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黄郑  王永强  王红星  高超  柏仓 《中国电力》2020,53(4):161-168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系统数据处理平台计算能力较低、整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雾边异构协同计算的新型无人机巡检系统。详细介绍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以及作业流程,同时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无人机巡检具体功能有机融合,以航迹自主规划、多机多任务协同以及缺陷智能识别3种主要功能为例,给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巡检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提高无人机智能化水平与自主运行能力,提升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与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2.
结合华中电网某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可视化巡检工作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中的作业流程、巡检内容以及巡检技术要求,并针对在清晨、傍晚、阴霾等环境光线较暗情况下,无人机难以快速、精准、高效地开展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缺陷识别等难题,以图腾柱开关控制电路为核心,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中的自动补光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光线亮度实时检测模块、高低电平逆转模块、图腾柱开关控制电路、稳压模块、LED补光模块,并以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巡检设备为测试平台,现场实践论证了该自动补光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电网输电线路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巡检工作量,而人工定期巡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安全高效巡检运维需要,为此探讨了无人直升机巡检及相关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作用,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大型无人直升机平台的多传感器全自动巡检系统。介绍了该巡检系统功能和结构,并对巡检系统5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和研制进行阐述,同时将该巡检系统应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开展的500 kV线路巡检试验。巡检结果表明,该巡检系统能有效发现线路缺陷隐患,具有明显的巡检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机巡与人巡效果对比及协同巡检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见光巡检方式、红外检测方式、重大及紧急缺陷、线路典型缺陷等角度对南方电网2012—2014年输电线路直升机巡检(机巡)及地面人工巡检(人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机巡及人巡在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的效果,以及输电线路机巡及人巡的特点,对实施输电线路协同巡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电力线路应急处置和安全巡检业务的高效、自动化处理需求,设计研发了一套无人直升机多传感器电力线路安全巡检系统。首先,通过高精度同步授时与标定,统一机载紫外、红外、可见光以及激光传感器的时间、空间基准。其次,无人机通过机载多传感器同步采集输电线路的高精度3维激光点云、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红外视频、紫外视频,进行多源数据的独立与融合处理,完成对线路通道的安全距离检测、线路设备异常发热及异常放电检测,实现对输电线路不同缺陷和隐患的智能诊断。最后输出标准诊断报表,以供现场勘察确认。为验证无人机多传感器巡检系统的功能,开展了实际带电运行线路巡检试验。巡检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系统对线路缺陷与隐患的检测结果与人工现场勘察结果一致。该系统能发现输电线路多种运行缺陷和安全隐患,为运行单位提供相应的检修维护决策依据,还能提供缺陷或隐患位置的可视化场景信息,方便人工辅助诊断和排查,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6.
朱正  吴继伟 《安徽电力》2009,26(3):81-84
文中结合当前安徽电网500kV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现实需要,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开发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和特点。该系统软件能实现线路缺陷的网络闭环管理,并将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融入其中,使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实时直观,达到线路巡检工作标准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无纸化管理的要求,该系统在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的成功运用将大大提高电网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安全高效巡检运维的需要,探讨了无人直升机巡检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作用,并设计了一套输电线路巡检可视化管理系统。介绍了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将该系统应用于广东电网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实际无人机巡检数据验证了该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证明其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助研发的大型无人直升机多传感器电力线路全自动巡检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广东电网部分典型运行线路上开展的规模化巡检方案及结果进行阐述。采取无人直升机通道巡检和精细巡检相结合的巡检方式,对输电线路通道环境、安全距离、异常发热、异常放电以及导地线、绝缘子、金具等线路设备外观、结构缺陷,进行多传感器、多维度同步检测和联合诊断;再将巡检诊断结果经由线路运维单位进行人工复查,并与历史缺陷数据对比,验证了巡检结果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华  徐原春  姚晓春  赵亮  唐超 《电气技术》2012,(12):63-65,73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主要是由工作人员到线路现场进行人工目测检查,巡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巡检盲区。为了能更好的规范巡检过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巡检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并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设计系统界面,具有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巡检任务安排、数据记录、缺陷管理、故障管理、数据汇总报告等功能。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配网设备巡检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供用电》2019,(8)
正中/国/电/力/出/版/社/倾/力/推/出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运输的重要通道,其安全稳定运行是国家稳定、人民安居的坚实基础,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威胁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对架空输电线路开展巡视和检修,及时清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缺陷,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先进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蓬勃发展,与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技术深度融合,出现了载人直升机巡检、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巡检等新型的机器巡检技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多年以来积极开展架空输电线路机巡研  相似文献   

11.
罗宇亮  沈洁 《电测与仪表》2020,57(23):17-22
为了有效解决输变电工程中巡检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巡检系统。通过设计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整体结构和智能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两方面,详细研究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整个系统主要包含基站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终端设备。提取输变电工程关键纹理特征、定位巡检过程中特定图像目标,并检测局部放电异常声音,完成异常声音训练和识别,实现输变电工程的智能巡检。经过实验测试可知,可控制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在5毫米以内,垂直方向定位精度在3毫米以内。能够通过综合监测平台客户端软件或移动客户端实现对巡检机器人的实时遥控、任务配置以及数据访问等。各项指标测试显示,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适用于输变电工程,并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目前使用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为了提高对直升机和直升机输电线路巡检数据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设计并开发了直升机巡检管理系统。首先提出了基于J2EE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论述了基于Google地图的输电线路和飞行路线的动态交互可视化原理与实现方法,开发了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采用了多种信息安全技术保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目前该系统已在南方电网所辖各局推广应用,运行稳定,提高了线路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并为下一步直升机智能巡检和带电作业构建了网络信息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巡检导航系统是利用GPS与路网识别技术开发的具有全程语音引导、自动到位提醒、现场指挥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巡检设备。该设备实现了输电线路巡视路径智能导航、巡视轨迹查询、巡视到位监控和标准化巡视指导作用,并可随时查看详细线路属性数据。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产紧密相关。手机定位导航系统可以减少巡视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巡检效率,同时可为设备缺陷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杜绝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文章研究了移动GIS、无线网络、移动定位及数据安全加密等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GIS的手机定位导航系统。并以天津市电力公司白庙变电站为例,结合手机定位功能,成功实现了手机GIS导航功能。该系统由手机终端、手机GIS导航数据服务器及相关安全隔离装置组成,不需为员工购买专业的手持终端,可直接利用手机进行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Flash型FPGA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需求,设计了针对各个FPGA功能模块的试验方法,并实现了一套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对Actel ProASIC3系列Flash型FPGA进行单粒子翻转(SEU)、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以及单粒子闩锁(SEL)等各类单粒子效应进行测试,并验证抗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的有效性.测试系统包含硬件板卡设计、FPGA逻辑设计以及上位机软件设计等过程,并引入了自动测试技术优化测试流程.最终,测试系统能够满足单粒子效应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本设计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门禁系统,采用无线身份识别的方法,对进出车辆实现自动识别,并自动开启和关闭道闸,将出入FI的控制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监控,从而加强对小区车辆和重要单位停车场的管理。本设计分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硬件是设计Reader2022读写器的相关应用电路,将Reader2022的继电器用于产生触发电平,控制大功率继电器,进而控制道闸的开关,实现自动道闸控制;软件是在Delphi7.0的软件环境中给Test程序添加应用程序,分成寻找ID、显示ID、连接Access和控制继电器四个步骤。当ADO Table连接Access数据库成功后,将硬件与软件结合调试,实现道闸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人机巡检受飞行高度和地理条件遮挡的影响,设计了1套带中继链路的通信系统,克服地形阻挡、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外界强电磁干扰的影响,为此,介绍和分析了该中继链路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项功能模块。该通信链路系统特别采用了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FDM)调制解调技术、基于(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高速数据处理技术、高线性功放技术及满足特定要求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技术,大大保障了无人机巡检实现采集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有效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8.
在射频识别技术基础上,以单片机和低功耗射频芯片为核心器件,设计了一种液晶显示的无线信息传输系统。侧重从硬件上对无线信息传输系统可靠性和低功耗特性进行了设计,通过MATLAB、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并搭建了实物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无人机作为载体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应运而生,然而,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无法避免机身的抖动,这将影响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本文在输电线路巡检这一应用背景下,设计了无人机云台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主控制器的硬件部分,针对电机驱动单元,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算法为云台系统提供了精确的角度控制,最后根据云台姿态传感器,采用运动补偿算法去除图像抖动,实际应用表明,该云台系统控制精度达到0.04°,能满足输电线路巡检图像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用电信息采集领域,送检的元器件信息识别系统工作主要采用人工作业方式,针对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及比对结果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元器件比对系统。通过元器件信息采集装置实现自动化采集;通过元器件信息处理软件实现信息智能识别;通过元器件信息比对软件实现自动化比对,并生成报告。该系统已做成样机并进行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保证比对结果的正确性与一致性。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既提高了元器件信息识别工作的检测效率,又提高了元器件比对的准确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促进了采集终端检测技术的升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