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盐渍土地区暗管排水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暗管排水给农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水分环境,土壤脱盐率达61.9%~63.2%,棉花增产幅度达14.9%~28.9%.  相似文献   

2.
高效脱硫菌的筛选及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从含硫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脱硫率的硫杆菌菌株T2。初步鉴定为硫杆菌属的那不勒斯硫杆菌。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细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严格自养。好氧,最佳生长pH为6.0~8.0,能在NaCl浓度为0~20%的培养基中生长,在接种量为5%时.该菌株2天将硫代硫酸盐去除99%。  相似文献   

3.
扁平绕带式容器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对压力试验时扁平绕带式容器初始静强度的可靠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屈服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1,为91.924%~98.610%,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2为75.80%~85.99%.初始爆破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模糊可靠度Rb1为99.7445%~99.99999999223%,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b2为98.442%~99.9999940%.  相似文献   

4.
由钨酸钠与磷酸缩合,再与季铵盐阳离子复配获得了具高催化活性的环氧化反应催化剂.以环己烯为原料,以低浓度H2O2为氧源,在温和的条件下较高收率的合成了环氧环己烷.该工艺避免了传统路线工艺复杂、污染严重、安全性差等缺点,工业化可行性强.经优化较佳的环氧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环己烯:H2O2=1:200:130,反应温度为50~60℃,pH=3.5~5.5,时间1~4h,环己烯转化率为40%~50%,H2O2利用率约为80%,环氧环己烷收率为80%~85%.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酵母废水的常规特性以及找出生物处理酵母废水难以达标的原因,应用常规分析方法对15批次酵母废水的pH值、COD、BOD5、TN(总氮)、TP(总磷)等常规指标进行了定量表征,得到酵母废水pH值为5.26~6.53,BOD5:TN:TP为(40.3~75.6):(5.2~8.8):1,TOC:TN:TP为(31.7~66.1):(5.2~8.8):1,BOD2/COD比值在0.22~0.35,CODd(可溶性COD)占Tc0D(总COD)的80%~92%,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酵母废水的生物难降解特性,得出酵母废水pH值、BOD2/COD比值不高以及碳、氮含量比值不协调等可能是导致生化处理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枳实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mm×4.6mm,5μm大连依利特公司),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为30℃。结果:柚皮苷、新橙皮苷在1.00~7.50μg,橙皮苷在0.40~3.0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6%(RSD:0.55%)、100.20%(RSD=1.00%)、101.14%(RSD=1.7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确立茶叶中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有机硒的含量,采用4+1混合酸将茶叶中的有机硒氧化成无机硒后测定总硒含量;用1:1盐酸提取茶叶中的无机硒,并用4+1混合酸消解,然后测定无机硒含量,再通过差减法获得有机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硒的检出限为4.89,.g/L,总硒加标回收率为86.74%~93.20oA,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3%~1.79%;无机硒加标回收率为81.00%~92.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8%~2.23%。通过采用标准物质对照,偏差在合理的范围,该方法适合茶叶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将质量比为100:8的甲基硅油和气相法二氧化硅于130~150℃处理3~5h,再和聚醚硅油、复合乳化剂(由Span80与Tween80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复配,制得高效乳液型有机硅消泡剂.最佳制备条件是:甲基硅油的粘度为600-800mPa·s,用量为16%~17%(质量分数,下同);气相法二氧化硅用量为1.3%;聚醚硅油(粘度800~1000mPa·s)用量为1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10,用量为6%;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为1%.实验结果表明:该消泡剂消泡效果好,其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当.消泡剂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耐热稳定性好,且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H2O2-CH3COOH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萃取剂,在微波作用下对柴油进行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溶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剂油体积比为0.25:1,辐射压力为0.4MPa、恒压辐射时间为6min,辐射功率375W,萃取剂与油体积比为1:1,静置时间为10min条件下,油品的脱硫率达到88.2%。与其它氧化脱硫法相比,脱硫率提高26%~42%,氧化剂用量减少20%~50%。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蔗糖和硬脂酸甲酯为原料、K2CO3为催化剂、硬脂酸钾为助溶剂,用微波合成蔗糖酯,研究了不同外控电压、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助溶剂用量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硬脂酸甲酯与蔗糖的摩尔比为2:1~3:1,碳酸钾的量为总量的17%,硬脂酸钾的量为总量的20%,反应时间为5.5min~7.5min,产率为144.5%。  相似文献   

11.
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黄河微污染水源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黄河微污染水源水。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5m^3/(m^2·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5min、气水比0.5:1~0.8:1、水温在20~27℃范围内,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对CODMn,NH3-N,浊度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5%,90%,97%和58%,出水好于地表Ⅱ类水体水质要求,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该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污染指标(污染因子)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提醇沉法对丹东地区的香菇、滑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并用苯酚一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找出水提醇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量等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粗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mL:g),提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提醇沉法对丹东地区的香菇、滑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并用苯酚一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找出水提醇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量等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粗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mL:g),提取时间3h,温度100℃。在此条件下,测得香菇多糖含量最高为5.45%;金针菇多糖次之,含量为5.15%;滑菇多糖含量为4.90%;黑木耳多糖含量最低为3.98%:比较结果表明,丹东地区的滑菇和金针菇的多糖值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4.
实验中所采用的废水组成复杂,含有大量的呋喃环类物质,废水的pH值在1.6左右,COD值为2.0×105 mg/L左右,盐的质量分数可达13%。针对水质情况,利用微电解等方法对该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并摸索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3、碳铁质量比1∶2、反应时间为3h、铁碳质量分数为1%时,微电解法对该呋喃环类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总去除率可达57%,色度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N比为30:1,含水率为85%的模拟垃圾进行间歇式厌氧堆肥实验,初步分析和研究了厌氧堆肥的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参数与系统产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的pH值是产气量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而氧化还原电位只在实验初期对产气有一定影响,并且中温(35℃)堆肥的效果优于高温(55℃)堆肥。  相似文献   

16.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波法提取千斤拔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优化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60 min、料液比1:15(g/mL)、微波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千斤拔总黄酮提取率为1.146%.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铜及铜合金使用对表面处理的要求,研究了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液的组成和抛光工艺.结果表明,HNO3-H2O2-H2O-稳定液组成的化学抛光液最优配方为体积比1:1:7:1,聚乙二醇用量为20.0g/L;最佳抛光工艺条件为抛光温度25℃、抛光时间12S.该配方及工艺具有组成简单、污染小、成本低廉、抛光快和易于操作的优点,对铜及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利用电石渣资源,本文研究以电石渣为原料两步法制备高纯度氧化钙的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电石渣与氯化铵质量比0.6∶1、电石渣与草酸铵质量比1∶1.2、终点pH4.4、氨水滴加速度3 mL/min、温度25℃,产品纯度高达99.05%,电石渣中氧化钙回收率为84.02%。该工艺实现了电石渣变废为宝,为电石渣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喃利用糠醛与乙二胺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配体.在合成过程中运用了正交实验的设计途径,通过选择三水平四因素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配料质量比2:1,实验时间6h,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60—6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产率>=88%。对产物进行了熔点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制备的产物即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  相似文献   

20.
以南瓜为原料,进行碱法提取南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 20,水解时间为90 min,水解温度为50℃,Na OH质量分数为2%,提取率为64.2%.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将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后的滤液p H值调整为4去除蛋白质,再将滤液p H值调整为7,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8.4%,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364%,膨胀力为5.2 m L\g,膳食纤维含有较低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