色剂WRP T水平;在pH值为6,二甲胺高聚物用量为50 mg/L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工业印染废水进行脱色,脱色率分别可以达到88%和92%以上;对工业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8%。  相似文献   

14.
影响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简述了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具体讨论了影响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四个因素:1.纤维种类及形态结构;2.织物组织结构及厚度;3.染色用染料;4.紫外线屏蔽剂整理。介绍了两类紫外线屏蔽剂,作用机理以及防紫外整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散蓝2BLN染料对锗纤维针织面料进行两浴法染色,探讨载体用量、染液PH、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确定的最优染色工艺为:分散蓝2BLN染料1%(o.w.f),含固量为4%的防泳移剂5g/L,载体用料1.0%,平平加O1.0%(o.w.f),PH为5.0,染色温度85℃,固色温度90℃,上染时间60min,固色时间65 min,浴比1∶25。对染色后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锗纤维面料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织物的经纬向顶破强力均有所下降,但能够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乙烯三胺和二氰二胺合成预聚物,再与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在60℃反应3 h,冰醋酸调pH=6-7,用去离子水稀释即合成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无甲醛固色剂TZZ-1.进一步对固色剂TZZ-1的应用工艺性能进行了探讨,经测试固色后的织物其各项物理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而固色效果优良,表明固色剂TZZ-1是一种高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固色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讨论了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发生酸性水介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水介机理后提出了防止酸性水介的方法,列举了树脂型固色剂的类型和例子,介绍了国外研究情况,讨论了自制固色剂CRA的合成和固色机理,并介绍了小样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低盐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加入甜菜碱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低盐染色的染色深度(K/S值),研究了甜菜碱浓度、Na2CO3浓度、固色时间、浴比和温度等对染色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得到加甜菜碱时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活性红B-3BF4%owf,NaCO3 35 g/L(A染时加入),甜菜碱1.2 g/L,浴比1:10,温度60℃,染色时间80 min.结果表明,加入甜菜碱后活性红B-3BF对棉织物染色可减少60%左右的无机盐(Na2SO4)用量,染色牢度也有所提高,将甜菜碱应用于其它活性染料的染色,发现其染样的K/S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TG酶在柞蚕丝纤维卷曲定形整理中的应用可行性,考察了温度、时间、酶用量及超声波功率4个因素对定形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TG酶能够起到一定的卷曲定形作用,且在TG酶用量为1%owf、温度为50℃、超声波功率为126 W时,处理柞蚕丝纤维50 min后,卷曲度增加幅度达25.33%,同时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率分别提高了41.61%和18.51%.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单一类型染料对海岛型锦纶超纤PU革的染色效果,采用了分散染料与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方法.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S值和上染率的考查,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并探讨了染色顺序、固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酸性后分散染色,且2种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以APA固色效果最佳,染前加入使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可提高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至3级以上,并可小幅提高K/S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