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本试验以沪酿1.01号醋酸菌为试验菌种,采用琼脂葡萄糖乙醇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考察底酸(乙酸)浓度对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作底酸可以缩短醋酸菌发酵时间,最佳底酸(乙酸)浓度为2%,醋酸菌产酸量24h最高可达21.56g/L,但乙酸浓度过高会反馈抑制醋酸菌的产酸量。  相似文献   

2.
底酸(乙酸)浓度对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沪酿1.01号醋酸菌为试验菌种,采用琼脂葡萄糖乙醇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考察底酸(乙酸)浓度对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作底酸可以缩短醋酸菌发酵时间,最佳底酸(乙酸)浓度为2%,醋酸菌产酸量24 h最高可达21.56 g/L,但乙酸浓度过高会反馈抑制醋酸菌的产酸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斜面传代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液体保藏法对醋酸菌保藏期限及产酸性能稳定性进行对比试验,短期保藏醋酸菌采用液体石蜡保藏法、液体保藏法效果好,液体保藏法保藏的醋酸菌种更易活化和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问:液态深层发酵酿醋制备液体斜面的技术?答:在液态深层发酵制醋工艺中,大多采用沪酿1.01醋酸杆菌作为产酸菌种,一般是将固体保藏菌种经固体斜面→原菌→一级(摇床)种子→二级(摇床)种子逐级复壮扩大培养后接入醋酸种子罐用于车间生产。试验研究将固体斜面复壮培养阶段用液体斜面代替[液体斜面→原菌→一级(摇床)种子→二级(摇床)种子],观察液体斜面工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经数批次试验对比,获取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初步确立采用液体斜面的生产工艺。1试验方案采用液体斜面与传统固体斜面对照试验。1.1培养基固体斜面培养基:葡萄糖1%,酵母膏…  相似文献   

5.
对醋酸菌保藏的斜面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液体保藏法和经过改进的斜面液体保藏法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保藏期限和产酸能力的实验,结果表明:斜面液体保藏法保藏的菌种保藏期限可达2年,产酸能力优于其它3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醋厂的醋酸菌保藏方法:先将醋酸菌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待菌苔长出后,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以中和保藏过程中产生的酸,再加入依照当地原料制作的液体培养基,用橡胶塞封口,置冰箱2~4℃保藏。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保藏醋酸菌1年以上,而且在保藏过程中培养基对醋酸菌还存在一种选择效应,使醋酸菌种更加适应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7.
醋酸菌菌种保藏条件改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该文对醋酸菌斜面保藏培养基及液体保藏方式进行了探索 ,比较了醋酸菌斜面保藏与液体保藏的效果 ,实验表明 ,采用液体保藏醋酸菌方法更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答:在液态深层发酵制醋工艺中,大多采用沪酿1.01醋酸杆菌作为产酸菌种,一般是将固体保藏菌种经固体斜面→原菌→一级(摇床)种子→二级(摇床)种子逐级复壮扩大培养后接入醋酸种子罐用于车间生产。试验研究将固体斜面复壮培养阶段用液体斜面代替[液体斜面→原菌→一级(摇床)种子→二级(摇床)种子],观察液体斜面工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最适的培养基条件对纳他霉素生产菌株Streptomyce.natalensis的孢子培养时间、菌种保藏时间、接种孢子浓度、种龄、接种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最适合发酵的种子质量条件,即优化后的斜面保藏培养基(g/L)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0.0,酵母浸粉2.0,琼脂15.0,pH7.3;种子培养基(g/L)为:葡萄糖20.0,大豆蛋白胨10.0,酪蛋白胨6.0,MgSO4·7H2O 1.0,KH2PO4 0.5,NaCl 2.0,pH7.3.斜面菌种保藏时间:60d;斜面孢子培养时间:7d;接种孢子浓度:108个/mL;摇瓶发酵种龄:32h;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纳他霉素摇瓶发酵产量为2.12g/L.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醋酸菌菌种的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方法,并从预冻温度和保护剂浓度对冻干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醋酸菌菌种冻干保藏的预冻温度及保护剂浓度。比较了不同保藏方式对产酸的影响,实验表明用冷冻干燥保藏法保藏醋酸菌菌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选择一株对水解酸化液耐受性强、高产油脂的优良藻株Chlorella sp.作为出发藻株,向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小分子有机酸/醇(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乙醇)进行小球藻纯培养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混合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4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进行响应面的试验,考察混合小分子有机酸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 g/L、0.42 g/L、0.40 g/L和0.18 g/L时,小球藻的单位体积细胞数含量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1.18×108 CFU/mL)。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有机酸含量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在初始有机酸含量分别为4 g/L、7 g/L和10 g/L的模拟葡萄汁中接种酵母,于25 ℃发酵,比较不同初始有机酸含量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降糖、有机酸及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有机酸含量7 g/L时酵母生长和耗糖最慢,乙醇和乙醛产生量最低;随初始有机酸含量升高,pH值、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总酸、乙酸乙酯和总酯含量呈下降趋势;琥珀酸、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总高级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对β-苯乙醇、正丁醇及丁酸乙酯含量影响较小。初始有机酸含量10 g/L的葡萄酒发酵过程酵母生长快、降糖最快,产酸含量适中,同时香气较好。因此,葡萄酒发酵的适宜初始有机酸含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13.
醋酸菌是影响纯种液态酿醋效率的关键因素。为获得高质量浓度醋酸生产菌,本研究将常规筛选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进行优良醋酸菌的筛选。采用高质量浓度酒精和醋酸培养基富集,挑取醋酸菌膜初步分离目的菌;借助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DNA保守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获得一株产酸高的巴氏醋酸杆菌JST-S(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JST-S,BJST-S);在与沪酿1.01(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HN 1.01)进行发酵特性对比研究时发现,BJST-S在生长速率、产酸速率及耐醇和耐酸等方面均优于沪酿1.01;半连续发酵3批次BJST-S的产酸量维持在58.10~59.68 g/L,发酵强度维持在1.21~1.24 g/(L·h),说明该菌产酸特性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醋酸工业化生产以及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高糖度葡萄汁(总糖为286.2 g/L)为发酵原料,对比酵母源有机氮FN502和酵母细胞壁CW101的不同添加时期对葡萄酒酵母酒精发酵速度、乙酸产量、最终酒精度及葡萄糖、果糖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进行1/3时同时添加有机氮FN502和酵母细胞壁CW101(各200 mg/L),或在酒精发酵进行1/3时添加有机氮FN502(200 mg/L),进行2/3时添加酵母细胞壁CW101(200 mg/L),对葡萄酒酵母的酒精发酵速度及果糖消耗促进作用均高于对照及二者分别单独使用,最终酒精度均为16.9%vol,总残糖分别为1.50 g/L和1.58 g/L。有机氮FN502和酵母细胞壁CW101的添加均可显著降低乙酸的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醋酸菌培养条件的优化与醋酸发酵实验。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分批发酵。结果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g/L,酵母膏10g/L,乙醇10%(v/v),pH5.5,装量50mL/500mL,静置培养5d。在优化条件下,醋酸产量比用普通产酸培养基提高了36.4%。应用于分批发酵试验产酸较高。结论优化培养条件适合醋酸菌生长与醋酸发酵。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和枸杞为主要原料,先经酒精发酵,再进行醋酸发酵酿造复合果醋,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6%、初始pH值为4.0、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6 d。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达到8.28%vol。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6 d。经该工艺制得的葡萄枸杞复合果醋风味纯正,具有特殊的水果香味,果醋中总酸(以醋酸计)为4.27 g/100 mL,还原糖(以葡萄糖计)为2.5 g/L,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7.
从工业醋醅中分离出5株耐乙醇、耐高温的产醋酸菌株,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初步认定其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对其耐乙醇、耐高温发酵特性的研究,发现菌株FY4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2%的乙醇和43 ℃高温,在30 ℃和体积分数10%乙醇条件下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1.2 g/L。在10 L发酵罐试验中,菌株FY4的产酸量始终高于醋酸菌AS1.41,在37 ℃和体积分数10%乙醇条件下,菌株FY4产酸量达到42.2 g/L,而在此条件下工业菌株AS1.41几乎停止产酸。结果表明菌株FY4具有高耐受性,可产生大量的醋酸,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influence of available low‐cost carbohydrates as carbon sources on Brettanomyces bruxellensis growth, acetic acid and ethanol production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viability of this yeast to eventually become an industrial acetic acid producer. Six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were included as carbon sources (glucose, sugarcane molasses, refined cane sugar, pineapple, sugarcane and beet juices). B. bruxellensis develops in a complex culture medium like plant juices and sugarcane molasses better than in a medium with a simple carbohydrate such as glucose. The maximum acid acetic yield (0.24 g/g) and productivity (0.14 g/L/h) were attained in tests carried out with sugarcane molasses containing 60 g/L sucrose. The strain produced low levels of ethanol in a refined sugarcane medium, but was able to produce a substantial quantity of acetic acid (13 g/L).  相似文献   

19.
非碳水化合物对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影响规律的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该文论述了在静置培养条件下乙醇、醋酸和柠檬酸对木醋杆菌(Acetobcter xylinum)产细菌纤维素的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添加1.5%的乙醇,细菌纤维素产量为2.44g/L;添加0.1%的醋酸,细菌纤维素为2.75g/L;添加0.2%的柠檬酸,细菌纤维素产量为2.1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