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传统电力负荷调度系统存在可靠性差、调度过程电力数据易失效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电力自动调度系统。系统分为硬件设计与算法设计两部分。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电力数据采集器、负荷控制器以及调度器组成,分别采用芯片对其进行控制。对于系统的软件部分,基于分时电价制度,采用交叉遗传粒子群算法求取电力自动调度的最优解。为了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一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分时电价的电力自动调度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并且系统在完成电力负荷调度的过程中电力数据失活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风机出力的不确定性,使得电力系统调度受到了严重干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调度的多目标优化,构建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二层鲁棒性模型,并利用单亲遗传算法作为最优解的求解手段.以电力调度系统的经济性为研究目标,综合考虑了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成本和系统调整成本,通过实际数据对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调度成本和电力系统调整成本更低,为基于风机出力不确定性的能源系统多目标协调优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间歇式能源的消纳,针对主动配电网调度,提出计及可控负荷动态调节的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动态调节可控负荷的接入点,以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可控负荷动态调节的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动态群搜索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间歇式能源消纳率作为评估消纳性的依据。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计及可控负荷动态调节的优化调度策略是可行的,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主动配电网对间歇式能源的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力用户侧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需求侧响应在热力系统描述方面不能满足综合能源系统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用户侧参与下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用户侧采用可转移电力负荷分类参与需求侧功率调整;综合考虑系统内部电气热的耦合及分时电价、气价等,并利用储能系统的时移特性;以调度周期内系统运行成本以及负荷调用补偿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增设了考虑系统热负荷需求及电锅炉提供电力需求转换的热力平衡方程等式约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用户侧不参与调度的优化模型,用户侧的参与可改变原电力负荷曲线实现削峰填谷,同时降低综合能源系统总成本,保证综合能源系统正常运行及实现系统内源、储、荷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5.
姜凯 《电工技术》2023,(24):97-99
为了提高区域电网新能源消纳率,使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最小,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一种 全新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系统运行、发电机出力、系统功率等条件,设 定了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设定了实时调度的目标函数.以购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后续多 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方法进行求解,实现了零碳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零碳电力调度 模型成本低、新能源消纳能力较强,证明设计的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方法稳定效果较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静  侯峰  陈元毅 《电工技术》2022,(1):173-175
针对传统调度系统在电力客户侧物联网环境下运行中,存在完成调度的电力数据量少,无法满足电力客户侧需求问题,开展基于云边端协同的电力客户侧物联网调度系统设计研究.通过主控制芯片选型、无线收发装置结构设计、服务器选型,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并通过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迁移决策全局搜索目标获取、制定电力客户侧边缘任务边云协同调度策略,完成系统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调度系统与传统调度系统相比,调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能满足电力数据时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崔天依 《电工技术》2023,(11):71-73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在节能减排背景下,设计综合智慧能源优化调度系统。建立综合智慧能源优化调度系统架构,包括应用层、计算层、能源路由网络层及电网和微网设备服务层,这四层结构分别与调度总线相连。设计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在外层规划模型中,计算综合储能建设成本,同步建立风力与光伏等新能源的调度函数。在内层规划模型中,设置弃风弃光的惩罚成本系数,建立风能和光能运行功率的约束条件。内层运行模型与外层规划模型相连,实现能源优化调度系统。在实验中,依据3个预设场景对研究区智慧能源体系架构的能源负荷进行仿真,得到三个场景的总成本分别为79336.42、69417.95、65279.92元,其中场景3的总成本最低,可见该优化调度系统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冷热电能量耦合性日渐加强,实现多能源系统一体化运行优化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接入主动配电网为背景,研究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和主动配电网的协调调度。首先,建立了以综合成本为优化目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其次,建立了含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柔性负荷的主动配电网的多源协调调度模型,目标函数为调度成本、负荷曲线方差和可再生能源弃电量。再次,采用目标级联法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中所需要的脉冲电量采集器的设计,并对指标要求,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现场使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发挥实时调度的功率平衡作用,须明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实时调度环节应遵守的功率平衡约束,须以功率平衡约束为前提确定实时调度时间尺度。实时调度功率平衡功能的两个约束条件:功率消纳能力以短期调度确定的消纳备用为约束;实时调度时间尺度以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功率调节范围为约束。基于递进衔接的调度控制体系,采用不确定度函数描述间歇式电源发电功率不确定性统计规律,进而提出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实时调度临界时间尺度的解析公式。解析式给出了实时调度临界时间尺度与间歇式电源功率不确定性、运行占比和AGC功率调节范围三个因素的函数关系,解决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实时调度时间尺度的量化选取问题。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任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都对应一个与之适应的实时调度临界时间尺度,都能有效地实现电网的功率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负荷调度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没有考虑备用调度因素,导致电力系统调度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负荷平衡化分散调度方法研究。根据动态负荷平衡系统结构,建立单区域考虑多重不确定性负荷平衡化分散调度模型,并描述负荷在时间段内的变化值,以此确定调度目标函数。在相关约束条件下,使各个负荷预测误差相互独立,保证本区域负荷波动一致,完成多重不确定性负荷平衡化分散调度。在既定联络线功率下保持约束条件不变,通过引入协调优化乘子项,计算第二层下级优化目标函数,实现备用分散协调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调度效果最高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华东电网计算机负荷自动调度的要求,1985年2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承接了上海闵行电厂11号机组锅炉—汽轮机协调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调试项目。该系统的设计,吸收了美国Leeds &Northrup公司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美国Foxboro公司协调控制系统SPEC-200硬件组态设计技巧。系统硬件主要采用的是上海Foxboro公司的SPEC-200组装仪表。系统具有完善的逻辑控制、联锁保护以及在集控室BTG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我国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和高比例跨区电力输送的新型互联电力系统建设,降低源荷不确定性对清洁能源跨区消纳和省内-省间电力平衡的影响,提出考虑源荷功率矩不确定性的新型互联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设计了计划-市场双轨制下新型互联电力系统省内-省间双层优化调度模式。其次,采用矩不确定集合刻画风光发电和负荷功率的不确定性,并提出由此引起的系统弃风弃光分布鲁棒条件风险度量模型。最后,以省间和省内总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新型互联电力系统省内-省间分布鲁棒协调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对偶优化理论将该模型转化为易求解的半定规划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促进了西部地区清洁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降低受端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应对源荷功率不确定性波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力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以及软件设计包括程控光开关的控制和模块的控制流程;提出了运用电力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即自动测试和手动测试的选取,相关参数的设置及故障点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通过电力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可获取光纤长度、平均损耗、反射损耗、熔接损耗等相关数据并判断事故点与测试原点间的距离,实现故障点的精确定位,大大缩短了修复故障光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型燃气轮机和以其为基础的热电联供单元的大量配置,电力、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联合优化调度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电-气混联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双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框架,考虑到各子系统间信息的不透明特性,上层基于日前预测数据和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建立以系统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分布式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针对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波动,下层基于短时预测数据建立以遵循日前调度方案为目标的实时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电-气混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和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因素给微电网优化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微电网分层调度模型,采用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源–网–荷–储"的日内协调运行.日内优化层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为日内修正层提供参考值.日内修正层以修正后的调度计划与参考值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并根据预测输出与实...  相似文献   

17.
河北电网电量计费系统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从国外引进电量同系统主要完成电量数据的自动电量数据的自动采集、远传、处理和存储。该文全面介绍了该系统的主站端和厂站端的硬件设备组成及应用软件功能,分析了该系统的性能特点,总结了系统2年来的运行情况,最后对系统的实用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引入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设备加强了电力和天然气网络间的耦合,减少了弃风弃光现象,但也使可再生能源在进行优化调度时发生能源重复转换,降低用能效率,产生能源损耗。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减少能源重复转换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引入KKT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优化得到了协调各转换设备的调度运行计划及系统最小运行成本。在算例中采用4种不同的典型场景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模型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情况下,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用能效率,与未考虑能源重复转换的传统调度模型相比经济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节能调度中的水火电力最优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电比例高达50%的广西电网为对象,提出了基于现代内点最优化理论的水火电力最优协调模型。把原先由人工完成的电网日调度计划,用模型进行描述和求解。在满足"三公调度"、"节能减排"和水火电力系统运行约束的同时,使指定的购电成本或发电成本目标函数得以优化,达到节能调度的目的。同时,系统对所需的各类调度数据进行统一集成,方便使用,大幅提高了调度计划制度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微电网能够协调分布式电源,从而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经济、能源和环境中的优势。针对微电网并网时的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考虑发电成本、污染物排放的微电网系统的环保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协调权衡和折中处理,使所有目标函数尽量达到最优。选取微电网案例的日负荷数据进行了优化调度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