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飞 《连铸》2015,(3):68-73
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是结晶器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避免粘结漏钢等异常事故,对提高铸坯质量和实现高拉速连铸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板坯连铸过程,通过漏钢过程热电偶温度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粘结漏钢预报的新逻辑判断模型,并开发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在H炼钢厂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显示,该系统对粘结漏钢报出率为100%,预报准确率为78.26%,误报频率为0.15%次/炉,达到了较好的漏钢预报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尽量消除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过程中坯壳与铸坯间的气隙,研究了一种灵活、快速、安全、稳定的结晶器在线热态高速调节宽度的方法,既可有效降低调宽过程中拉漏的风险与铸坯缺陷发生率,还可将结晶器两侧同时调宽速度提高至50 mm/min,从而大幅缩短结晶器热态宽度调节时间,可减少因调宽造成的楔形坯切割浪费,对提高铸坯收得率与铸机作业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调宽模型几何机理推导出极限调宽速度的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吴媛媛 《连铸》2005,(3):44-44
北京亿美博科技有限公司与太钢不锈钢厂合作,在不锈钢连铸机上应用数字式结晶器液面控制系统。该系统自2001年投产以来,使用率达到98%,提高了不锈钢连铸板坯表面质量,降低了溢漏钢事故及铸坯扒皮率,提高不锈钢的收得率。近期通过了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召开的专家鉴定,并获得山西省科技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4.
使用攀钢自行研制生产的D-2结晶器保护渣能够改善结晶器内的熔化状况,降低连铸机的漏钢率,还能提高铸坯表面质量,降低铸坯的表面清理率。  相似文献   

5.
45#钢连铸板坯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炉冶炼一钢包吹氩-连铸生产板坯45#钢.分析了生产中钢液成分不合格,不均匀,板坯铸机粘结性漏钢严重等问题,通过采用锰碳合金增碳技术,延长吹氩时间,开发小锥度结晶器及45#钢专用保护渣等措施,来保证45#钢产品质量的稳定.生产实践表明:铸坯和钢板成分及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拉漏率显著降低,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建科 《连铸》2004,(3):35-37
通过济钢三钢厂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与结晶器专家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阐述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与结晶器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提高了铸坯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及对粘接漏钢的有效预报,使铸机粘接漏钢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炼钢厂宽厚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漏钢事故,分析了厚板连铸板坯产生漏钢的原因。现场生产实践表明,结晶器传热不均、保护渣性能不良、结晶器液面波动和操作不当等原因是引起漏钢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有效预防漏钢的控制和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武钢第二、三炼钢厂1~9月份各项连铸指标完成较好。第二炼钢厂1~9月份共浇铸连铸坯 1777701t;连铸坯合格率为99.8%;铸机漏钢率控制到0.32%的好水平;中间罐浇铸炉数为4.03炉/个;铸机连浇炉数达7.91炉/次;连铸坯热送率为  相似文献   

9.
粘结漏钢是高拉速下铸机易于发生的重大事故,由于对粘结后坯壳的凝固缺乏认识,生产中在遇到漏钢后常不采用降低拉速的做法,而是迅速停浇,这样不仅影响整个连铸过程的节奏,而且还造成物质上的更大损失。本文以一种粘结机理为基础,详细地讨论了粘结点与热点的概念,并通过计算阐述了通过降低拉速来处理漏钢事故(消除热点)是完全可行的。以某实际铸机及其振动参数为例,当拉速降低到0.4m/min,热点在出结晶器时其凝固坯壳厚度可能超过20mm,可以避免粘结漏钢事故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字控制电动式多功能结晶器振动装置取代原来的机械式振动,使结晶器作相应的运动,非正弦振动系统可克服由于结晶器偏振共振对拉速的限制,提高铸机拉速,大大降低由振动装置引起的漏钢事故,同时还可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板坯结晶器是板坯连铸生产的关键工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激冷激热、温度梯度变化大,为此结晶器装置的设计、安装、调整等要求极为严格。其夹紧装置能够保证在浇注过程中获得高质量连续铸坯并且保持铸造腔形稳定。结晶器因框架结构不同,夹紧方式也有差异。结合VAI公司设计的板坯铸机结晶器的工况要求和结构特点,对U型框架弹簧拉杆类型夹紧装置的基本功能、使用要求、设计理念、工作原理、维修保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连铸》2016,(4)
正近日,由中国重型院总包的河北唐山燕山钢铁(燕钢)炼钢二厂3号板坯连铸机一次热试成功并顺利投入生产。该项目共2台2机2流板坯连铸机(3号和4号板坯连铸机),均为直弧型连铸机,铸机半径R9.5 m、铸坯规格(180、200、230)mm2。该连铸机采用中国重型院独创的辊列设计和中间包升降平衡动态调节、结晶器液面检测、结晶器漏钢预报、结晶器液压振动、二冷电磁搅拌、扇形段远程调辊缝及动态轻压下、二冷气雾冷却及动态控制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粘结漏钢产生的原因及粘结时坯壳的特征,对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发生粘结漏钢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及发生漏钢预报后铸坯出结晶器不漏钢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连铸》2014,(3):24-24
<正>2014年1月28日马钢四钢轧技改项目3号连铸机大包自动开浇,并顺利完成第一炉钢浇铸,这标志着该项目从建设转入生产阶段。该铸机采用了SIMENS VAI的动态轻压下、二冷动态配水、结晶器专家系统、铸坯判定系统等先进技术的2机2流现代化板坯铸机,可生产900~1 600 mm范围的板坯,将对马钢的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常规板坯铸机浇注窄断面铸坯或生产品种钢时,浇注周期被迫延长,难以实现炉机匹配,严重制约了炼钢车间的生产能力,因此提高连铸机的生产率迫在眉睫,高拉速已成为现代连铸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高拉速板坯连铸技术发展历程,总结了高拉速连铸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高效强冷结晶器、非正弦振动、钢液流动控制、高拉速结晶器保护渣、FC (flow control)结晶器、二冷精准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用于解决高拉速板坯稳定生产的技术难题。高拉速的实现是一项集工艺、装备、生产操作与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某钢厂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漏钢事故,分析了连铸板坯产生漏钢的原因。认为铸坯表面凹陷、保护渣性能不良、液面波动和操作不当是引起粘结漏钢的关键,并分析了液面波动和“重浇”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安钢第三炼钢厂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冷却状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板坯漏钢后坯壳厚度的测量,计算出结晶器凝固系数,并讨论坯壳生长特点及结晶器冷却状况。  相似文献   

18.
崔拓 《连铸》2016,35(6):67-71
分析了邯钢邯宝炼钢厂连铸车间生产SS400钢种黏结漏钢的原因,通过优化结晶器水流量,使用改良后的西峡龙成XX-3D保护渣,使坯壳在结晶器内的传热以及润滑得到了有效改善,明显降低了黏结的概率。通过改进结晶器漏钢预报热电偶,能准确及时预报黏结给连铸机的MBPS自动化控制系统,黏结漏钢预报准确度在90%以上。使SS400钢种黏结漏钢率大幅降低,直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9.
攀钢1 350 mm板坯连铸机1993年投产,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属全弧形R9 m四点矫直双流板坯铸机。介绍了数字电动缸结晶器振动装置在国内全弧形双流板坯连铸机上首家成功应用的全过程,实现了低成本维修与运行、铸坯表面振痕深度改善、铸机可开动率提高和装备升级,具体内容包括:工艺设备现状与升级需求、结晶器振动装置的发展与趋势、技术方案选择、改造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唐向东 《连铸》2005,(2):26-28
通过对攀钢连铸部分工艺进行优化,可降低铸机的漏钢率和板材的分层质量缺陷,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机作业率,降低连铸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