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对二甲苯结晶相关二元及二元以上多元体系,选取了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及其相关参数。利用多个含对二甲苯的二元体系液相摩尔分数和由C8芳烃各组分组成的二元、三元和四元体系的低共熔点温度及组成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考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所选模型及其相关参数适用于对二甲苯结晶相关二元及二元以上多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计算。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了由甲苯和C8芳烃组分组成的二元、三元、四元和五元体系的低共熔点温度及组成。利用该模型计算结果建立的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二元体系固液相图说明了熔融结晶技术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种状态方程对二氧化碳-正丁烷体系(CO_2-nC_4H_(10))气液相平衡的总压和CO_2的气相组成进行计算,得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三种状态方程计算的CO_2气相组成的平均标准偏差均小于1.5%,总压的平均标准偏差均小于2.5%。三种状态方程计算精度接近,计算可靠,相比于SRK方程,PR、PT方程在计算二元体系相平衡时相对精度较高。在273.15 K温度、全液相分数范围内,PT方程适用的范围更广。对273.15 K、293.15 K温度下的全液相组成计算表明:随着CO_2液相组成的增大,气液相平衡时总压逐渐增大,气相组成先陡增,后缓慢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要达到相同的CO_2液相组成,所需的总压逐渐升高,CO_2的气相组成降低。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2019,48(12):1242
在常压下测定了甲苯+乙醇+1-癸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_(10)MIM][OAc])三元物系的等压气液相平衡数据,使用Aspen软件中NRTL模型对三元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通过计算得到方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_(10)MIM][OAc]的加入对甲苯有显著的盐析效应,[C_(10)MIM][OAc]摩尔分数越大效果越明显,当[C_(10)MIM][OAc]摩尔分数达到0.15时甲苯-乙醇的共沸现象完全消失。由NRTL模型计算出[C_(10)MIM][OAc]打破甲苯-乙醇体系共沸的最小摩尔分数为0.139 7。[C_(10)MIM][OAc]可以用作分离甲苯-乙醇共沸体系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4.
试验测定了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二元体系在0.5MPa 和 1MPa 压力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温度和压力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05K 和±1.5KPa,汽、液相组成分析的相对偏差为±0.01摩尔分率。汽相逸度采用维里方程计算,用 Hayden & O'Coanell 和 Tsonopoulos 方法估算第二维里系数。液相活度系数用 NRTL 和 Wilson 方程计算。并将实测结果与 UNIFAC 法预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进型汽液双循环平衡釜测定了 (?)atm 下六甲基二硅醚-甲苯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该体系无恒沸点,但在六甲基二硅醚液相摩尔浓度高于0.85的区域,其平衡汽液相摩尔组成接近相等。使用Wilson 活度系数方程对汽液平衡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缔合体系的汽-液相平衡及精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定缔合组份只发生二聚作用,校正了二聚体形成的影响;考虑了汽相和液相的非理想性,应用 Virial 状态方程计算汽相各组份的逸度系数,并由 NRTL 方程计算液相各组份的活度系数。较严格地推导出缔合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处理二元缔合体系的平衡数据可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校验。该模型用于由二元平衡数据推算三元平衡关系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用于模拟计算精馏过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在0.101MPa压力下测定了无盐及溶有不同浓度乙酸钾的甲醇-四氢呋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以拟二元体系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用Herington方法对无盐及溶盐体系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校验。用Wilson方程及Van Laar方程关联无盐及溶盐体系,结果表明,两种方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含水N-甲酰吗啉四元物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常压、60℃下正己烷 -苯 -水 -NFM、正己烷 -甲苯 -水 -NFM、正庚烷 -苯 -水 -NFM和正庚烷 -甲苯 -水 -NFM四个四元物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 ;用NRIL和UNIQUAC方程进行关联 ,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均小于 0 0 18。由NRIL方程的相互作用参数预测了相关体系二元和三元的汽液平衡数据、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并由同温度含水NFM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推算同物系汽液平衡数据 ,结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乙酸甲酯-甲醇含盐体系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0.101MPa压力下乙酸甲酯-甲醇、乙酸甲酯-甲醇-乙酸钾及乙酸甲酯-甲醇-氯化锂体系汽液平衡数据。以Rousseau拟二元体系模型及Furter拟二元体系模型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用Van Laar方程、Margules方程及Wilson方程关联无盐及两拟二元体系,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CE-2型气液双循环平衡釜,测定了常压下(101.3 kPa)下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体系中碳酸二甲酯、乙醇、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甲醇等10组二元气液平衡数据,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检验法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Wilson和NRTL液相活度系数方程对10组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由关联得到模型参数估算对应的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并与实验测得数据对比,碳酸二甲酯、乙醇、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甲醇气相摩尔分率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010 7,温度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368 8 K。  相似文献   

11.
用色谱法测定了C_9芳烃各组分在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α_((?)j),得出ln(γ(?)/γ(?))=A_1+B_1/T线性关系;根据Lennard-Jones分子位能函数模型提出由一个端值和纯组分的临界参数预测汽液平衡的方法;预测结果与C_9-DMP二元及三元体系的实测数据比较,汽相摩尔分率的总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005。  相似文献   

12.
对17个含氮二元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数据,按4个状态方程(SPK、PR、PT和YL)关联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值,并对PT方程建立了关联式。基于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对19个三元至十元含氮体系的泡点压力和液相密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PT方程的预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17个含氮二元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数据,按4个状态方程(SRK、PR、PT和YL)关联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值,并对PT方程建立了关联式.基于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对19个三元至十元含氮体系的泡点压力和液相密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PT方程的预测效果量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天然气液化的相平衡数据比较缺乏 ,搭建了一低温气液相平衡试验台 ,以获取低温下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研究对象的气液相平衡数据。通过进行甲烷和氮气组成的二元气液相平衡试验 ,得到温度为1 33 1 5K ,1 43 1 5K ,1 53 1 5K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并用试验数据关联了试验温度下SRK方程和PR方程中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及二元交互作用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 ;最后利用关联到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对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结晶点是混合盐水完井液的主要性能指标,绝大部分文献和手册只提供了单盐的结晶点数据,混合盐数据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混合盐水的结晶点可省去大量的实验工作,并为完井液组成优化提供依据。采用Pitzer模型和Spencer模型参数进行了完井液常用的NaCl、KCl和CaCl2的单盐及二元混合盐体系的固液相平衡计算。通过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在25℃以下时,计算值与文献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1,能够满足完井液研究和施工设计的需要;25℃以上时,KCl的单盐体系计算偏差变大,需调整KCl的Pitzer参数再进行相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芳烃抽提装置抽提蒸馏工艺流程,利用PRO/Ⅱ模拟软件深入地研究了抽提蒸馏塔、非芳烃蒸馏塔和溶剂回收塔等塔设备分离过程。选取了高度非理想体系汽-液相平衡和液-液相平衡计算模型。采用人工从外部输入的方式,输入了多组芳烃、烯烃和溶剂等重要组分的相平衡计算模型所需的活度系数方程参数和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以扩宽模型使用范围。建立了抽提蒸馏塔等塔设备模拟模块。建立了完整的芳烃抽提装置抽提蒸馏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包。经对比,模拟结果与参考数据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软件包可用于装置的工程设计。总结了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等在环丁砜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值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环己烷-正丙醇-氯化锂体系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0.101MPa 压力下溶有不同浓度氯化锂的环已烷-正丙醇体系汽液平衡数据。以拟二元体系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用 Herington 方法对溶盐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校验。用 Van Laar 方程关联溶盐体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天然气液化的平衡数据比较缺乏,搭建了一低温气液相平衡试验台,以获取低温下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研究对象的气液相平衡数据,通过进行甲烷和氮气组成的二元气液相平衡试验,得到温度为133.15K,143.15K,153.15K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并用试验数据关联了试验温度下SRK方程和PR方程中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及二元交互作用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最后利用关联到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对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二甲醚-甲醇等温汽液平衡数据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二甲醚 甲醇二元系统在20、50、80、100℃温度下,0~1 45MPa压力范围内汽液相平衡数据。对测定数据进行热力学计算,气相采用PR方程,液相采用NRTL方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采用单纯型法回归出二元系统在上述温度下的NRTL方程参数。汽液相平衡数据经Herington面积法检验满足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用PR状态方程计算气相组分逸度,建立了含醇类的烃-醇体系气-液相平衡计算模型;为了描述醇类的极性,用正规溶液理论借助活度系数计算了液相组分逸度,模拟了烃-醇体系的相态变化特征,揭示了注甲醇解除凝析气井近井带反凝析污染的机理。研究表明,在实例凝析气样的原始温度和压力下,随注入凝析气体系中甲醇摩尔分数的增加,体系的露点显著降低;模拟注入不同摩尔分数甲醇的凝析气体系的等组分膨胀和定容衰竭过程,结果表明,随甲醇摩尔分数增加,等组分膨胀过程中凝析液饱和度不断降低;定容衰竭过程中的反凝析液量和凝析液粘度也明显降低;甲醇对凝析油产生有效的再蒸发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解除反凝析污染的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