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起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美食国,德国人在吃上似乎单调许多。他们的菜谱几乎“周”而复始,少有变化。用“大块吃肉、大碗筛酒”这句形容英雄豪爽举止的话来描述德国人的饮食,似乎比较贴切。德国人尤其偏爱猪肉。据统计,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六十多公斤,高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最有名的一道德国菜是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肉,有时甚至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及火腿。那炖得烂熟的一整只猪腿,令人望而生畏,德国人却可以面不改色一个人吃掉。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吃肉习俗各不相同。 德国人喜食猪肉,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达60kg,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有一道著名的德国菜是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有时用一只整猪后腿代替。  相似文献   

3.
美味驿站     
德国美食亮京城 北京新世纪饭店国庆节前后,特别推出了“德国美食节”。来自菲律宾的西餐行政厨师长罗伦索先生,以他二十年的世界各地西厨工作经验,精心安排了各式美味的德国食品。 提起德国美食,不能不提起德国香肠,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是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 1500种以上,许多种类风行世界,像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那烧得熟烂的一整只猪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干掉它。 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吃肉习俗各不相同。德国人喜食猪肉,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达60 kg,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有一道著名的德国菜是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有时用一只整猪后腿代替。烤猪是土著夏威夷人的传统佳肴,吃烤猪对当地人来说,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也是一种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的消遣活动。制作烤猪的方法很独特:在一个50~60 cm深的坑里把石块烧红,然后将这些石块放进宰杀洗净的一只整  相似文献   

5.
笑天 《烹调知识》2003,(2):33-33
德国国菜:香肠、火腿 德国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kg,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德国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制造的香肠种类起码有1500种以上,并且都是猪肉制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销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  相似文献   

6.
老上海最高档的法式西餐厅Maria有一道招牌名菜为“乔治桑鸡胸肉”。94岁老人、美食家孙曜东老伯伯介绍这原为法国宫廷菜,鸡肉是来自法国地道的白羽蓝脚布雷斯优质鸡,但对于上海,路途千里,八九十年前的空运十分昂贵且不普及快捷。从法国特地空运布雷斯鸡,哪怕是速冻,在当时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都用本地草鸡替代。其实歪打正着,上海浦东三黄草鸡肯定比白鸡肉质细嫩,再经过正宗的法式调料及烹饪,还有特别的香料,味道十分可口且富异国风味,与上海菜的浓油赤酱十分接近。可惜我晚生了几年,对“乔治桑鸡胸肉”只能听描绘凭想象来体会,除非哪日有机会亲临巴黎,也不知道今日巴黎还会不会有人知道这道菜?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德国美食,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香肠酸菜猪肘子。之前,我们写过为什么德国菜会被称为"欧洲的东北菜?"。现在看来,不光酸菜,香肠和猪肘子也挺东北的。香肠之于德国人,就像意大利面之于意大利人。作为全世界最爱吃猪肉的民族,德国人能把猪肉的每一部分都做成香肠,据统计,德式香肠有1 500多种,每个城市都出产好几种  相似文献   

8.
许磊 《烹调知识》2011,(6):60-62
德国——香肠火腿卷德国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吃猪肉喝啤酒。据报道,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 kg,居世界首位。德国最有名的食品就是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制造的香肠种类在1500种以上。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  相似文献   

9.
许磊 《烹调知识》2011,(16):60-62
德国——香肠火腿卷德国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吃猪肉喝啤酒。据报道,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 kg,居世界首位。德国最有名的食品就是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制造的香肠种类在1500种以上。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  相似文献   

10.
“北风起,蟹脚痒”,又到了清水大闸蟹盛产期,正是持螯赏菊,大饱口福,享受生活美好时光。我自幼受母亲饮食生活的影响,爱食大闸蟹。那时常随母亲出去买蟹。我家弄堂穿过马路就是巨鹿路小菜场,在门口就有一蟹摊位,上方有一只马粪纸做的红色巨蟹,2只蟹眼是用大支光的电灯泡做成的,一到华灯初上,电灯一开,2只眼睛一眨一眨,颇为引人注目。灯光下一长龙摆着十几只大铁丝笼,里面装满了螃蟹,个头硕大,肚脐厚凸,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我母亲挑选蟹喜欢将蟹肚朝天,如能迅速翻身逃逸的就证明是身强力壮的好蟹。那时的摊主做生意十分诚实。断螯缺脚或不能爬动的“撑脚蟹”另外放在一边,削价处理,顾客决不必担心摊主会以次充好,让你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菜是源自于中国地理、环境风俗和中国人一切错综复杂的交际网络,自然形成的一种饮食风格,其风味体系是完全不同于西方菜的。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源于中国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文化沉淀而成的文明饮食史。其形成是中国发展史的见证,也是铭刻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12.
豆豉,有黑豆豉、黄豆豉、五香豆豉、霉豆豉等。豆豉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辣椒,有青辣椒、红辣椒、黄辣椒、野山椒,还有鲜辣椒、干辣椒、咸白辣椒、泡辣椒、酒辣椒、油辣椒之分。此外,还有菜椒和味椒之分。菜椒,个大、肉厚、不辣,主要作为蔬菜食用。味椒,个较小、肉不太厚或薄,极辣,主要是作为调料用于菜肴的调味。  相似文献   

13.
衣·器官     
如果时装是一个人,那么她的内在“器官”必定是各品牌推出的新品,将各品牌不同的风格、设计、人物、概念、音乐等分素集合起来,便形成了时装这一个非常宏大的“人物”。基本上,她每年要换两次器官,秋冬一次,春夏一次。本季09春季才刚刚上架,09秋冬的新器官就已经进行了流行发布。暂不说09秋冬,因上季秋冬的“器官”还都没有完全换去,而现在,只是说说本季最新报道。集合众多品牌,可以说选出来的都是经典的上榜新品。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生活》2005,(4):F003-F003
春二三月草青青,当你走进坐落在上海老城隍庙九曲桥畔的上海绿波廊酒楼,你会惊讶地发现钱程,小翁双杰穿上厨师服,在厨房里学起了烹饪技艺,王双庆,李青手抓原料配起了菜,严顺开,顾竹君充当服务员为客人端上了热气腾腾的菜肴……,这是日前上海绿波廓酒楼与上海滑稽剧团联袂举办以“名店·名师·名剧·名角”为主题的共建精神文明签约仪式暨《江南第一春》剧组回娘家活动中你能看到的一幕幕情景。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农民们常把鲊金椒·南风菜·焌豌豆称作饭桌上的“三兄弟”。这个比喻,一是反映了这三样菜经常是同时上桌,形影不离,如同手足;二是反映了过去农民生活苦,吃不起鱼肉,一年上头辈这三样小菜下饭,形成了一种地方食俗;三是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笑对生活的精神风貌,寓辛酸于幽默之中。记得1957年反右时,一位小学教师在会上发言,说现在农民一年上头还是靠“三兄弟”下饭。被扣上“丑化社会主义”的大帽子而打成左派。这  相似文献   

16.
“我要求大家要镇定,要有信心、勇气和力量!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这是温总理于2008年5月23日在“5‘12”地震重灾区的北川中学升旗台对北川中学全体师生发出的声音。在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中,仿佛令人看到了火光般的“信心”二字在北川中学的上空幻化、升腾,继而弥漫整个地震灾区,浸入13亿中国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黄岱妮 《中国宝石》2009,(4):120-121
随着“绿色主义”在全球的深入人心,珊瑚这种传统的宝石已经快成为真正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由于此前的无序开采,目前,每年的珊瑚产量已经非常有限。当设计师面对如此珍贵的宝石的时候,不得不慎之又慎,力争充分展示每一块宝石的美丽。众所周知,珊瑚的天然形状与树枝相似,有枝、有杈,有节,不似其他的宝石易于加工,但这也给设计师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合理的设计,在充分利用材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原来珊瑚还可以这样用啊!  相似文献   

18.
李佳  马俨 《中外食品工业》2008,(10):106-106
秋天会让人回忆,夕阳西下的同学聚会上,收获一份沉淀多年的感动,暖红的枫叶,悠然的烛光、金黄色的果实,赋予秋日特有的色调与味道,用这一切装饰浪漫餐桌,带给我们怀旧与感动的音符。就在金风中尽情享受这份感动吧!  相似文献   

19.
去年劳动节,我们夫妇俩随友人黄先生去江西省的皖南石台县旅游,石台东傍黄山,北邻九华山,属我国生态旅游区。主要的景点有自然生态区牯牛降、国家AA级风景蓬莱仙境、风景名胜鱼龙洞、慈云洞,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秋浦河、黄崖大峡谷等,可谓“山奇、水秀、洞幽”。  相似文献   

20.
铂金(英文为P1atinum,缩写为Pt)──稀有、纯净、坚韧。它历来以素洁明净、高贵含蓄使无数男女为之倾倒,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欣赏铂金,将它视为既时尚又有品味的选择。 人们对铂金的这种青睐,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公元前700年,当时古埃及人就用铂金铸成华美的象形文字装饰其神匣。18世纪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特别偏爱铂金,称其为“唯一与国王称号相匹配的贵金属”。岁月的流逝没有带走人们对铂金的爱,却更增添了铂金的美。其内在价值以及优雅的光泽始终给无数首饰设计师以灵感。近几年,首饰界及时装界更是掀起了“白色浪潮”,而铂金以它超乎尘世的白色光芒,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一潮流的主角。 人们越来越认同铂金赋予人们以独特的自然优雅气质,首饰设计师们也秉承了铂金这一超凡脱俗的特点,从款式设计上呈现质朴而不失高雅,简单而不流为平庸的风格。你可以发现,多数铂金饰品式样简洁,线条流畅,体现了世界流行的简约主义。它可以适合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的佩戴。在办公场所,铂金高雅而不炫耀。体现你优雅内敛的气质;在珠光宝气的晚宴上,铂金华贵而又与其他饰物相得益彰。夏日的骄阳下。铂金带来一丝清澈的凉意;冬天的阴云里.铂金照亮每一个灰暗的日子。金,感觉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