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现峰  李国和  赵磊 《计算机应用》2006,26(5):1229-1231
在各类工程应用中采集到的大量数据以图形曲线方式实现可视化。为了更好地便于人们对图形曲线进行识别和解释,通过引入标识集概念,并利用VC++开发环境设计了图形曲线标识工具,实现了标识集的创建、编辑以及对图形曲线的标注。该标识工具在石油测井曲线解释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矢量绘图系统中文本标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配电网CAD系统的开发,给出了在VC++开发环境下多行文本标注的具体实现方法.标注文本能和系统图形同步显示,具有矢量性,且编辑时能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3.
SVG是W3C推出的一种基于XML的网络图形标准,将地质图像解释的图形转换为SVG格式,使解释结果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发布.研究了地质解释结果中的图形对象和SVG图形元素的映射方法,使用GDI+开发,编程实现了GDI+中图形对象到SVG格式的精确转换.此方法可以转换GDI+中的各种图形对象,以及文字信息和颜色.  相似文献   

4.
为了直观地研究重载列车动力学参数性能,克服直接对数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以多图层图形化的方法显示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实现了多车辆、多类型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并利用该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开发了仿真绘图工具软件.该软件具有图形曲线的绘制、图形坐标轴移动、曲线的放大和缩小、曲线线型和颜色控制等功能,且已经嵌入到重载列车动力学仿真系统中,工程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为工程项目中实验数据的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数量在急剧增多,为了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希望对于绘图作业可以实现自动批改的功能.文中讨论了在自行开发的网络绘图工具中,通过将三视图的二维投影利用坐标转化,建立三维的空间模型,使其在三个方向上生成尺寸树,利用这种尺寸树结构的遍历,来实现<机械制图>作业中的尺寸标注部分的自动批改.该软件基本实现了自动批改的功能,部分解决了尺寸标注批改的问题.以上功能是在基于VG6.0的MFC开发的绘图工具组件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基于Authorware的电子教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可实现在Authorware作品的演示窗口中画直线、曲线、椭圆、矩形和局部擦除、文本输入标注、随时更改笔画颜色和大小等功能,帮助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在演示屏幕上现场标注重点、难点和绘制简单图形,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宝  刘渊  冷文浩 《计算机工程》2008,34(21):242-244
阐述了在自行开发的船舶技术性能数据库系统中,为了对船舶数据进行可视化,引入新技术Autodesk DWF和经典曲线算法NURBS开发3D船舶图形,应用JNI技术实现图形在Web系统中的集成,采用了文件、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各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DWF文件格式图形在Web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AutoCAD五种二次开发工具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对AutoCAD控制能力强、程序可读性好、系统智能性高的ObjectARX作为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针对胶板眼镜框雕刻的图形简单、造型单一的特点,对眼镜框雕刻机的图形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先搜索闭合曲线框后再识别的方法,通过读取AutoCAD图形信息并分类,建立数据库实体信息表,再根据各实体的起始/终止点坐标值,搜索出3个闭合曲线框,并分别加以识别,从而实现胶板眼镜框图形的智能识别,为研制经济实用的专用胶板眼镜框雕刻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GED是一个菜单驱动下的交互式图形编辑器,具有图形生成、图形编辑、图形文件管理和多属性文字标注等功能,是在TOrboC开发环境下实现的.本文着重介绍GED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刘慧 《计算机仿真》2005,22(11):282-286
该文首次在Visual C++ 6.0编译环境中运用OpenGL编程完整地绘制了具有不同螺纹数的同向双螺杆的端面曲线、轴面曲线以及三维立体的实体模型,并运用双缓存技术实现了端面曲线和立体螺杆的实时动态仿真.此项动态仿真技术的实现克服了传统用ProE、AutoCAD、Gambit等建模软件只能实现静态图形的不足,为螺杆运动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文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运用OpenGL编程对所建实体进行设定法线、光照和材质、消隐等渲染的方法,所开发的同向双螺杆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该软件所具备的功能是双螺杆CAD/CAM的基础, 该项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