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动画教育现状中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轨问题,以动漫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论述了一种高职高专层次动画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结合动画学科的特点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让学生既能在任务驱动模式中以模块化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接触学习动画生产流程中的实操技术。这种模式能较为有效地完成了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从而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下,财经高校的教育形式以及多学科建设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财经高校急需建立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和校园艺术形式。文章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语境中对动画教育理论形成的机制以及其自身具有的民族品格和时代特征进行检视和爬梳,把动漫教育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泛视阈逐渐走向审美的品德,并藉此展望与论述动画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应的逻辑演进关系,加强对动漫人才培养,认识当下高校动画教育的意义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动画专业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画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诸种问题,进而提出"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种素质、四个结合"的创新与突破路径,以此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画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缩小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最终促进动画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动漫产业高速发展,动画专业人才需求倍增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动画专业现有专业课程缺乏专业内细分,专业基础教学内容"碎片化",与创作实践脱节,动画全流程系统性实践教学与训练不足,与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脱节.西安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在实践过程中,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构成及课程内容,将专业基础教学融入创作实践环节.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5.
于杰  李慧敏 《网友世界》2014,(14):256-256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于动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培养动画人才,而随着毕业生的大量涌现,动画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的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动画专业人才的模式上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定位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学、研、产相结合的动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源头上改善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更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动漫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实用型动画人才成为了当今高校动漫专业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对实际应用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动漫专业教学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动画产业人才匮乏,我国众多工科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动画人才却依然紧缺。原因不仅在于动画专业教育体系的不够成熟和完善,更源于动画本身是一个具有多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集合的综合专业。作为21世纪的动画人才,仅仅掌握软件操作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我国本土的传统动画形式——从水墨动画到剪纸动画等诸多文化形式应该被工科院校的动画教育汲取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动漫人才是分短缺。国内多数院校从就业的前景考虑,纷纷设立了与动漫相关的专业,然而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动漫专业相关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市场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动漫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教育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构建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动漫专业教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动画人才教育近几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文化创意产业语境中对中国动画教育的发展现状做了描述,对动画教育的核心目标进行了界定,就目前动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找寻一些基本对策,对当前高校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动画人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客观地讲,相比一些动画人才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如美、英、法、日、韩等国),我国的动画专业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动画制作教学设计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的个性化卡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  郑南宁  梁林  李岩  徐迎庆  沈向洋 《软件学报》2002,13(9):1813-1822
介绍了一个卡通动画系统.该系统可使用户很方便地生成个性化的卡通头像,并通过简单的交互定制各种夸张而生动的表情,还可以实时生成语音驱动的卡通动画.系统主要包括3部分:基于图像的卡通自动生成模块、交互的卡通表情编辑模块和语音驱动的卡通动画模块.卡通自动生成模块采用基于样本学习的方法生成具有特定艺术风格的卡通头像.这里使用了一种非参数化采样算法来学习原始照片和画像间复杂的统计关系.在此基础上,卡通表情编辑器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模板生成各种具有生动表情的卡通.同时,用户也可以定制自己的表情模板.卡通动画模块使用了实时的唇形合成算法,可以生成语音驱动的卡通动画.该系统可以使普通用户很方便地生成个性化的卡通头像和动画,在这一点上优于其他动画制作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高校动漫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如何把握好动漫的教学与实践,使动漫教育成为动漫产业链上坚固的一环,是高校动漫专业面临的最根本出路。本文通过对动画教学过程中的高校动画教育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从教育模式、课程设置角度,对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提出几点教改方案。  相似文献   

13.
动画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它强调动画设计者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动手、动脑的实践性能力。动画产业在各地蓬勃发展,优秀的动画专门性人才的缺乏却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校如何大力发展动画专业技能教育,积极培养动画专门性人才是解决瓶颈问题的根本,因此,加强动画专业的实验性教学,培养动画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成为整个动画教学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动漫产业园空心化问题严重,高端人才匮乏;新媒体技术为天津动漫产业崛起带来了新机遇;动画内容与天津区域文化融合不足;动漫教育必须落实产学研之路等四个方面对天津动漫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解读;力图以笔者自己的视角促进天津动漫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程机械课程是高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其教学改革,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社会人才需求为标准,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线。重点在于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建设配套的教材及电子课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得力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机器学习的语音驱动人脸动画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语音与唇动面部表情的同步是人脸动画的难点之一.综合利用聚类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学习语音信号和唇动面部表情之间的同步关系,并应用于基于MEPG-4标准的语音驱动人脸动画系统中.在大规模音视频同步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无监督聚类发现了能有效表征人脸运动的基本模式,采用神经网络学习训练,实现了从含韵律的语音特征到人脸运动基本模式的直接映射,不仅回避了语音识别鲁棒性不高的缺陷,同时学习的结果还可以直接驱动人脸网格.最后给出对语音驱动人脸动画系统定量和定性的两种分析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语音驱动人脸动画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语音视频同步的难题,增强动画的真实感和逼真性,同时基于MPEG-4的学习结果独立于人脸模型,还可用来驱动各种不同的人脸模型,包括真实视频、2D卡通人物以及3维虚拟人脸.  相似文献   

17.
李瑞龙  梁缘  张松海 《计算机科学》2017,44(8):27-30, 53
矢量化的视频图像相对于光栅化的视频图像具有储存容量小、缩放不失真等诸多优点。相对于真实视频,卡通视频因色块明显、线条清晰等特点更适合于进行矢量化处理。基于卡通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优化分割算法。主要针对Canny边缘提取不封闭的特点进行优化,并将其用于图像分割。提出了一种算法来提取卡通动画的素材,并为卡通动画构建素材库。通过素材重用的方式大大地缩小了卡通视频的储存空间,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卡通视频矢量化问题中极易产生的帧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全自动地进行卡通视频矢量化的系统,其中包括卡通视频的镜头分割、素材库的构建等过程。该系统能够适应多种卡通视频,并能对视频中的细节区域产生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国劳动技能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近年来社会各个行业对实务型人才需求量的猛增,更加大了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教育与培养任务。电子商务作为目前的新兴行业,促进了贸易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量也逐步扩大。特别是图形图像处理与设计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这就要求各个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对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图形图形处理课程的教育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卡通"——Cartoon,英语的音译,在字典里解释为动画、漫画。我国的卡通艺术曾经辉煌过,但如今却乏善可陈。从纵向的角度看,中国卡通艺术的落后有历史的原因;从横向看,中国卡通同发达国家相比有资金缺乏、软硬件落后的各种原因。找出原因,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发展中国的卡通艺术。随着政府的重视、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的加强,我国卡通艺术的发展正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