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舒月红  马成  高倩  陈红雨 《蓄电池》2014,(6):248-252
本文使用BET、XRD、SEM等多种分析表征方法对废铅膏脱硫前后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并探究Na2CO3、NH4HCO3、(NH4)2CO3等不同碳酸盐对废铅膏脱硫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方差分析去探究不同脱硫剂、不同实验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可以得到碳酸钠对废铅膏的脱硫具有很好的效果,利用正交实验分析软件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因素对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影响的大小。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铵的脱硫率分别为97.08%、93.96%、92.90%,从而可以判断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很好的脱硫效果以及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正交分析研究了碳酸钠、碳酸氢铵和碳酸铵三种脱硫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脱硫后铅膏中碳酸铅团状聚集物呈现规则的柱状结构且表面出现密集分布的孔洞;三种碳酸盐脱硫剂中碳酸钠的脱硫率最高;摩尔比对脱硫率和残留率影响最显著。最终确定碳酸钠为脱硫剂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2015,(6)
废铅膏中Pb SO_4所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柠檬酸钠可以使废铅膏有效脱硫,研究其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行为对废铅膏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研究废铅膏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行为。室温下,废铅膏在ω(柠檬酸钠)=8.3%的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率仅为3.275%。通过极差分析可以判断脱硫温度、脱硫时间及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质量分数对脱硫效果影响的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质量分数,其次是脱硫时间,影响最小的因素为脱硫温度。  相似文献   

4.
张松山  柯昌美  杨柯  陈梅 《电池》2016,(1):56-58
以尿素溶液浸出废铅膏中硫酸铅(PbSO_4),经化学转化生成易于分解的碳酸铅(PbCO_3),实现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尿素的实际用量/理论用量对尿素体系脱硫率的影响,对产品进行XRD和SEM分析。当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6h及尿素用量A/T为5时,脱硫率可达到60%以上;尿素脱硫反应的进行由铅膏表面缓慢展开,可实现PbSO_4向PbCO_3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高温煤气脱硫及其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石灰石作脱硫剂,在固定床上进行高温煤气脱硫,研究脱硫剂粒径、用量、温度和入口H2S浓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及脱硫反应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并得到CaO的转化率曲线。结果表明:粒径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大,其中以0.38~0.9mm的石灰石脱硫效果最佳;脱硫剂用量增加,气固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脱硫反应进行得更完全;温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最佳的脱硫温度为脱硫剂完全煅烧的温度;在一定的空速下,随着入口H2S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脱硫剂明显加快逆水煤气变换的反应速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是产生的CaS堵塞了脱硫剂的微孔,催化活性减弱,使逆水煤气变换反应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6.
张松山  柯昌美  杨柯  陈梅 《电池》2016,(4):231-233
介绍国内铅回收的现状;综述废旧铅酸电池铅膏脱硫回收铅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氯盐体系、碳酸盐体系、氢氧化钠体系、有机酸体系和铵盐体系等进行废旧铅酸电池铅膏脱硫转化的技术特点;展望废铅膏脱硫工艺的重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2016,(5)
废铅膏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可有效脱硫,但废铅膏在其中的溶解率过大会影响其脱硫效果,因此,在脱硫研究过程中考虑溶解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法来研究该问题。室温下,如果柠檬酸钠水溶液中ω(柠檬酸钠)=8.3%,废铅膏在其中的溶解率为13.32%。通过极差分析判断出各因素(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及水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的质量分数)对溶解率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溶解率最大的因素为柠檬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次是溶解温度,溶解时间为最小的影响因素。在20℃、ω(柠檬酸钠)=25%的柠檬酸钠水溶液中溶解60 min可以得到试验组中最低的溶解率。  相似文献   

8.
CO2活化的石灰石浆液在流化床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CaCO3与SO2的反应活性,采用CO2气体对其浆液进行活化处理,从而使基于流态化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过程取得更高的效率。在高1.1m、内径12.5cm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以粒径为275μm、静止床高为98mm的粗砂作为流化介质,实验考察了活化时间、饱和接近度、钙硫比、脱硫剂粒径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硫比为1.2、饱和接近度为15~18℃、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经CO2气体活化后的CaCO3脱硫剂其脱硫效率可达92%,接近于相同条件下Ca(OH)2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9.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电石渣为脱硫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变废为宝。某电厂600 MW机组脱硫系统原采用石灰石为脱硫剂,以该电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改用电石渣作脱硫剂的试验研究,分析采用电石渣做脱硫剂后不同pH值对脱硫效率及石膏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电石渣与石灰石作为脱硫剂时的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将电石渣用作脱硫剂,脱硫效果良好,并可大幅度降低脱硫成本;副产物石膏水分有所增加,需加强脱硫剂的预处理和石膏脱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铅酸蓄电池铅膏配方中的硫酸量和有机膨胀剂进行了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当铅膏中的硫酸量降低后,蓄电池的充电接受性能和深循环寿命大大提高;木素磺酸盐与腐殖酸复合的有机膨胀剂较其单独使用,提高了负极在2小时率容量放电条件下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按照上述最佳配方生产的阀控密封式(VRLA)蓄电池在70%的放电深度下的循环寿命达到了612次。  相似文献   

11.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炉内喷钙脱硫试验,系统考察了煤粉炉内喷钙脱硫工况条件下SO2和NOx排放发影响因素。试验表明,SO2和NOx排放与炉内温度、Ca/S、脱硫剂细度、煤种、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SO2和NOx排放规律的研究,为石灰石脱硫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况,缓解脱硫和降低NOx排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2017,(2)
在草酸–草酸钠湿法浸取废铅膏回收铅工艺中引入助溶剂——聚天冬氨酸(PASP),以促进PbSO_4溶解转化和PbO_2还原,进而研究PASP对废铅膏转化以及回收制得的铅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SP与废铅膏的质量比为1∶4时,铅的回收率达99%以上,脱硫率达99.9%以上;回收制得的铅氧化物正极放电比容量高达107.6 m Ah·g~(-1),活性物质利用率为44.8%,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高于90%。  相似文献   

13.
日电研所成功地开发出干式脱硫剂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于1995年4月28日发布消息,该所已成功地开发出以煤气为港融碳酸盐型燃料电地燃料的干式脱硫剂──锌铁酸盐脱硫剂.其脱硫性能可达1μl/L以下.脱硫标准不仅达到了1μl/L以下,同时还可以反复利用干式脱硫剂,为世界首创.该所至今,已开发过用于煤气复合发电所使用的氧化铁,其脱硫性能达100ml/L,担由于达不到燃料电池所必须的1ml/L的脱硫性能,因此与具有1ml人脱政性能的氧化锋相合成,而生成锌铁酸盐,再掺入硅,便生成了可以反复利用的铸铁酸盐脱硫剂.该所计划,这种脱硫剂…  相似文献   

14.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炉内喷钙脱硫试验,系统考察了煤粉炉内喷钙脱硫工况条件下SO2和NOx排放发影响因素,试验表明,SO2和NOx排放与炉内温度,Ca/S,脱硫剂细度,煤种,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SO2和NOx排放规律的研究,为石灰灰石脱硫选择一个适合的工况,缓解脱硫和降低NOx排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贝壳脱硫性能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问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1050℃,海螺和毛蚶壳约为1000℃,花蛤约为950℃,而石灰石的约为900℃。煅烧贝壳的内部孔径在0.2~10μm之间,比表面积在0.6459~1.1389m^2/g,而石灰型CaO的孔径集中在0.02~0.1μm,比表面积为12.2209m^ 2/g。孔分布良好的贝壳具有较好的脱硫动力学特性,脱硫剂的钙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2016,(5)
利用底吹炉的氧势梯度理论,对废铅泥硫酸盐物料进行熔炼,得到易于治理的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再生铅和含铅量低的弃渣。铅膏经直接脱硫还原后,脱硫率达98%以上,铅回收率高,熔炼强度大,可大规模处理物料,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2016,(2)
本文首先采用碳酸盐将废铅膏中的铅浸提出,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PbO,得到的PbO再与H_2SO_4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得到3BS。浸出结果表明,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较高的浸提效率,可达98.0%以上;XRD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煅烧可得到较为纯净的PbO,水热反应得到的3BS的纯度在99.0%以上;电池性能表明,由3BS制备的电池首次放电容量有明显的提高,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应用蒸汽相变协同脱除细颗粒和湿法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协同脱除细颗粒的试验研究:通过添加蒸汽建立旋流板脱硫塔内蒸汽相变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利用过饱和水汽,以细颗粒为凝结核发生相变,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并由脱硫液、除雾器高效脱除;研究采用Ca(OH)2、NaOH、Na2CO3、NH3·H2O等4种不同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性能,并考察了脱硫剂种类、液气比、蒸汽添加量等对细颗粒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OH、Na2CO3作为脱硫剂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优于Ca(OH)2和NH3·H2O;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蒸汽,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可使细颗粒脱除效率显著增加;液气比的影响与脱硫塔内是否存在蒸汽相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钙基脱硫剂的原理和使用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在通过使用添加剂、掺入粉煤灰和水合作用三方面来改性钙基烟气脱硫剂活性的研究情况,指出提高脱硫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吸收剂的钙硫比,提高钙基烟气脱硫剂的脱硫率和利用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内蒙古华宁热电有限公司中水石灰石污泥和脱硫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反应活性、粒径分布、反应结晶性能、浆液p H值等指标进行分析,认为中水石灰石污泥与脱硫石灰石主要成分接近,有作为脱硫剂替代产品的可能。但中水石灰石污泥所含杂质成分较多,反应活性较低,其整体性能指标较脱硫石灰石差,若作为脱硫剂使用,还需要对中水石灰石污泥回用脱硫系统的使用条件以及回用后对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