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健  尚星宇  王瑞 《热力发电》2020,49(11):114-119
双进双出磨煤机制粉系统由于结构复杂,制粉过程惯性大,锅炉入炉煤量难以准确测量,严重影响机组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进双出磨煤机入炉煤量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在双进双出磨煤机制粉系统动态特性基础上,利用磨煤机煤粉流量与容量风门开度、一次风压力、料位等关键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分段线性函数构造了锅炉入炉煤量软测量模型,采用聚类算法通过机组历史运行数据辨识该软测量模型相关特性函数的参数,并在某330 MW机组控制系统优化项目中成功实现了入炉煤量的实时测量。该方法能实现入炉煤量的准确测量,有效提高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刘波 《湖南电力》2014,(1):23-26
针对燃烧劣质无烟煤的W形火焰超临界机组存在的锅炉燃烧难于控制,协调控制系统和主汽温度调节品质不理想,特别是难于满足电网快速负荷调度的要求等问题,进行协调及主汽温度控制策略的研究开发,以提高机组协调变负荷能力,满足电网AGC大幅度、快速变负荷的要求。本文结合机组协调及主汽温度控制品质优化的应用情况,具体介绍试验过程及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王锡辉  陈厚涛  朱晓星  王志杰  盛锴 《中国电力》2019,52(6):154-159,165
控制系统优良的协调控制品质对火电机组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配置双进双出磨煤机、W火焰炉的620 MW超临界参数机组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入炉煤量软测量计量的协调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效果,详细分析了各控制回路指令的组成元素以及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实际变负荷试验结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实际变负荷试验结果表明,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主要运行参数控制平稳,动态、稳态指标均优于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炉膛辐射能信号的电站燃煤机组燃烧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采用基于火焰图象处理的炉膛辐射能信号检测系统对湘潭电厂300MW燃机组进行了现场检测,并对机组进行了锅炉燃料量扰动和汽动调门开度扰动的开环试验,获得机组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炉膛辐射能信号代替机组原有的热量信号,对入炉燃料量进行反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克服燃料量内扰和负荷外扰对主汽压力的影响,维持主汽压力的稳定,还可以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李珂  刘永红 《热力发电》2020,49(11):159-163
为了解决深度调峰工况下,火电机组由于变负荷频次和变负荷幅度增加以及频繁启停磨煤机组造成的主蒸汽压力波动剧烈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测型锅炉主控前馈及三级限制型总风量前馈构成的协调控制优化逻辑,采用基于启磨煤机预判的预加煤前馈控制、总风量设定值逻辑优化、三级限制下总风量前馈逻辑优化等策略,提高机组变负荷响应能力,达到总风量与高频变化燃料量的最优匹配。在某600 MW机组上采用该优化策略,并通过现场变负荷扰动试验分析机组在高频率及大幅度负荷变动、启停磨煤机组、燃料量波动等复杂工况下主蒸汽压力变化特性,试验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综合调控机组主蒸汽压力,保障机组在经济工况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直吹式双进双出球磨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改进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田  吴志雄 《热力发电》2006,35(6):40-41,44
直吹式磨煤机出力自动控制,其任务是满足锅炉热负荷的需求,并降低磨煤电耗。针对华能上安电厂300 MW机组钢球磨煤机煤位测量不准问题,提出利用电动机功率信号代替噪音测量煤位进行给煤量控制,并对燃烧自动调节进行了改进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直吹制粉系统锅炉主汽压力调节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吹制粉系统锅炉的燃烧系统特点,采用直接能量平衡主汽压力调节系统设计方案,把热量信号和入炉煤量信号同时做为反馈信号,并对新海发电厂200MW机组主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投用情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基于煤质燃烧机理和能量守恒、物料守恒定律,提出一种锅炉入炉煤低位发热量的实时在线监测模型,该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和物料守恒原理,利用锅炉磨煤机进出口参数以及排烟气体成分等参数,实现煤质低位发热量实时监测,并结合实际工程,将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引入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机组煤质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华电灵武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在自动发电量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式下负荷响应慢、协调系统存在大延时的问题,采用前馈超前响应的方法对机组协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控制逻辑及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主汽压力、主汽温度、锅炉过热度等主要参数跟随缓慢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在AGC方式下,机组协调系统响应速率得到大幅提升,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满足了电网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配置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机组的特点,建立基于制粉系统热平衡原理的原煤水分在线计算模型,同时依据每台磨煤机煤量变化、机组负荷变化及锅炉蓄热变化的相关性建立原煤当量电负荷计算模型。通过水分和当量电负荷两个特征量建立和检索煤质数据库可实现锅炉运行煤质在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辨率,可以监测煤质变化情况,指导锅炉燃烧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燃煤量在线测量误差大、变负荷时制粉过程滞后等缺点,提出了电站锅炉磨煤机负荷的改进控制策略:在本逻辑中增加了磨煤机的差压校正控制回路,当机组负荷变化时,可以快速改变进入炉膛的煤粉量;当机组负荷不变时,能够及时克服给煤量的扰动。同时,并行地送至单台磨煤机的给煤机控制回路,执行工作负荷的闭环调节。通过超临界600 MW机组降负荷变动的试验,验证了该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直吹式系统锅炉磨煤机的负荷响应能力,而且可以在单独改变给煤量时能快速调节煤粉量。  相似文献   

12.
陈建勋 《电器工业》2023,(10):45-47+70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的重要措施。锅炉燃烧过程对汽温具有明显的影响,变负荷过程汽温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变负荷蒸汽参数主要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缺乏变负荷试验数据支持。本文针对机组变负荷试验,对汽温控制参数的测量技术和反馈方法进行研究,为优化机组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直吹式、双进双出钢球磨是商丘裕东两台机组燃烧控制的难点,机组投产以来一直存在负荷响应慢、主汽压力偏差大和过热器壁温超温等问题。本文探讨了一次风压跟随实际负荷指令、容量风挡板控制线性修正、磨煤机料位控制加入容量风指令前馈等方法,并对上述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发电设备》2015,(5):326-330
对某电厂1 000 MW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机组相同的发电负荷下,各磨煤机总给煤量波动范围较大,表明各磨煤机负荷的分配影响着机组的运行效率。针对该机组提出了制粉系统优化运行方案,优化各磨煤机给煤量,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机组负荷在700~900 MW时,优化分配各磨煤机给煤量,锅炉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配备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超临界600MW机组原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无法满足6MW/min的AGC变负荷速率、直流锅炉调节特性的非线性、中间点温度偏差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增加变负荷指令前馈,在燃烧、给水和协调控制调节功率回路中增加非线性函数和变参数设置等优化方案。在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进行了升、降负荷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满足AGC的考核指标要求,控制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6.
马新立 《发电设备》2009,23(3):181-187
介绍了2980t/h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和燃烧器的特点。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得到动态煤粉分离器转速、磨煤机通风量和磨煤机出力特性;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得到锅炉氧量、二次风配风、燃烧器摆角、磨煤机组合、变煤种和变负荷特性,优化了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参数,使锅炉和磨煤机性能指标达到了制造厂的保证值。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流动和换热的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的综合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南京金陵石化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平均误差小于4%,表明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给煤量扰动、一次风量扰动仿真基础上,分析了床温、主汽流量、主汽温和主汽压对各调节量的关系。论文定义了3种煤种燃烧特性指标,对煤质进行量化,并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各被调量的动态特性参数与负荷和煤种燃烧性能指标的关系,从而可根据当前负荷和煤质预测锅炉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仿真;变工况试验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直流机组模型及控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机组蓄热小,非线性强,压力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到机组负荷控制品质。根据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特点,采用简化的方法获得了机组的数学模型,即通过分析超临界直流机组协调控制中的主要矛盾,将三输入三输出系统简化为两输入两输出系统,分析了机组的对象特性和压力波动的根本原因。为提高机组的协调控制品质,从煤量、磨煤机一次风量和滑压曲线3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了煤量动态优化方案和一次风压力控制中的压力设定值优化方案以及基于滑压带的协调控制优化方法,并通过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型火电机组目前面临着煤质多变的问题,煤质的大范围实时变化会影响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煤质校正方法,通过定义煤质做功能力系数来构造煤质校正系数,引入燃料控制系统,实时修正入炉燃料测量值,改善控制系统动态品质。方法采用负荷、燃料量和发电煤耗等参数进行实时计算,简单易行,便于组态。通过数据验证和控制仿真验证了煤质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王海涛 《热力发电》2013,42(2):58-61,29
在对磨煤机控制系统耦合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原磨煤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在磨煤机控制系统中增加了解耦环节,并将给煤机转速指令作为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和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前馈信号.优化后的磨煤机控制系统在机组负荷和给煤量基本稳定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偏差被控制在±1℃内,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随给煤量变化而变化,其偏差控制在士2 t/h内;在机组负荷由200 MW升至230 MW时,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随给煤量变化而变化,其动态偏差控制在士3 t/h内,磨煤机出口温度偏差控制在士1.5℃内.上述结果表明,该磨煤机控制系统调节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